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小说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自2003年问世以来,感动亿万读者。在小说中,风筝作为特定的意象贯穿整个小说的始终。作者通过对风筝的描述,反映了哈桑与阿米尔两个人所代表的阶层和地位的差异性以及阿富汗的社会状况。通过对风筝意象的解读,探讨阿米尔的成长与救赎之路,以及他的救赎行为对我们当代青年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小说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自2003年问世以来,感动亿万读者。在小说中,风筝作为特定的意象贯穿整个小说的始终。作者通过对风筝的描述,反映了哈桑与阿米尔两个人所代表的阶层和地位的差异性以及阿富汗的社会状况。通过对风筝意象的解读,探讨阿米尔的成长与救赎之路,以及他的救赎行为对我们当代青年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追风筝的人》描述了敏感好学却柔弱胆怯的富家之子阿米尔的成长与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小说借由传统民族游戏中放飞的风筝,象征着人们对忠诚和良知的追求和弃恶向善的自我救赎之旅途.原型理论中的人格面具、阴影及自性分别诠释了故事中不同人物的自抑、嫉恨、自省及救赎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4.
蒋婉莹 《林区教学》2014,(11):25-26
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 Eini)的小说《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主人公阿米尔在其成长中所犯的错误,而又在救赎以后逐步成长的故事。基于此,从"儿时犯的错误、哈桑实施救赎、阿米尔的自我顿悟与救赎"这一思路出发,对阿米尔的成长之旅进行解读,以期揭示《追风筝的人》这部成长小说所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小说《追风筝的人》以第一人称视角为我们讲述了少年阿米尔从无知到成熟的成长历程。本文以《追风筝的人》为研究对象,从成长小说的内容、人物和结构三个方面来分析,探讨小说如何运用成长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展现主人公自我救赎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6.
小说《追风筝的人》是关于一个阿富汗少年成长的故事,也是他在背叛友情后自我救赎的故事。本文通过对主人公儿时背叛友情,在美国自我的成长并最终来完成内心的救赎这一线索,来展现一个男孩到男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学界公认《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关于救赎与成长的小说,但这些论文鲜有分析探讨移民作家在救赎背后的深层次因由。主人公从神谕性社会流亡在美国,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他获取基督教的救赎意识、移民文化的包容精神及个人主义的自我意识,这些新的意识正是他能够勇敢跨出自我救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学界公认《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关于救赎与成长的小说,但这些论文鲜有分析探讨移民作家在救赎背后的深层次因由。主人公从神谕性社会流亡在美国,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他获取基督教的救赎意识、移民文化的包容精神及个人主义的自我意识,这些新的意识正是他能够勇敢跨出自我救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中,胡塞尼以阿米尔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展开叙事,通过童年期的阿富汗、移居美国间的阿富汗和重返战乱中的阿富汗三个生活空间的建构与切换,以对阿米尔成长与救赎艰辛历程的塑造投映出不同活动空间中阿富汗鲜活、立体、富有温度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0.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主要以风筝为线,围绕阿米尔和哈桑的友情,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在重复的背叛和救赎中得到成长。追寻着阿米尔的救赎之路,读者可以了解到命运的不断轮回,阿米尔的救赎、阿米尔父亲的救赎和拉塞夫的救赎构成了整篇小说的人性救赎。  相似文献   

11.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更是一部贴近人性、富有温情的杰作,作者是美国的卡勒德·胡赛尼.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哈桑是书中的主人公,全书以阿米尔的自我救赎为线索,讲述了他与哈桑之间感人的故事.生命的节奏是这个故事的架构,血淋淋的现实与被救赎的灵魂完美融合.这部小说的敏锐、真实,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追风筝的人》是由阿富汗流散文学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创作的一篇长篇小说,故事是关于男孩阿米尔儿时背叛伙伴,而后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和自责,之后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醒悟与自我救赎。风筝这一意象在文章中前后呼应,对小说结构起到了收束的功能;这一象征手法的运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空间叙事维度,作者从边缘作家融入了美国主流社会而得到身份认同的成绩,在阿富汗和美国的双重语境下得到认可,适应了当代小说家在全球化语境下写作的客观要求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追风筝的人》是由阿富汗流散文学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创作的一篇长篇小说,故事是关于男孩阿米尔儿时背叛伙伴,而后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和自责,之后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醒悟与自我救赎。风筝这一意象在文章中前后呼应,对小说结构起到了收束的功能;这一象征手法的运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空间叙事维度,作者从边缘作家融入了美国主流社会而得到身份认同的成绩,在阿富汗和美国的双重语境下得到认可,适应了当代小说家在全球化语境下写作的客观要求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精神救赎是外国文学的永恒主题,在基督教文化的渲染下,精神救赎是外国文化中表现最多的主题。《追风筝的人》就是一部典型的以精神救赎为主题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以阿米尔为主人公,以它的经历为线索,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背叛与救赎的故事。该书成书以后风靡世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主人公在经历了内心痛苦的挣扎和漫长的寻觅之旅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救赎。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一文学作品中精神救赎。  相似文献   

15.
朋友,是这个世界最温暖的字眼,是人类最伟大的相知。本文以《追风筝的人》为研究对象,以友情和救赎的角度探析人物之间复杂的冲突及人性的回归。《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斯坦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说,于2003年出版,是美国2005年排名第三的最畅销书。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阿米尔和哈桑之间展开,关于爱、恐惧和内疚、赎罪的混合体的叙述。在这里,主人公哈桑以朋友的原始定义坚守了友情。另一主人公阿米尔勇敢面对现实,实现了对朋友哈桑友谊的回归及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6.
韦柳钰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4):72-74,78
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成长与救赎之路。本文通过阐述小说主人公阿米尔的外在和内在成长历程,分析成长与自身救赎的关系,认为主人公是在成长中学会了救赎、在救赎中实现了成长。  相似文献   

17.
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是一部以穆斯林文化为背景,将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与阿富汗民族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讲述了一个爱与恨,真相与谎言,背叛与救赎的故事。在生态批评的视角下,解读小说中以风筝为象征体,呼唤人性的救赎与回归;以阿富汗动荡的社会历史事件为依据,分析了饱受战争之苦的阿富汗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的现状,以及平民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引发读者对阿富汗民族灾难的深深同情,进而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倡导建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及他人和谐共融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18.
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是一部以穆斯林文化为背景,将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与阿富汗民族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讲述了一个爱与恨,真相与谎言,背叛与救赎的故事。在生态批评的视角下,解读小说中以风筝为象征体,呼唤人性的救赎与回归;以阿富汗动荡的社会历史事件为依据,分析了饱受战争之苦的阿富汗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的现状,以及平民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引发读者对阿富汗民族灾难的深深同情,进而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倡导建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及他人和谐共融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斯坦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于2003年出版,是美国2005年的排名前三的最畅销书。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家庭与友谊、阿富汗人与阿富汗文化、人性的本质与救赎,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20.
父子关系的和谐与冲突是小说《追风筝的人》的重要主题。卡勒德·胡赛尼通过对多种父亲形象的刻画,揭开了阿富汗社会的真实面貌,折射了胡赛尼的道德判断和标准,深化了小说道德救赎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