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微课评价总体上滞后于微课的开发与教学实践,构建微课评价指标体系是使微课开发和教学方向不发生偏离的重要保障。文章着眼于从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层面进行微课评价指标的探索性研究,及时化解微课开发、教学实践和评价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高频电子技术为例,进行了微课评价实践,进一步验证了所构建的微课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逐渐被广泛应用于高职教育教学中。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一门微课,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发挥微课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微课的评价方法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本文在充分考虑微课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尝试运用CSE评价模型,从需要评定、方案评定、形成性评定、总结性评定四个维度出发,提出建立一套由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微课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包含慕课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技术五个一级指标,慕课提供组织、慕课主讲人、慕课团队组成等十四个二级指标的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指标体系的权重,创建慕课质量模糊评价模型并用此模型测试《信息检索》课程的质量情况。以期将构建的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具体慕课课程的质量做出评价,提高慕课质量,促进慕课学习者的知识内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CIPP评价模型构建包括背景评价、投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的微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应用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中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博弈论,提出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微课评价组合赋权方法,采用TOPSIS方法,构建微课综合评价模型,对五个微课进行算例分析,完成综合评价,通过实例分析发现,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的等级较高的微课,在满足学生学习要求、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及访问量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课在MOOC、SPOC中的广泛应用,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微课,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已然成为微课研究的重要内容。建立与微课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成为必要。从微课评价的研究现状出发,在分析CIPP评价模型与微课评价的适切性的基础上,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维度,提出构建含有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的微课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微课评价对微课的设计、开发具有导向作用,基于微课的内涵提出微课评价应注重教学效果评价、教学内容评价、教学设计评价以及交互设计评价。提出通过建立完善的微课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进行微课的过程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从而提高微课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7.
微课作为互联网+教育的典型方式,受到教育研究者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各层次教育教学的一个研究与应用热点.文章基于指向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重点突出原则、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原则、可操作性与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从教学安排、技术规范、应用效果、网络特点四个方面构建了开放大学微课实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48):132-133
在新课程的倡导和互联网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微课"以一种辅助教学形式,为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实践和研究。为了更好地评价微课的质量,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制作和运用微课,对讲授型微课、解题型微课、实验型微课、探究型微课和活动型微课,根据其不同特点,应该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化学微课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一、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教师教学的全过程,即评价指标体系要围绕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实施——辅导与反馈来建立。根据此,体育教学评价应包括分析其课前准备、教学条件、教学设计以及实施过程和课后的反思,并观测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以上这些因素是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依照上述思路,将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为三个指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确立的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评价是课堂运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是保证课堂质量的重要前提。心理课的建设、实施和完善离不开评价标准的指导,制定中小学心理课堂效果的评价指标,对于提升心理课的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济南市在实践中构建了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操作简便的中小学心理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效果、教师素质三个一级指标和九个二级指标及对应的三级指标。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内容解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新疆开放大学一体化在线学习平台为研究支撑,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个案,通过建立微课设计模型,系统研究了微课脚本制作、视频制作等建设过程。建立了微课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初始样片和修改样片进行了比较研究,其研究结果显示:与初始样片相比,修改样片在微课评价指标中均占绝对优势,尤其在内容选择、知识应用、知识掌握等方面二者有较大差距。一体化在线学习平台的微课设计研究有益于教师提高微课设计制作水平,对一体化在线学习平台微课质量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微课建设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课教学是当前我国教育资源多样化的热点,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机遇。通过对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和微课教学进行调研,从微课资源的选题、结构设计、制作和评价四个方面对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在高校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的分类方法、微课资源制作的结构设计、制作方法和微课资源的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技术》2015,(3):63-68
有关微课的评价目前还未形成定论,该文从微课的内涵入手,综述了目前不同的评价框架,尝试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借助Nielsen的计算机系统可接受性模型来制定微课评价体系,从教学有用性和微课可用性两个维度出发,指定了八项二级指标,分别为选题设计、内容选择、活动设计、易于学习、使用高效、易于记忆、低错误率和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系统论分析的高校双语教学评价指标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双语教学在各高校的普遍展开,双语教学的评价成为了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以教育部制定的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评审指标体系为平台构建的高校双语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着眼于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课外学习和进步的评价.该指标体系包括学习指标、语言指标和能力指标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以及24个三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微课教学模式的要求,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从构建微课教学环境、课堂教学模式和微课教学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对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自2011年国内首次明确"微课"概念以来,国内关于微课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虽然在微课的概念上没有达成统一,但微课的表现形式、应用领域和目标等核心思想基本一致,基于此,文章认为讨论微课评价的时机已经出现。文章从微课概念的两个特性出发,探讨教学资源与网络课程评价对微课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的借鉴,不涉及具体的评价指标。探讨微课评价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寄希望于更多、更权威的学者对微课评价进行讨论,促进微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育研究》2017,(1):63-71
为了帮助促进理科教师对探究教学的适应性,本文构建了理科教师对探究教学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在适应理论、探究教学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理科教师对探究教学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主要运用Delphi法,对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得到了最终的结果。该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构成,能全面、准确地评价理科教师对探究教学的适应性状况。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思政课的评价指标都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思政课评价具有多方面的必要与可行性,它是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手段.通过CIPP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将思政课评价指标构建为教学大纲指标、教学进度表指标、教师教案指标、课堂教学指标、课程考核指标等.基于思政课堂的实际问题,高校要营造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政课课堂氛围,加强对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重视程度,倡导多样化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方法,为思政课的开发与评价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于2013年启动了全国首届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自此,微课教学理念的普及开始在我国高等院校拉开了序幕。基于参加首届微课比赛的制作,本文对工程类课程的微课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选课内容、课堂设计、教学评价及发展方向这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微课的教学理念及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的微课教学会以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的形象出现在网络课堂。  相似文献   

20.
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微课程建设多局限于微视频录制,对微课程、微视频等相关概念的理解较混淆,对微课程资源建设缺少系统评价体系。文章比较三类视频的异同,分析微课程的特点及内涵,提出微课程设计过程模式,该模式对微课程的主题选择、目标制定、单元划分、教学设计等作了详细阐述,并对微视频及课件的制作方法作深入讨论,对微课程资源管理及使用的方法详细介绍,最后,参考网络课程及国内微课大赛评价方法设计出微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微课程的设计过程模式及评价指标体系对规范和优化微课程资源建设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