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台湾资本在海南投资农业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从台湾资本在海南农业中的投资现状、绩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四个方面对台湾资本在海南农业中的投资作了分析,并对台湾资本在海南农业中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得出了台湾资本在海南农业中投资潜力巨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争后,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其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日本资本进入台湾,进行剩余价值的掠夺.本文阐述日据时期台湾存在的刺激资本发展的环境与机制,分析日本殖民资本在台湾进行营运状况及其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争后,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其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日本资本进入台湾,进行剩余价值的掠夺。本阐述日据时期台湾存在的刺激资本发展的环境与机制,分析日本殖民资本在台湾进行营运状况及其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4.
传统经济学认为,"资本雇佣劳动"是主流的企业制度。然而,近年来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和财富创造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于是,"劳动雇佣资本"型企业模式便应运而生。但人力资本无论是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上,在企业竞争活力和生命力的问题上,还是其本身特性上,都决定了劳动雇佣资本并非企业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是一种无形资本,它是农民工创业的必要资源.本文尝试以社会资本为起点,以《都市外乡人》女主角为个案,考察了农民工创业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存在形式和构建,并应用边燕杰的"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来探讨女主角作为企业经营者,她的社会交往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清政府在康熙年间收复台湾,随即在台湾推行科举制,科举制的推行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台湾意义重大。取得功名的科举士子不仅极大的提升了自己和家族的地位,与此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经济资本。成为士绅阶层的科举士子积极参与文教活动和社会活动,影响了台湾文教和社会发展,促进了台湾地区的繁荣。  相似文献   

7.
台湾的连锁加盟行业发展相当成熟,但是岛内市场过于狭小导致竞争异常激烈。近年,台湾连锁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及资源,纷纷进入祖国大陆市场抢滩扩张,台湾与祖国大陆将形成"商业模式—市场空间"的优势互补关系。台湾连锁业发展祖国大陆市场将是我国连锁经营业未来5年~10年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而青岛、大连、重庆、南京等二线潜力城市将成为台湾连锁企业扩张的重点,台湾连锁品牌"登陆"后还将呈现出经营规模化、业态多样化、管理人才本土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经济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资本雇佣劳动"和"劳动雇佣资本"以及"企业共同治理"之间的争论。这三种看似矛盾的理论,当纳入时间因素动态考察的时候,其实可以得到统一的解释: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一般性契约,它们加总而成一个完整的对企业性质的说明,这种解释不同于"状态依存所有权"理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点,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决定了企业所有权的配置。  相似文献   

9.
从海峡两岸动画产业现状出发,以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合海峡两岸的资源,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两岸共同振兴我国动画产业为重点,针对性地开展"以校代场"的课程改革,与台湾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引入台湾动画企业生产流水线进校园,有效地将课程体系与台湾动画企业生产融合,以及在基于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加强面向台湾的校、企合作,引入台湾动画企业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实施资本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实现快速裂变扩张,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有效途径。"江阴板块"的崛起,是江阴人在改革开放中敢于尝试、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一个缩影。文章在总结提炼"江阴板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江阴资本经营遇到的瓶颈和问题,并根据江阴市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推动资本经营、壮大"江阴板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台湾现代派文学思潮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现代派文学思潮是西方的舶来品 ,分别于 1 935年和 1 94 9年从日本和祖国大陆两个渠道进入台湾。 1 94 9年 ,纪弦将 30年代大陆现代派的余绪带入台湾。 5 0年代台湾成立“现代”、“蓝星”、“创世纪”三大诗社 ,这是国民党高压下的早产胎儿。台湾现代派真正崛起于 6 0年代 ,其标志是以白先勇为代表的台湾大学“现代文学社”。后来他们都去了美国 ,台湾现代派式微 ,出现了“无根的一代”海外流学生文学 ,继则发展为海外华文文学。  相似文献   

