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勤 《声屏世界》2008,(5):60-61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与盛行,接触媒介成为当代青少年自由时间的主要活动内容。相关调查显示,自由时间经常从事与大众传媒有关活动的(看电视、阅读书报杂志、玩电脑、听广播等)青少年的比例高达75.2%,青少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82.1%,北京、广州等地中小学生上网比例高达81.3%。有学者认为,目前青少年对于社会的基本认识,对游戏规则的把握,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90%以上的影响是来自于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2.
赵纪娜 《青年记者》2008,(13):25-26
此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进行的时间是2008年6月15日,地点是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山师附小)的校门口;调查的对象是山师附小1~6年级的小学生。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以求客观地反映小学生媒介接触状况,为深入地研究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方晓红 《新闻知识》2003,10(1):25-28
为了解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江苏南部农村与大众传播媒介在接触、使用过程中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本文作者主持申报并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批准,进行了“苏南农村与媒介关系”的课题研究。 为此,我们分别进行了四次调查活动:一、以苏南农村受众为主要对象进行的江苏农村受众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700份,这是本次  相似文献   

4.
何欣桐 《今传媒》2007,(2):22-2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外出打工人员越来越多,他们在打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大众传媒.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这些打工者"触媒"的情况,来探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大众传播媒介对打工一族的影响.本次调查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9份.接受调查的女性27人,男性72人.  相似文献   

5.
兰州地区研究生网络接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健 《青年记者》2007,(20):42-42
近年来对于网络媒介的研究逐渐兴起,通过研究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可以了解受众的媒介接触内容、接触习惯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对于我们适当调整媒介内容,引导受众媒介接触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准确了解研究生的网络使用情况,本次调查采用了定量的研究方法,以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三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为样本,对研究生的网络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样本学生包括一到三年级硕士研究生,总共发出问卷515份,回收508份,有效问卷500份。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12,(16):25
人际传播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非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交流活动。不同的人际传播方式各有哪些优缺点?人们的使用偏好是什么?本刊在问卷星网站发布调查问卷,截至5月28日,共收到问卷84份,下为调查结果。1.您认为"面谈"这种人际传播方式的突出优点是什么?(多选)A.可通过语气、表情、手势等传递信息,高效90.48%B.面对面接触,更少谎言和托词32.14%C.及时反馈,沟通更充分79.76%  相似文献   

7.
徐文策 《青年记者》2005,(11):55-57
今年暑假,扬州大学学院由4名教师带队组织新闻专业30名同学赴山东对沂蒙山老区受众接触媒介的情况进行调查,这次调查历时7天时间,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统一问卷,直接面访的方式,在沂蒙山老区的蒙阴县城、桃花镇、常路镇等六个样本区,实地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91份,回收率98.9%,有效问卷787份,总有效率为98.4%.  相似文献   

8.
传媒书架:     
《新闻通讯》2010,(5):64-64
书名:《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第七版)(“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作者:(美)多米尼克著,蔡骐译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69.80元 该书分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特定媒介职业、对媒介的控制等几大部分,论述了其历史、现状,彼此的合并、竞争与融合。着重强调了媒介的经营和对社会的影响.尤其值得推重的章节有“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等。  相似文献   

9.
陈浩  童莉 《新闻世界》2013,(6):253-255
在“全民记者”的时代大背景下,受众的媒介素养越来越受媒介环境的影响。本文以南宁市中学生为例,通过运用调查问卷法和座谈讨论法,试图探寻和调查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也借此探讨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路径,以期引导青少年受众树立理性向上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0.
媒体竞相追逐专家资源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蕾 《传媒观察》2005,(10):18-20
近来专家意见日益频繁地出现在媒介中,而媒介的大众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记者搭建着庞杂的传播报道系统,专家身处其中,他们在媒体上扮演怎样的一种角色,互动关系又是怎样的?为此,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专门针对南京地区的专家进行了随机发放,采用电子邮件、现场发放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共得到有效问卷60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农民工的媒介素养能力(媒介消费态度与行为、媒介信息的认知与判断能力、媒介信息的理解与批判能力、利用媒介资源的能力)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农民工的媒介信息接触趋向多元化,娱乐信息受到青睐;媒介接触经验与生活经验共同影响着农民工对信息环境的感知与理解;硬件条件与时间精力制约着农民工使用媒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阴立影 《新闻世界》2011,(7):217-218
在当代媒介社会,大众传播媒介颠覆了现实和形象的关系。因为媒介的存在,真实(日常生活)与非真实的区别已经模糊不清了,在媒介叙事中,非真实甚至可能超过了真实。新媒体技术和传播手段的发展,共同影响着媒介叙事,虽然使叙事的主体更加平民化、个性化,但是一些消极现象也随之出现。  相似文献   

