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1 毫秒
1.
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在文体上是历史小说的创新。关于历史小说这一文学体裁,鲁迅先生在他的《故事新编·序言》中曾有这样的界定:一类是“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的所谓“教授小说”;还是一类就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从严格意义上说,应该称之为历史题材小说。前一类也就是传统的历史小说,用史家笔法创作,鲁迅先生认为它“很难组织”;后一类的历史题材小说,就是《故事新编》的八篇,表现出与传统历史小说截然不同的风格——鲁迅先生自称为“油滑”的。这一类小说,是一种崭新的历史小说。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大碰撞和大融合时期,是现代小说的黄金期。鲁迅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为我们掀开了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新的一页。他的历史小说创作以现代视野审视历史、融贯古今,解构人物,艺术手法别具一格,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历史厚度,又立足于现实的生活思索,独成一体,成为20世纪现代历史小说创作范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呈现出繁荣的景象。鲁迅和施蛰存的历史小说创作分别代表两类不同的艺术价值取向;鲁迅的历史小说,表现出深广的现实社会内容,施蛰存的历史小说,侧重表现个体人物自然性心理冲突;两位作家创作意旨、手段、切入点、文化个性之差异体现出不同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文学历史发展中,从历史文献和古代神话中摘取题材进行文学创作的开拓者和成功者,而茅盾则是学习鲁迅先生这一手法的杰出代表之一。本文一方面论述了茅盾继承了鲁迅历史小说创作的传统,丰富了自己的小说创作,另一方面又论述了茅盾对鲁迅历史小说创作的手法进行了创新,通过这种“微观比较”,从而寻找出了他们历史小说创作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使我们既看到鲁迅、茅盾历史小说创作的总体面貌,又使我们看到他们创作中的经验和不足,从而对当代读者有所稗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故乡》是一篇用第一人称写的短篇小说,根据小说情节, 课文作了一幅插图,插图里有作者本人鲁迅的像,显然鲁迅这个像就是小说中的“我”了。我认为,这个插图不当。鲁迅的小说(除了历史小说)里,人物大都有生活原型,小说中出现的“我”多少  相似文献   

6.
鲁迅《故事新编》中写于1934年和1935年的五篇小说,可以界定为一种泛历史小说;但因为这些历史小说大多以中国文化源头的一些原型人物为依据,以及鲁迅特殊的文化斗士身份,这些小说又可以认为是文化小说。解读这些小说如果联系起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能更加深入体会鲁迅在其中蕴含的文化寓言。其中,有他认可的禹墨精神、"莽汉"生命力的肯定和从尼采那里借来的"超人"。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小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她揭开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光辉地显示了我国“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我国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其历史意义是巨大和不朽的.就其内容来说,除了一些历史小说之外,鲁迅的小说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广大农村的社会面貌,为我们绘出了一幅幅落后、腐败、黑暗的封建社会的风俗画,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启迪革命者进行新的探索.在这种意义上说,鲁迅的小说实是辛亥革命的镜子.  相似文献   

8.
1960年代的历史小说表达了作家们在向历史诉求的过程中与小说中的历史人物彼此生死相知以及他们对现实的介入性言说,而这种面向历史的精神旨归和介入现实的话语呈现,又隐约地透露出作家在现实规训下的复杂心态。1960年代的历史小说也成了意识形态与政治话语诉求的认识性装置,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权力、制度、意识形态等对文学与人的规训以及这种规训的隐秘成规。  相似文献   