12.
台湾光复后,台胞对"帮助"其结束日本殖民主义残酷统治的国民党表示热烈欢迎.人民盼望从此恢复自由,与大陆同胞共享安康.可是,莅台的国民政府采取的带歧视性的用人制度、专卖制度使行政长官公署制,使台胞感到与日统治有着惊人相似,加之政府官员的贪污腐化使人民生活恶化比日据时期更甚.台湾民众对国民党政府大失所望,心怀当家作主人美好希望的广大台湾同胞的心灵受到了意外的打击和挫伤.台胞受挫后的反应之一就是反击,把矛头直指国民党当局,从而诱发了"二·二八"事件.  相似文献   

13.
一贯道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最大规模的全国性会道门组织.从七七事变爆发到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侵华日军(包括日伪政府)和国民政府是一贯道主要传播区域内的当权政治势力.一贯道与上述当权政治势力在勾结、合作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日寇为了侵华而利用一贯道美化侵略政策、筹措军需物资、搜集情报;国民党反动势力则利用一贯道散布反共舆论、刺探中共军事情报、进攻解放区等.一贯道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利用当权势力为靠山,在这些当权势力统治集团内部及其统治区域内求得生存发展空间,壮大自己势力.  相似文献   

14.
胡适与傅斯年一生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关系。在他们交往中,傅斯年始终都愿为胡适效力,但也只有他敢直面批评胡适。在学术方面,他们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行政办事方面,胡适却远不如傅斯年。他们都不愿参加国民党政府,愿在政府外做"诤友",但最终都黯然离开大陆。  相似文献   

15.
北洋政府对现代传播媒介的管理相沿以习,把广播电台与用于通信联络的无线电台等同对待。但是,1924年后,北洋政府对外商设立广播电台的态度由全“堵”转变为有条件地“放”,体现出一定的开明与宽松。从1932年起,国民党政府就试图限制官办电台之外的声音,严格限制民营台,直至1937年绝对禁止外台,管制愈演愈烈。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允许民营电台存在,但一直在节目内容上加强限制,特别对意识形态节目施行严厉管制。我国现代广播法规的平衡理念弱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并有其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发展,始终是我国各届政府关注的焦点。全面地看待台湾回归问题,可以发现影响这一问题解决的因素不仅表现在台海内部,而且明显的受到国际因素的左右。几十年来,台湾当局始终在不断地拓展自身的外部生存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成为台湾当局倍加青睐的对象。本文将从行为地理的角度解读台湾的日本情结,以地理物象为基础,通过对时空的综合分析,以行为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粗浅的谈一下这种情结的由来。  相似文献   

17.
1911年至1949年,近四十年成都的历史,政治混乱,军阀混战,日本轰炸充斥其间。按理,此间成都经济应百业萧条,民不聊生,但事实上民国时的成都,除了临近解放的很短时间,其经济却总体繁荣。因此,民国时期成都市民的饮食生活,继承清季以来嗜食传统,总体趋于奢靡,促成了民国时期成都餐饮业与整个时局迥异的繁荣景象。研究这个时期成都餐饮业的情况,是一个未曾有人涉及并很有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的土地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9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均告失败的国民党政权从大陆退出.南京国民政府在其执政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始终表示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施政宗旨,在土地问题上为赢取民众支持,同样宣传以孙中山的土地思想为核心,并在各阶段推出多项土地政策.这些土地政策虽也包含若干进步因素,且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国民政府统治基础的封建性与反封建的目标取向之间的根本矛盾,孙中山的民生思想被大大扭曲,其土地政策基本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19.
1949年至1971年期间美国采取了复杂的对华文化政策。美国政府实施了文化接触、文化封锁以及重点对台的政策;然而美国的非政府组织,却通过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建立教育文化机构、组建与中国有关联的学术组织以及大力开展中国学研究等方式来维系与中国大陆的文化交流与接触,凸显其不同于政府的行为特征和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的爆发是在抵制参政扩大化的政治体制下发生的,是国民党政府未能建立一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参政模式体制的必然结果。国民党政府无法为新的社会力量提供参政的管道,无法为新的上层分子提供参加政府的机会,而当时被排斥于政治之外的社会力量又具有参政的强烈愿望,国民党政府由于不给新的社会力量参与政治体系的机会,就迫使它们变成革命的集团,发动一场革命,建立新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