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021年中考名著阅读题考查主要指向三个维度:知识维度,考查学生读了没有;能力维度,考查学生是如何读的;素养维度,考查学生为什么读。考查的三个维度给名著阅读教学的启示是:要真阅读,让学习真正发生;要真思考,让学习导向深处;要真提高,让阅读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自己教学的首要任务,它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学会学习。备课时,我给自己提出了三个要求:备知识、技能;备学生心理;更重视备好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这样在教知识的同时也教了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所作的初步尝试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一般可分为自主预习、重点难点探究和练习巩固三个主要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训练应该作为主线。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这三个阶段,从学生的认知过程看,是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从学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的竞争是激烈的,信息技术已经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那么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该怎样将计算机知识教授给学生,这个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从下面三个方面解决:精心导入,调动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兴趣;引发思维,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相互学习的品质;尊重个性,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创新精神与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用数学新教材进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情感、学习方式和知识形态三个方面。这里所指的情感主要是对数学的积极感受和自信,能够积极地并且是自信地学习数学,这是学生良好学习状态的重要标志。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变单纯的教师灌输、学生模仿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知识形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过程的知识,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不是结论;二是策略的知识,方法论的知识,因为方法比知识来得更重要;三是有应用…  相似文献   

6.
杜威曾说:“(知识)不能像砖块那样,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也不能像人们用切成小块分享一个馅饼的办法给人分享。”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放手让学生“亲历”知识。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要求的学习目标,从三个层次(经历、反应、领悟)强调科学学习的体验性、过程性,强调直接经验的价值和意义,要求学生能进入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学习,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的内心感悟。这种课程观要求教师和学生形成的“学习共同体”探求新知识,将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个因素整合成一种“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赵立昌 《新疆教育》2012,(3):14-14,12
在聋生物理课堂教学中,要突破听障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而引起学习物理知识的困难,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一个实验的课堂;充分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给聋生一个探究的课堂;加强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思考,给聋生一个感悟的课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给聋生一个创新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忽略物理知识的适用条件,造成物理概念应用不当、物理公式乱套和物理定律乱用,给学生学习物理带来很大的障碍,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入的分析物理知识的适用条件,帮助学生能真正的明白物理知识,下面从高中物理知识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师章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曾自编一副包含十个知识点的对联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己翻阅工具书或上网查找对联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库存、拓宽了学习视野,还使学生养成勤于查阅、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其对联是:读三苏、诵三曹、研三袁、探三玄,志求三乐;温  相似文献   

10.
学习迁移理论是一种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的理论。文章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运用学习迁移理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结合学生熟悉的例子,开展学习迁移;比较归纳,促进学习正迁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三个方面,论述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数学建构主义学习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主体对客体进行思维构造的过程,是主体在以客体作为对象的自主活动中,由于自身的智力参与而产生出个人体验的过程,客体的意义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传统学习观是将知识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学生在情景交互中直接获得知识,于是建立和构造了自己的知识库,并反馈给教师,再指导学生整合已有的知识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笔者以建构主义学习的三个主要特征,即自主学习、智力参与和学生体验,来论述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一、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数学建构主义学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提高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们对政治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多数初中学生来说,单纯的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过程比较枯燥,理论内容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负担。从四个方面探索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兴趣的策略,如以生动有趣的课前导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研究教材并改变教学方式,提高知识学习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3.
马天寿 《中国教师》2010,(Z1):385-385
<正>经过本人多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体会。一、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众所周知,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  相似文献   

14.
潘雪 《中小学电教》2010,(3):151-151
<正>一、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意思是说要把知识给学生,自己必须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作后盾,如今的学生视野广阔、思路敏捷,遇事总好问个为什么,所以做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必须加强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借鉴他人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启动"双有效"教学研究,把"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两个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对象关联起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探索。推进"双有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坚持三大策略: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学相长;关注三个环节:自学,讨论,引导;提倡三个还给:把学习权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三个转变:转变过去教学就是"教"的旧观念,转变把上课仅仅当成知识传递的旧观点,转变过去"学"就是学习知识和知识第一的旧理念。  相似文献   

16.
怎样才能使数学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合乎教学规律,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呢?我认为,当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时,他们的学习更有效,收获更多。在时间上,有三个方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一是分配给学习活动的最大时间量;二是学生在分配时间内参与学习的程度;三是学生高成功率地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这充分反映了教学的内在规律,是因材施教,扬善救失,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近几年来,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这一理论,对参与式学习进行尝试性的探讨和思考。一、良好的知识与结构是参与学习能力的基础一个人掌握的知识量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我给高一学生上的第一堂历史课中,我并没有开门见山地讲解课本知识,而是向学生阐述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三个问题一何为历史、为何学历史、如何学历史。虽然对于高中学生来讲,这三个问题不会在他们的考试中出现,他们也因此对这三个问题感到迷惑不解,但是我想不光是学习历史,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之前,我们都应当首先思考这样三个问题:What?Why?How?正如课本都会有一个前言,对这三个问题的讲解也应当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序言”,以使学生在接触微观的历史课本知识之前对历史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下面我试着就这三个问题淡谈自己的一些浅薄之见。  相似文献   

18.
韦福兵 《考试周刊》2012,(10):122-122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情趣:拓展教材内容,激活学习动因;借引生活现象,启发学生感知;合理猜想假设,实现知识构建。  相似文献   

19.
民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应用法律学科 ,它既给人们以丰富的知识 ,也为人们学习和掌握它增加了难度。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弄清学科体例和重点 ;教会学生原理学习和案例学习的方法。其中原理学习 ,一要学好概念 ;二要分清特点 ;三要掌握构成要件 ;四要重视但书  相似文献   

20.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决于创造型课堂教学文化的构建。创造型课堂教学文化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第一,教师鼓励学生创新,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机会;能够根据知识的类型进行教学,因为每一种类型的知识都有相应的促进习得与保持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善于创造帮助学生学习的学材,以便把新知识整合到已有的经验之中。第二,学习氛围多元、开放,教师能包容学生不同的个性,能充分认识到学生智力发展的不均衡性。第三,师生拥有适当的创造内隐观,给予智育之外的其他创造性人格特征以同等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