9.
“油滑”是鲁迅著名的小说集《故事新编》里所独有的艺术特点,可以说在现、当代文学的创作中,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由于它的独特,在评论界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论,至今仍难统一,对此,谈谈我的看法。一、“油滑”的产生及作用1922年冬,鲁迅用“女娲补天”的神话动手做第一篇历史小说,然而,中途鲁迅停了笔,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60年代历史小说语境化"重返"式的解读,并运用"知识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认为1960年代的历史小说表达了作家们在向历史诉求的过程中与小说中的历史人物彼此生死相知,以及他们对现实的介入性言说,而这种面向历史的精神旨归和介入现实的话语呈现,又隐约地透露出作家在现实规训下的复杂心态,1960年代的历史小说也成了意识形态与政治话语诉求的认识性装置,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权力、制度、意识形态等对文学与人的规训以及这种规训的隐秘成规。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小说创作受到日本作家森欧外的影响,森欧外的文化启蒙思想影响了鲁迅,使鲁迅的小说充满了反封建精神,并深刻揭露心理病态,他们常以知识者第一人称的角度叙写故事.鲁迅的历史小说采取“言必有据”与“随意点染”的写法,与森欧外的尊重历史与摆脱历史的两种倾向类似.森欧外成为日本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鲁迅则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2.
一、语文知识及其运用 (一)给下面文字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鲁迅一生写了三本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呐喊仿徨共二十五篇描绘了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后的社会现实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展现了封建压迫下贫苦民的悲惨生活和知识分子的坎坷深刻地揭示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故事新编收入了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三五年写的历史小说八篇。 (二)写出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音序、部首、笔划和在该成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一生著述很多,但是具体到小说上的数量却有限,《呐喊》,《彷徨》加上荒诞历史小说《故事新编》,不过三部,二十来篇小说,而且都很薄,字数加起来还不如眼下的一部中等长度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4.
文学史家严家炎说:"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鲁迅的小说,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顶峰。苏教版《短篇小说选读》选录的《在酒楼上》,是一篇意蕴丰富、曲折幽深的文本。周作人认为,在鲁迅的小说中,此篇写得最好,是一篇"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最富鲁迅气氛",就是集中表现了鲁迅思想的复杂性、深刻性以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题材写不尽写。因而在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史上,历史小说和历史剧之勃兴形成了一大特点。近两年来,大批长篇历史小说的接踵问世,更成为当前创作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突出现象。鲁迅在《故事新编·序言》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读了徐兴业同志的《金瓯缺》,觉得它正是这样一部“博考文献,言必有据”的很难组织之作。  相似文献   

16.
现代历史小说处于文体的草创与转型期,它以诗意为旨归的叙事突围使之突破旧历史演义的格局,呈现了新的现代性文体特质。叙事突围融铸了现代历史小说的历史审美品格,也构成了自身叙事演进的线索: 1920年代鲁迅的文化反思型、郁达夫的主体感受型历史小说在1930年代继续演进为主题丰富、意象纷呈的社会阶级型、文化批判型、主观诗化型历史小说。1940年代,急切的现实关怀使现代历史小说格外关注历史的现实讽喻作用。叙事突围更进一步落实在具体叙事手法上,以时间的现时化,视角的个人化,文本的镜像化三种叙事手法营构出奇幻相生的历史诗学意境。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作品中经常出现黑色意象,本文从《奔月》、《理水》这两篇小说出发,分析这两篇小说中的黑色意象,并寻求黑色意象与鲁迅内心世界的对应性,探讨鲁迅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8.
《社戏》是鲁迅先生写于1920年10月的小说。至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可它和鲁迅的其它许多篇章一样,在我国文学史上依然闪耀着眩目的光彩,占有着不可否认的地位。《社戏》是迷人的,如果说鲁迅的大多数小说象凝重沉郁的水墨画,那么《社戏》就象一幅清丽明快的水彩画。鲁迅的小说大都表现了对于旧中国黑暗现实的悲哀和愤慨,而这篇小说却抒写了对当时生活中一些难能可贵的美好事物的深情赞美。多少年来,这篇别具一格的小说,这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扣击着广大读者的心灵,给人以无限的温馨和纯朴美好的享受。  相似文献   

19.
阅读历史题材小说的时候,不少读者将历史小说混同于历史,这和我国历史小说形成的渊源和传统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分割不开。然而,历史题材小说中的历史,已经不是一般的历史,它被虚构和审美化了,这决定了读者在阅读历史题材小说时应有这样的态度:必须要对历史题材小说中的历史,进行审美观照,否则,读者将无法真正进入历史小说建构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20.
先锋小说家描写历史时,既不同于传统历史小说,又与其他类型的新历史小说有所区别,在更本质的意义上而不是表面形式上,他们仍保持着一些固有的姿态和风格。也许可以把他们的小说称之为先锋历史小说。先锋历史小说家们对历史的偏好,无法看成是退避现实。他们对历史的兴趣显然不是要复活历史,而是要在历史的水平上完成文学对现实的责任,使文学能够在形式与现实之间找到一条适合他们的通道。因此,他们对历史的共同记忆和形式改造,呈现出非常鲜明的风格标志。这种历史形式,深深隐藏着文化与美学的动机,表明历史并不仅仅作为历史事实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