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汶川地震危机传播中网络博客的角色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博客作为自媒体的典型代表,在关于汶川地震事件的危机传播中扮演了多重角色:危机事件的现场播报者;危机传播链的延伸者与扩散者;危机管理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危机传播的监督者与反思者。网络博客的正面功能在于:对危机信息的快速反应、详尽披露和迅速扩散以及同主流媒体的互动起到了危机"缓释剂"的作用;另一方面,博客传播信息的随意性和博客"议程设置"的多元化又有可能引起社会不良反应,成为危机的"助燃剂"。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所引发的信息时代传播革命,不仅使重大危机事件的影响更大、传递范围更广,还赋予了危机新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渠道。政府与媒体在危机传播中肩负共同的价值取向,作为社会心理安全阀的媒体,成为连接政府与公众沟通的信息桥梁。因此,政府应使其成为引导舆论的有力武器,通过媒体及时回应公众诉求;媒体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客观反映公众诉求,同时将政府的危机处理反馈给公众,消除社会心理不安。  相似文献   

3.
西方危机传播理论植根于危机管理的背景中,全面整合公共关系学、政治学、舆论学等多学科知识,目前已成为较为成熟的理论。西方学界日益转向以媒体为本位,在危机传播的理论框架中探讨大众传媒的作用与功能,探索在危机事件中传媒本身如何进行议题设置,这对在我国现实语境中建立危机传播中传媒的良性反应机制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兴媒介在社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力是巨大的,探索两种媒体传播方式的融合,对于社科期刊数字化发展非常重要。基于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视角,解释与重新定位了新兴媒体与数字化的概念,分析社科期刊数字化传播渠道及存在的问题,社科期刊主要通过数据库、非盈利性系统、自身门户网站、新媒体等方式传播,几种传播方式各有利弊。提出社科期刊数字化传播对策:出版者作为社科期刊数字化传播主体需把握好传播源头、重视期刊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积极探索与传播技术提供商的有效合作模式、把握好社科期刊传播模式的终端读者等,以期对探索两种媒体传播方式融合背景下社科期刊数字化传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SARS危机出现后,每一个中国人亲历了政府主管部门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化解危机的过程,从而亲身感受到了处理危机传播的重要性。大家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就是,政府和社会应对突发性灾害的机制尚不健全,于是在此过程中,媒体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与生俱来的监视环境、预警风险的功能,通过舆论引导的形式加以体现,成为当前特殊环境下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提升危机事件中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又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政治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正在进行有序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各类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提出了挑战。媒体作为政府与公众间信息传递的桥梁,是公共危机传播最主要的渠道,在公共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媒体参与对于公共危机管理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了解媒体功能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参与的失范现象,并结合实际提出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参与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校园媒体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承担着解读政策方针、传递交流信息、引导校园舆论、传播先进文化的职责,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校园媒体的受众结构、受众需求不断变化,但校园媒体的自产自销和自话自说的现象较为严重,且存在功能单一、与社会脱节等问题,亟需通过转变传播视角、更新运作理念,打造品牌节目,综合应用各种新媒体等途径提高校园媒体的质量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网络新媒体是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以数字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手段,能够实现信息传递、沟通和互动的一种新兴媒体形态。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即时化、传播方式多元化、传播范围全球化、传播内容个性化、传播效果数量化的特点。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形态,网络新媒体能够实现信息传播、用户参与、社交互动、营销推广等新型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9.
在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关系在公共关系领域处于核心地位。但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媒体关系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状态。媒体关系是处理危机事件的关键因素。危机传播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媒体关系的管理与处理,决定着转危为机的成败。要想实现组织与媒体的共赢,必须构建共谋的媒体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危机事件中,谣言肆虐会对整个社会系统和社会心理带来破坏性影响。危机事件中谣言传播所引起的常见心理效包括惊恐效应、第三人效应、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建立信息发布的快速反应机制,有效地防控谣言传播,尽快使大众断裂或破坏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稳定,这是媒体危机报道和政府危机管理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福建省大学生进行广告调查,发现学生群体对知名度高的智能手机品牌的微信关注度较高.他们关注公众账号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最新资讯,微信尚未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平台.智能手机品牌传播应通过微信社交平台提升好感度,促进产品销量.  相似文献   

12.
从媒介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这一重大命题出发,选取其中的一个截面为着眼点,分析本国成员在国外媒体中对自我国家形象的塑造方式,以及媒体中的国家形象传播与其他因素的关联,可以探寻有效的国家形象传播方式的意义,以及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优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社会化媒体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媒介,其所开创的信息生产传播模式对于新传播格局的形成、社会变迁的推进皆有重要意义。然而,社会化媒体的信息传播也存在多种问题,主要体现为信息过载引发的媒介"麻醉作用"、网络围观下的"狂欢化"生存、网络推手制造焦点操纵舆论、信息真伪难辨引发信任危机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15.
Web2.0网络技术使得网络传播更具互动性,具有创意性的传播及应用形式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社会化媒体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的特点使其成为品牌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策划体验性的传播活动,注重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的策略,提升消费者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并整合传播媒体及营销策略,可以帮助品牌融入消费者的心智,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从而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后法兰克福学派代表霍耐特提出的"承认理论",认为蔑视经验是社会反抗的道德动机,社会冲突能够追溯到对相互承认的否定与拒绝。霍耐特理论是对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继承与发展,当后者思想早已成为传播理论研究参考的时候,前者的思想也为传播理论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一条新的视角与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赋权作为一种实践性的社会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健康传播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新媒体的技术优势赋予受众通过新媒体主动获得健康信息、发展积极的健康意识,促进医患之间更加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在有效实现个体健康赋权的同时,以集体的方式影响公共健康政策、实现赋权健康传播的终极目标,即全面提高受众健康素养。新媒体赋权健康传播既具有现实结合的可能性,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With a sample of 248 Hong Kong adolescents, this study probed the impact of media richnes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on teenagers' use of MSN® for online friendship development. Both media richnes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contributed to MSN's overall functionality and teenagers' self-presentation and friendship development. Media richness positively influenced both social and task communications and shortened the time needed to turn a stranger to friend, whereas communication control showe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to social friendship communication. Rich features, such as webcam and MSN Spaces, facilitated the increase of acquaintances, new friends, opposite-sex friends, and total number of friends, whereas messaging helped build close friendships. Overall, media richnes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eared to be valid constructs in explaining teenagers' MSN feature use and online friendship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电视剧《手机》以虚构叙事文本反映了手机对人和社会的巨大影响,描绘出当代社会媒介大发展和人际关系疏离、传统价值观念滑落之间的因果关系图谱。如果将新媒介的考察纳入到勒纳"社会演进三阶段"的谱系中就会发现,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应用的确表征着社会进步。但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介入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人际传播形态的电子对话式传播,而后者的显要特征是人际传播"非在场性"的出现和"感觉上的可靠性"的下降。这虽然影响着人际传播的效果,但判断人际传播能否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标准是个体间"自我属性"的相遇,而非传播媒介的应用及其先进与否。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re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ceived Supervisor Machiavellian Measure (PSMM) for use in the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context. Data were drawn from full-time employees who were part-time graduate students in a corporate and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program. Employees' perceptions of supervisor Machiavellianism we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employees' perceptions of supervisor credibility (competence, caring, and trustworthiness), employees' attitudes toward the supervisor, employee motivation, and employee job satisfaction. Supervisors' perceived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nonverbal immediacy, responsiveness, and assertiveness) accounted for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variance in perceived supervisor Machiavellianism. The results support a general model of supervisor behavior and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