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郝琴 《亚太教育》2020,(6):59-59
美术活动教学可以让幼儿对颜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会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学习热情更加高涨,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汲取知识。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美术教学中采取美术活动来提高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进而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宽松、愉快的活动环境,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开展区域活动正好迎合了幼儿的发展需求,让幼儿能够自由结伴进入活动区,真实勇敢地表现自己.而美术活动一般是在课堂上由教师指导完成,强调锻炼幼儿的技巧和技能,这种机械式训练会降低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因此,要将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进行优化整合,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3.
王芳 《少年世界》2014,(2):18-19
“玩色”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美术活动之一。中班幼儿对颜色更是有着特殊的喜爱,特别容易被一些色彩鲜艳的颜色吸引。在一次区域活动中,一名幼儿无意中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颜色的改变顿时让他无比惊喜,于是其他几名幼儿也纷纷效仿,可是即便是相同的两种颜色,不同的幼儿混合后变化出的颜色也是深浅不一的。而且我在操作的过程中也发现,几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由于操作工具不同、颜色分量比例不同等,所变化出的颜色也是不同的。这次的观察让我受到启发,于是我设计了‘悔绵宝宝来跳舞’的活动,就是想遵循兴趣性原则,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让幼儿尝试用不同工具大胆作画,真正将颜色“玩’’起来,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及美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流动的色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尝试吹画的方法,体验吹画的乐趣。 2.认识三原色,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知道生活中能用来作画的工具有很多。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撕贴方法. 2.添画小鸡的眼睛、嘴巴、小脚,引导幼儿画出小鸡的不同动态. 3.通过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程果 《华章》2010,(24)
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目的是要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对美的感受力,所以评价时要尊重幼儿的见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语言富有童趣、形式多样,尊重个体差异.如何有效的进行美术活动评价,值得我们去探索、去研究.  相似文献   

7.
幼儿心理学研究和大量实际观察表明,幼儿拥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幼儿的创造力几乎表现在他的所有活动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在美术活动中实施创造教育,对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增强幼儿的创造欲望,提高幼儿的创造热情,宏扬幼儿的创造精神,都具有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设计思路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幼儿培养成小画家,而是在于萌发幼儿的美感、培养幼儿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把重点放在了启发幼儿的创造性表现上。首先从激发幼儿作画的情感动机入手,使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通过欣赏老师的四幅作品,拓宽幼儿的思路,丰富幼儿的想像,为作画打下基础,再启发幼儿围绕主题,充分发挥想像,设计出形态各异的房子。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房子。2.让幼儿了解房子的基本结构。活动准备布袋木偶“猫医生”,范例四幅,油画棒。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出示木偶…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目的是要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对美的感受力,所以评价时要尊重幼儿的见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语言富有童趣、形式多样,尊重个体差异.如何有效的进行美术活动评价,值得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在探索的基础上,我们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和收获,这些都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成功的新路标.  相似文献   

10.
活动介绍: 近阶段,我班开展了《有趣的颜色》主题活动。我们从幼儿生活入手,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丰富的、千变万化的色彩,并让他们在点、滴、印、甩、滚、吹画等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玩色游戏中,感受色彩的流动与变化。在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次集体作画活动,指导全班幼儿园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也为主题活动的开展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1.
唐文超 《山东教育》2003,(18):34-34
设计意图幼儿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充满了好奇,对于磁铁吸铁的特性感到新鲜有趣。引导幼儿利用磁铁这一特性,动手动脑,设计制作出有趣的帆船玩具,使幼儿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利用所了解的科学常识,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敢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2.启发幼儿利用磁铁的特性制作小帆船。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活动准备1.磁铁、回形针、图钉、废旧塑料瓶盖、废旧塑料泡沫块、一次性纸杯的杯底、小火柴盒、橡皮泥若干。吹塑纸剪成的船身、船帆、各色即时贴剪成的图形若干。2.教师准备长1.2米、宽…  相似文献   

12.
小班木珠活动一:接龙游戏□庄少君活动目标:让幼儿观察不同颜色木珠的排列,并接着往下排列,训练幼儿寻找规律的能力。活动准备:多色木珠、自制幼儿工作图纸(见:图示)。活动形式:1.请幼儿分小组玩游戏——如男孩女孩,复习一层次的排列。2.据图示,启发幼儿观察前一组木珠的排列规  相似文献   

13.
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师方面强调了“导”淡化了“授”,力求体现人文性、自主性、创造性.好的活动导入不仅将幼儿的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而且,在课伊始就能调动幼儿思维能力朝不同方向发展,把幼儿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导入是美术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为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起到了引领统筹美术活动全过程的作用.它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其主动绘画的愿望,日常幼儿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中,谜语、故事、音乐、儿歌、游戏等成为较有效的活动导入形式.  相似文献   

14.
常规就是指日常的规则,对于美术活动而言,活动过程要用到的材料很多,活动形式丰富,形成良好的美术活动常规不仅使老师的教学更加轻松有序,更有利于幼儿在开放的活动环境下自主地参与活动,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和活动习惯。  相似文献   

15.
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是为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要求.总结了利用美术活动有形、有色、有情节的艺术活动特质,充分发展幼儿主体性,规避传统意识行为在教学活动中习惯性重现的教学方法.提出和总结了激发幼儿想象画的兴趣,伸展幼儿主体性;体验创造快乐,体现自我创造成就感;在赞扬中升腾参与美术创造的热情;张开想象的翅膀,行使绘画创新自主权;更新教学内容、形式,伸展幼儿主体性等五种让幼儿主体性在美术活动中充分伸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幼儿美术活动教学对于启蒙幼儿的审美力与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想切实提升幼儿美术活动教学的效率,就要让幼儿能够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幼儿教师一定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组织,精心设计,对幼儿做好适时指导;教师要重视课堂评价,多对幼儿展开激励性评价.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实现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教学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标 1.复习circle,triangle,square,rectangle等形状词汇。 2.学习运用颜色及大小,如red,yellow,green,big,small等词描述形状。 3.尝试运用句式:I have a…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各种颜色、形状的英文单词。  相似文献   

18.
美术活动对于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美术活动需要创新。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观赏活动、解析绘本内容、发动想象联想,以此点燃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激活幼儿的美术学习思维、拓宽幼儿的美术实践空间。由此让更多的幼儿爱上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并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9.
《幼儿教育》2001,(4):24-25
欢乐的曲线(小班) 目的:1.结合游戏引导幼儿学画不同方向的曲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互相合作的能力。准备:绉纸彩带,彩色笔,事先贴有小鱼的大画纸,录有快慢两段音乐的磁带,教具鱼一条。过程:一、让彩带跳舞。1.与幼儿一起手持彩带,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动,在游戏中感受曲线。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边舞动彩带,边观察曲线。  相似文献   

20.
美术欣赏活动一直是我们幼儿美术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这一活动充满了挑战性,对教师的审美能力、组织活动中的应变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能够实现与大师的对话,而我们教师也可以从幼儿方面得到启发,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从而逐渐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美术欣赏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