13.
除媒体自身情况外,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作用方向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少数民族人口的媒介素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保持着较为活跃的媒介接触,其媒介接触行为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较良好的媒介素养,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刘早 《新闻爱好者》2012,(16):13-14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随着时代的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传播活动,大众传播媒介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展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当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的变化、特点以及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促进大众传播的完善和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媒体的发展方便了人们进行交流与沟通,同时,也对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过分依赖媒介以及缺乏信息辨别能力是当下中小学生媒介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近几年来出现的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新闻切入,来探析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从媒介使用、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造成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郭慧  杨东伶  雷赫 《青年记者》2007,(18):49-50
本次调查主题为山东农民的媒介利用意识和利用行为,包括利用媒体获取信息和发出声音两个方面。主要调查德州、潍坊、济宁三个主要传统农业地区。每个地区随即抽取3个县城,共涉及到具体村镇为32个,样本总数为68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598份。调查经过:前期资料查询、实地访谈农民媒体接触、问卷设计、问卷经过社会调查心理学专业人员从专业角度解读、问卷试填、问卷修改等诸多环节、最终调查等环节。最后输入SPSS10.0中文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卢毅刚 《今传媒》2011,(10):14-16,27
现代社会形成的大众传播媒介分层使媒介自身的发展与运作必须与其生存的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具有相同环境维度的作用也促使很多媒介在发挥其功效时形成较高的相似性。为了证明这种相似性的存在以媒介地理学观点出发,通过对甘肃临夏和宁夏泾源两县回族受众接触和使用媒介习惯进行比较;对政府处理各类社会问题的满意程度等进行调查,发现同是回族聚居区;同处于西北这个落后和欠发达区域的两个县城,大众传播媒介在这两个地方产生的效果和形成的相关引导的作用几近同质化。这也证明地理环境塑造影响了媒介,相似地理环境下媒介的传播效果大体相同。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长期"营养不良"的媒介接触及其信息解读反映出了西部媒介发展失衡的现状。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探究实际生活中的各种传播现象和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可行性建议方案,提高不同地理环境下媒介的传播效果,促使现代社会构建人、媒介与地理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卢毅刚 《报刊之友》2011,(10):14-16,27
现代社会形成的大众传播媒介分层使媒介自身的发展与运作必须与其生存的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具有相同环境维度的作用也促使很多媒介在发挥其功效时形成较高的相似性。为了证明这种相似性的存在以媒介地理学观点出发,通过对甘肃临夏和宁夏泾源两县回族受众接触和使用媒介习惯进行比较;对政府处理各类社会问题的满意程度等进行调查,发现同是回族聚居区;同处于西北这个落后和欠发达区域的两个县城,大众传播媒介在这两个地方产生的效果和形成的相关引导的作用几近同质化。这也证明地理环境塑造影响了媒介,相似地理环境下媒介的传播效果大体相同。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长期“营养不良”的媒介接触及其信息解读反映出了西部媒介发展失衡的现状。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探究实际生活中的各种传播现象和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可行性建议方案,提高不同地理环境下媒介的传播效果,促使现代社会构建人、媒介与地理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网络崛起时代:北京人媒介接触行为变化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媒介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情况下,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要想成功地解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自己在整个大众传播市场上究竟处在一种什么位置上?它的运作空间到底有多大?本次调查从一系列判别性指标中选择了两个重要标识─—人们与传播媒体的实际接触规模和接触时间─—进行考察,以便为媒介业提供一种有价值的参照系。 1、北京居民接触各类媒体的日平均规模 如果说,受众群规模的大小标志着媒介在传播市场的空间维度上的容量大小的话,那么,人们与传播媒体实际接触时间的长短则是标志着媒介在传播市场的时间维度上的容…  相似文献   

20.
程晨 《新闻爱好者》2017,(12):87-89
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介成为影响社会大众的重要工具。作为信息的承载者与传播者,大众传播媒体对受众的环境认知、社会行为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深刻影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众传播媒介受利益的驱使,很容易在媒介伦理道德方面出现缺失,更甚者,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媒介的社会效益弃之不顾。基于此,从媒介伦理的角度,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伦理缺失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大众传播媒介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以及实现路径,旨在为大众传播媒介重拾社会责任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