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宣统年间清政府拟定颁发勋章章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勋章是由政府或某个部门颁发的一种荣誉标志。光绪七年(1881年),随着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外交活动的需要,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制定了宝星章程,向外国人颁发宝星勋章,后扩及外务部及驻外使领官员。但由于其颁发对象有限,不能满足政府各部门的普遍需要。宣统元年闰二月十二,训练禁卫军大臣载涛等奏请实行颁发勋章制度,经过外务部、陆军部、海军部、会议政务处反复斟酌修订,于宣统三年二月拟定了勋章章程。现从馆藏会议政务处全宗档案中选出有关史料刊发,供研究参考。                    ──编选者哈恩忠…  相似文献   

2.
谭文凤 《历史档案》1999,(4):119-122,127
《中俄密约》是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甫、财政大臣维特于1896年6月3日在莫斯科签订的,又称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沙俄通过该条约掠取了中国东北的路权,加重了中华民族危机。笔者认为李鸿章作为中俄谈判的全权代表、条约的签订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们在探讨李鸿章对条约应负的责任及外交失败的个人原因时,有的文章和论著或把李鸿章写成签订《中俄密约》的主谋,或认为李鸿章是“受贿签约”,从而把《中俄密约》对中国造成的一切后果让李鸿章负全责,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现提出个人不成熟看法,以请教同行。一…  相似文献   

3.
刘海荣 《兰台世界》2012,(30):43-44
李鸿章作为晚清外交舞台上的灵魂人物,其外交思想对晚清政府和中国的对外交往产生了主导性影响.本文将结合历史背景,对李鸿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以夷制夷”外交思想进行概述、分析,从而阐明笔者的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4.
张俊利 《兰台世界》2012,(21):42-43
李鸿章是清末洋务运动的带头人,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清政府军事、经济、外交、政治等领域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他的经济思想和革新举措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光绪十一年(1885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曾经向慈禧太后提议开设官银行,但因为户部和言官们的强烈反对,不得不中止。不过,李鸿章并没有放弃开设银行的打算,官银行得不到朝廷支持,就转向地方性的商办银行。他委托驻美公使张荫桓寻找美国有关银行章程,希望对开设银行能有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6.
王莲英 《兰台世界》2013,(10):73-74
张荫桓早年凭借自己的才干成为阎敬铭和丁宝桢的得意部下,为日后在外交领域崭露头角打下了良好基础,才有了后来李鸿章的对他的提拔重用,成为总理衙门的外交能员.他的外交成就与他早年的外交历练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以为李鸿章拼命做官,殊不知,其拼命做官是为了实心办事。李鸿章因为办外交背负"卖国贼"的骂名,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耄耋之年的李鸿章一次次地以个人耻辱和牺牲来最大限度地换得时局缓和,避免了进一步的生灵涂炭。  相似文献   

8.
袁世凯初上台喜得奇才 1 900年庚子之祸后,李鸿章于临终口授遗嘱中,保荐了"拳乱"中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的袁世凯,认为"环顾宇内人才,无有出袁世凯之右者"(<袁世凯家族>),荐其继任自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职.  相似文献   

9.
袁世凯初上台喜得奇才1900年庚子之祸后,李鸿章于临终口授遗嘱中,保荐了“拳乱”中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的袁世凯,认为“环顾宇内人才,无有出袁世凯之右者”(《袁世凯家族》),荐其继任自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职。于是袁世凯于1901年11月17日,即李鸿章去世的当日,被清廷任命为署理(代理)直隶总督,兼充北洋大臣(辖河北、辽宁、山东),而李鸿章的老部下周馥,于半年后入驻袁世凯的旧衙门,任山东巡抚,两年后调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职在晚清政治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关系全局、朝廷时时倚为左右臂的地位,可以说,…  相似文献   

10.
李鸿章是晚清著名大臣,对当时中国的内政、外交关系影响极大,因此其一直是海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他的传世著作基本上被安徽教育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李鸿章全集》囊括殆尽,这无疑将推动李鸿章研究朝着更深、更全面的方向发展。但是,李鸿章研究还存在许多缺漏和不足之处,如在材料的使用上,虽然有研究者不断发现和挖掘新材料,然仍有少许遗珠不曾刊布。近来笔者主要根据晚清至今的相关文献,辑录了李鸿章四篇集外文和一首佚诗,并对相关材料进行了补充疏证。鉴于其在晚清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这些集外诗文无疑为李鸿章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对识其散文创作、史学见解、生平交游乃至晚清文化诸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推进对整个近代史的认识,因而值得研究者重视。  相似文献   

