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在汉代的许多辞赋类作品中都有女性描写,如西汉前期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杨雄的《甘泉赋》,傅毅的《舞赋》、《七激》,崔驷的《七依》,崔价的《七蠲》,张衡的《七辩》人《南都赋》《舞赋》、《定情赋》王途的《机妇赋》察邕的《协和婚赋》、《检逸赋》、《青衣赋》等;就表现技巧来说,出现在汉代赋文学中的女性美,虽说还继承着先秦文学的传统,仍有大量关心女性身体的具体描写,但也出现了许多比较超越的表现方式,如像《舞赋》那样极力铺陈女性的舞姿之美,再如《定情赋》那样将女性美与精神交流结合…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2011,(13):83-83
李成恩,英文名Linda,80后女作家,诗人,纪录片导演。在《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等发表作品。著有诗集《汴河,汴河》《雨落孤山营》《春风中有良知》《高楼镇》,长篇小说《大学城》,随笔集《文明的孩子:女性主义意味的生活文本》等。独立拍摄制作有《末代守陵人》《三轮车夫》《汴河,汴河》等.担任中央电视台多个栏目编导。  相似文献   

3.
刘贤汉 《学语文》2000,(3):30-31
自1955年以《书剑恩仇录》涉足江湖,至1972年以《鹿鼎记》封刀归隐,历近二十年时间,金庸共创作了十五部中长篇小说,其中长篇十二部,依次为:《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飞狐外传》、《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连城诀》、《天龙八部》、《笑傲江湖》、《侠客行》及《鹿鼎记》,中篇三部,分别为《白马啸西风》、《鸳鸯刀》与《越女剑》。  相似文献   

4.
孙绍振,名学教育家,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系,现为福建师大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初中实验教材主编。作有《学创作论》《美的结构》《论变异》《当代学的艺术探险》《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挑剔坛》《孙绍振如是说》《怎样写小说》《直谏中学语教学》《幽默学全书》《幽默逻辑探秘》《你会幽默吗?》等。散集有《面对陌生人》《灵魂的喜剧》《美女危险论》《孙绍振幽默集》等。其中幽默散《说不尽的狗》入选中学语教材。[编按]  相似文献   

5.
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一书,是他的《文心雕龙注》的前身。《文心雕龙注》流传颇广,《文心雕龙讲疏》则知者甚少。从内容上看,《注》比《讲疏》丰富,注释的条数和内容增加,《讲疏》中已有的各篇下面的参考文字,在《注》中又颇多调整、增益;从体例上看,《讲疏》与《注》基本相同,只是注文安排地位有变化,《讲疏》的注文分插在各篇分段下面,《注》则注文与原文分列。《讲疏》卷首原有梁启超序文、范氏自序各一篇,其中梁启超序文未被收入《饮冰室文集》,亦未载入《文心雕龙注》,为世所罕见,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民间长诗包括民间抒情长诗与民间叙事长诗。分析彝族《我的幺表妹》、《妈妈的女儿》、《逃到甜蜜的地方》,壮族排歌《见哥情重又回生》、《嘹歌》、《特华之歌》,上海汉族《哭丧歌》、《哭嫁歌》,布依族《月亮歌》,傈僳族《逃婚调》,白族《串枝莲》,纳西族《游悲》,蒙古族《铁粒牛》,傣族《傣家人之歌》等作品,探索民间抒情长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汪超宏 《文教资料》2001,(5):141-146
瞿佑(1347—1433)的《香台集》,研究者们一直以为已经失传,如周夷(周愣伽)先生《剪灯新话》(外二种)《前言)说,瞿佑的作品“现在只有《剪灯新话》、《归田诗话》、《咏物诗》三种流传,其他多半亡佚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在新版《前言)中,又说:“他除《剪灯新话》外,对《诗经》、《春秋》、《通鉴》、乐府、词、曲都有研究,写了很多研究著作和诗集,现在只有《归田诗话》、《天机云锦》、《咏物诗》等几种流传下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徐朔方先生《瞿佑年谱》也说:“今所存者,…  相似文献   

8.
《钢琴花园——柴泽夫学生钢琴演奏专辑系列》于07年11月由南京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浙江省首次由老师组织业余学琴的学生正式出版CD,曲目难度较大,有肖邦的《练习曲》、《波兰舞曲》,舒伯特的《即兴曲》,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奏鸣曲》,有李斯特的超级练习曲《英雄》,有孙以强的《谷粒飞舞》、陈培勋的《平湖秋月》,还有根据影视音乐改编的《叶赛尼娅》、《绿野仙踪》、《大长今》等,曲目丰富多彩,演奏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9.
《逸周书》中的《武寤》篇是歌颂武王伐纣事迹的《大武》乐辞的第二乐章“再成而灭商”,即《宿夜》。《武寤》是诗歌,描写的是武王伐纣前夕的情景,与《书传》记载的《宿夜》的内容相同,而且《武寤》全诗18句72字,比现在已经确定的《大武》各乐章的字句都多,与《宿夜》在《大武》中的重要地位相当。  相似文献   

