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摄影测量在体育科研中己被广泛地采用,但国外大都采用固定摄影测量方法,即摄影机镜头固定不动的摄影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摄影技术简便,在摄影背景上只需放置一个参考座标系;摄影之后,拍摄一根放置在运动平面上与主光轴垂直的定距标杆作为比例尺;内业的影片量测和数据计算也都比较简便。适合于对运动范围较小的技术动作进行摄影测量。但要对运动范围较大的运动过程进行摄影测量则需用多台摄影机同步摄影,每台摄影机  相似文献   

2.
拍摄体育项目的特点是摄影机固定于某一位置不动,运动员在做技术动作时移动。为了能拍摄技术动作过程的全貌,常需要摄影镜头扫描跟踪被摄目标,因此需要根据摄影测量学原理,来建立起实用于体育运动技术的扫描摄影影像测量分析方法。以定量解析第24届奥运会田径比赛的电视实况录像为例,假设摄影机在地面上的安置点为座标原点,地面为水平面,垂直于跑道的直线为OY轴,从而建立起O—XYZ物座标系。从电视连续录像影像可以找到摄影机与跑道相垂直的点,从而可得到田径比赛场地上的标记点、标记线在OX轴向的水平座标。这些标记点、线在电视录像影像中的成像,根据摄影中心投影原  相似文献   

3.
D.L.T法是一种能够拍摄并解析在三维空间内运动幅度很大的技术动作的摄影技术。用两台摄影机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根据两台摄影机拍摄的底片的二维坐标求出拍摄对象的三维空间坐标。这种线性变换是根据对标定框架摄影,然后求出摄影机系数来实现的。标定框架上至少有六个已知坐标的点,运用最小二乘法可得到十一元一次方程组,对其求解得到十一个摄影机系数,之后再求出点的三维坐标。  相似文献   

4.
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摄影方法是一项非常广泛应用的方法。通过对所摄制的影片数字化过程,人们可从影片中得到人体运动中某点的X-Y座标(在三维分析中,则最少由两个不同画面构成一个点的X-Y的实际空间座标)——即位移(直  相似文献   

5.
三、在摄影过程中 §6距离指数选择 我们知道,在无穷远处的物体经过一个光学系统成像后,其像距(从像位置到像空间主点的距离)就是该系统的第二主焦距,像所在的平晰称为第二主焦平面。摄影机镜头所给出的焦距值就是指的该距离。 实际上,摄影镜头的焦距是有一个微小变化的,其变化的目的就是使处于不同物距r′处的物体  相似文献   

6.
以表现我国著名道教名山——武当山为题材的特种邮票《武当山》的图案,利用中国画散点透视的原理,并吸收西洋画色彩表现的技法,以春夏秋冬四季为衬景,展示了“天下第一仙山”的雄伟气势。在风景邮票的构图中,由于设计者在观察、摄取和描绘景观时,因距离远近不同,站位高低不同,在视觉上会引起不同的感觉:或平展舒畅,或崇高伟岸,或广阔深远。因为是在两度平面空间表现物体的三度立体空间,就必须正确运用透视手段来表现景物的立体空间感。无论绘画还是摄影,一般取景的角度有三种:仰视、俯视和平视。视点的高低,对于画面整个气氛的控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技巧的旋翻动作研究中,以往采用的是二维研究方法,其缺点在于将人体的被分析点局限于与摄影机主光轴垂直的平面内运动。这样就势必难以准确地揭示出旋翻动作的真实运动状态。本文采用三维摄影与摄影测量方法将钟宇萍和刘敏单跳360。旋还原成原本的立体运动,从正视、侧视、俯视三个平面进行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揭示出了她们二人在完成360°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运动技术影片的解析中,除了要求精确地确定人体各关节的位置外,人体各环节转动角度的测量也是很主要的内容。为了提高电影摄影设计的科学性及对影片分析的精度,了解在不同条件下摄影时角度测量  相似文献   

9.
摄影测量在体育科研中已被广泛地采用,但国外大多采用固定摄影方法,即摄影机镜头固定不动的摄影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摄影技术简便,在摄影背景上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中,影片分析是定量分析运动技术参数的一种常用方法,即采用摄影的方法,从摄影图片上获取与时间有关的位移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机的分析处理,得出物体各部位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质心运动轨迹等物理量,通过对这些物理量的分析,可以为评价与诊断运动技术,探讨优秀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建立运动技术模式等提供科学依据。要试制或开发一套影片解析装置其中最基本的是计算机系统,它包括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本文就这两部分的开发与应用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4×100米接力传接棒技术分为两种:上挑式和下压式。 图为第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女子4×100米接力决赛最后一棒美国队和苏联队传接棒时的连续摄影图片,摄影机在最佳角度、同一画面拍摄下两队完成传接棒的全过程,使两队所采用的不同传接棒技术具有很强的对比,更利于读者了解这两种技术。 从图1~6可以看出,处于第5道的美国队采用的是下压式传接棒技术。接棒人的手臂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60°角,手腕内旋,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分开,虎口向后,传棒人将棒的前部由上向下传到接棒人的手中。传接棒时,两人分…  相似文献   