11.
清末吉林省电影放映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发明于19世纪末期,初为无声电影,20世纪20年代发明了有声电影.我国的电影最早产生于1913年,但要说电影在我国放映的历史,似乎应当更早一些.一些外国人以各种方式来我国东北吉林省放映电影,先后有希腊、奥地利、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商人,他们或私下入境经营,或经俄驻吉外部大臣与吉林地方政府交涉协商,进行放映.现刊布的这组史料,反映了当时外国人在吉林省初放电影的一些情形,可供研究电影发展史参稽.  相似文献   

12.
张荫桓早年凭借自己的才干成为阎敬铭和丁宝桢的得意部下,为日后在外交领域崭露头角打下了良好基础,才有了后来李鸿章的对他的提拔重用,成为总理衙门的外交能员。他的外交成就与他早年的外交历练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善于用人,能够最大地发挥部下的能力,让部下劳心劳力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 他的幕府中走出了李鸿章、左宗棠等朝中大员,封疆大吏,走出了沈葆桢、丁日昌等地方干才,走出了中国第一批外交官员薛福成、郭嵩焘、黎庶昌等,走出了中国著名的科学技术人员李善兰、华蘅芳、徐寿、徐建宾等人.有了这些足智多谋的人替他运筹帷幄,曾国藩还能不"料事如神","用兵如神"吗?  相似文献   

14.
一说到图书版权贸易,就会想起"1:10"这个所谓的逆差.按照媒体的报道,这个逆差到2008年变成1:7了.也就是说我们卖给外国人一个图书版权,就买进外国人七个版权.看到这个消息,不少人欢呼雀跃,我们的文化输出有了质的发展.即便如此,还有媒体发表文章对此很不满意.  相似文献   

15.
刘坤一与李鸿章、张之洞是晚清时期的重要疆臣,他们掌控地方社会、经济之大柄,影响中央内政、外交之决策,堪为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刘坤一担任两江总督时期,李鸿章、张之洞、李文田等人与他时有书信往来,且多讨论当时政治、外交诸多事务。湖南图书馆现藏有多件李鸿章、张之洞及李文田等晚清名家致刘坤一的书信。部分书信尚未公开发表,内容隐秘,文献价值重大。笔者选取其中五件进行整理,将此函札标点,并结合相关资料予以考释。这五件书札中,李鸿章、张之洞所写四件信函主要涉及中俄、中法及中日关系,从中可考察刘坤一与他们互动时的基本态度;李文田致刘坤一之书信则涉及李鸿章与刘坤一"全面对抗"时局下的朝政变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最多的一次赔款——庚子赔款张碧君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在1900年6月21日对八国联军“宣战”不久,就准备投降卖国。7月3日,清政府便直接向俄、英、日发出“国书”乞和。8月7日正式任命两广总督李鸿章为全权谈判大臣,催促他由广东兼程来京,与各国接洽...  相似文献   

17.
《桐乡劳先生遗稿》中有一则由劳乃宣为北洋大臣李鸿章起草的《致朝鲜国王书》,经考订分析,2008年版《李鸿章全集》函稿中没有收录,现附如下,以飨读者,并备《全集》再版时补充。  相似文献   

18.
电视剧外交( Tvplay Diplomacy)是以电视剧为传播媒介的媒体外交样式,可以被视为电视外交(Television Diplomacy)的一个子集,但由于电视剧同时又是艺术传播的重要载体,故而在注重电视元素表达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笔者这一尝试性提法受"韩流"与"汉风"这两个外交关键词的启发.韩流在中国盛行,相当程度地扩大了韩国的对外影响力,其原动力就来自韩国电视剧.韩剧的成功可以说明电视剧外交具备可行性、可借鉴性以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连近代城市的起步,源于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时期海防思想的不断加强.北洋大臣李鸿章受命筹办北洋海防之后,最终确定了以旅顺为北洋海军的重要基地大政方针.从此,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在旅顺口开始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对有功人员的奖励方式各有不同。据史料记载,封建社会立功人员多采用晋升职务、奖赏领地或宅院、赠与马褂、尚方宝剑或丹书铁卷等方式进行奖励;清朝末年,中外国际交往日益增长,很多国家对外国重要来宾往往赠予本国勋章,而清王朝则按传统赠送马褂、花翎、顶戴等物,这与当时国际惯例不相适宜,公元1881年中国诞生了历史上第一枚完全意义上的勋章——"双龙宝星"勋章;民国政府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