10.
你能想像得到,“海迪姐姐”的梦想是当一名侦察员吗?她迷恋《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喜欢凡尔纳的《我们爱科学》,小的时候,她跟同时代的孩子一样喜欢《小布头奇遇记》。她看的更多的是《鲁滨逊漂流记》、《小飞人三部曲———卡尔松》以及《长袜子皮皮》。只是后来,生活选择了她,而不是她选择了生活。然而在轮椅上的日子,她靠着书本的引导,进入深深的隧道,找到生命光明的出口。20年来海迪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了《海边诊所》、《丽贝卡…  相似文献   

11.
错误的教育     
《少年儿童研究》2007,(6):26-32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轨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一我的心灵自传》等,还有新作《周国平人文演讲录》。他是深受读者欢迎的哲学家、作家、人文教育学家。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只有《易》、《诗》、《书》、《礼》、《乐》、《春秋》、《老子》、《庄子》、《论语》、《孟子》等书,堪称“原典”,其中所蕴藏的时代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精神、革故鼎新精神、民为邦本思想、兼容并包精神等,是中国文化的深层意识和民族精神的主要表现。这些中华民族精神在历代逐步演进,并在近现代获得较大发展,被赋予新的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以修辞见长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向为世人所推崇。但对于这样一部重要著作的名称、作者、成书年代以及与《春秋经》的关系,却历来众说纷经,争论不休。对于上述问题,笔者不揣浅陋,将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写出来,以求教子方家。一、《左传》的名称问题《左传》,人们又称其为《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左氏传》、《春秋古文》等,那么.哪个名字才是《左传》一书的原名呢?司马迁在《史记》中云鲁君子左丘明成《左氏春秋》;河间献王立《左氏春秋》博士,他们都称此书为《…  相似文献   

14.
王小溪 《成长》2005,(11):13-14
孔晶,女26岁,某杂志编辑。同时,也是一个DV发烧友.曾经做梦部想成为一名编剧。从2003年7月至今,她已参与制作了《关于XXX的一切》、《周年纪念》、《LOSsT》、《2046》等DV短片。其中《周年纪念》被《人之初》、《城市画报》和电子杂志《COLDTEA》报道关注过,在网上有极高的人气.还获得了中山大学DV展的最佳男主角奖。  相似文献   

15.
《诗经》研究在北宋时期得到新的发展,欧阳修、刘敞等人不再遵循汉唐《诗》说的旧有模式,他们初步对《诗序》、《毛传》、《郑笺》提出怀疑和批驳,并开始注重以己意说《诗》、《诗经》研究同政治、文学、个人感悟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一种兼容并包的趋势,而且《诗》解体式繁多,奠定了宋代《诗》说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孔子编“六经”看编辑劳动的创造性杭炜,姒桐孙《诗》、《书》、《礼》、《乐》、《易》、《春秋》,始称作“六艺”,后尊为“六经”。这是我国历代诸多学者经过反复考证所得出的结论。尽管“六经”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其中《乐》已失传,《易》、《书》、《礼》经过...  相似文献   

17.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深化教育改革,1999年国家教育部对《九年义务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同学们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修订后的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具体地指定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其中中国文学名著14部,外国文学名著12部,并且规定初中生必读书目10部,这10部是:《西游记》、《水浒》、《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繁星·春水》、《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钢…  相似文献   

18.
北宋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一生写的著作很多,历史著作有《资治通鉴》、《稽古录》、《涑水纪闻》等,诗文有《司马文正公集》。其中,《资治通鉴》为人们所熟悉。这本书,上  相似文献   

19.
《宣武教育》2004,(1):24-24
德育做为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始终是《宣武教育》关注的重点。在《宣武教育》5年的历程中,我们曾通过《德育研究》《德育工作》《教育心理》《心理研究》《团队工作》《少先队工作》《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栏目,及时报道了我区德育研究的动态  相似文献   

20.
苏轼以《春秋》学为儒者本务,终身关心此学。他认为《春秋》一断以礼,当以观其意的办法探讨其旨;《左传》主以史实,不专为经,不专为例,最识《春秋》之用;而《公羊》、《毂梁》以义例解《春秋》有如法家,专求于绳约中,不可取。苏轼认为《春秋》立法虽严,而责人则宽。他还借《春秋》学反对王安石新法。在苏轼的影响下,在其周围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春秋》学学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