12.
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摄影方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人们不但可从影片分析中得到有关人体运动位置—时间数据,而且还可以由此进而导出速度与加速度等重要的运动学参数。但由于摄影机的震动,影片分析仪放映机的震动,影片的畸变性等原因,使从影片中得到的原始位置—时间数据,包含着一定的高频无序性误差。由于这些误差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运动学分析的可靠性。为了减少这种高频误差的干扰,人们曾先后采用过多种数据平滑方法,到目前为止,最为人们所重视的方法是数字过滤法。为了改变波形及进行信号处理,数字过滤  相似文献   

13.
近二十年间有几种新方法可用来进行三维数据采集,其中最重要的是1971年由Abdel-Aziz和Rarara提出的直接线性转换法(DLT)。这个方法摄影机的安放位置可形成15°、30°或45°。两架摄影机成30°角安置效果最好,虽然可达到60°,但效果不好,按45°角安置时效果最差。增加到4台摄影机可改进精度,当拍摄对象旋转超过30°角时,用两架摄影机就不能保证精度,应使用更多的摄影机拍摄更大的旋转角度。原  相似文献   

14.
研究方法测试对象是参加1984年洛杉矾奥运会标枪决赛的男女运动员(见表1)。用LoCam电影摄影机、以200格/秒的速度拍摄运动员的比赛动作。摄影机放在距离助跑跑道大约24米的位置(在投掷运动员的侧面),以便使镜头的光轴垂直对准投掷动作的主要平面(见图1)。影片用Vanguard和Lafayette影片分析仪、综合图解十位数字板和HP21MX计算机转换成数字。根据Dempster(1955)提出的标准,假定标枪运动员的力学模式是由14个刚体环节和标枪组成的。座标资料用数字筛选技术(Winter,Sidwall和Hobson,1974)做了平滑。用HP1000F计算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最后阶段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方法: 1987年6月7日,在第六届全运会女子田径预选赛的标枪比赛中,我们用日本纳库(nac)16HD高速摄影机以每秒100格的速度对进入前八名的其中五位选手进行了定点摄影,拍摄了投掷最后一步的技术影片。摄影机正对投掷点,与之相距20米,在投掷点横放标尺。影片经冲洗后用日本NACGP———2000解析仪进行解析,解析出投掷最后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女子运动员在不同栏间距进行跨栏跑练习,研究不同栏间距对女子过栏技术和速度的影响,为女子跨栏跑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二、研究对像与方法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和竞技体校的女子跨栏跑运动员共10人,成绩均在一级以上,年龄17~21岁。(一)研究方法1.训练现场高速摄影采用两架频率为150格/秒的LOCAM-16mm高速摄影机进行拍摄。摄影机安置在第四栏架前方跑道的两侧,两架摄影机镜头与栏架相隔距离为29米,摄影机摄下运动员栏前3.3米和拦后3.0米处的动作过程。为了保证精确摄下整个动作过程,我们在拍摄时借助…  相似文献   

17.
G804.66,G820,3,XL96028 9700069周期性运动对侧关节点计算方法的研究=Thestudy of calculation method on joints of body'sopposite side on cyclical movement[XL,中]/庞军∥上海体育学院硕士论文.-1996.-1-27图11表15参25(MYL)运动生物力学∥竞走∥摄影∥测量∥跑∥速度∥角度∥计算法本文用两架摄影机对10名上海体院运动系学生跑和竞走的动作进行同步拍摄分析,两架摄影机分别位于跑道两侧,将计算得到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通过高速摄影来分析运动技术时,数据的平滑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有关方面的重视,对数据平滑的方法问题也已有较多的研究,但是,尚未见到在分析运动技术时采用最小二乘法平滑技术。本文的目的就是尝试采用最小。二乘法平滑技术对背越式跳高的起跳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以朱建华跳过2.37米时的起跳动作为例),并对在分析跳高起跳技术时采用最小二乘法平滑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一些必要的讨论。研究方法 1.拍摄高速技术影片。摄影采用Bolex电影摄影机,电动马达每秒50格。摄影机位置如图一所示。 2.用影片解析法从影片中提出所需数据,然后输入电子计算机计算。人体环节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多刚体系统的动量矩守恒定理为理论依据,对传统的团身技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研究中选择了包括世界冠军和全国冠军在内的国内外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同一对象采用不同团身技术的对比实验,并从世界杯技巧赛中收集到国外运动员具有两种不同团身技术特点的多周团身后空翻动作材料,通过高速摄影、自动影片解析、数据平滑、人体数学模型和电子计算机计算等手段,对多周团身后空翻的两种不同团身技术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得出屈膝屈髋的同时,低头、含胸、弓背团身技术优于传统团身技术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课题经过大量的室内外静动态的模拟测试,探索了最佳的摄影测量方案;设计加工了适合运动竞赛和科研特点的辐射式定标框架:研编了符合我国体育科研要求的三维影片分析软件,解决了控制点的优化、随机修改监测、角运动方向、静动态同步显示三维动作棍图、汉字人机对话、英文成果、同步与非同步三维摄影测量等问题。点的三维空间座标和位移的测量误差均在5毫米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