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30年国内劳伦斯诗歌研究成就主要体现在译介、整体研究、重要作品研究、艺术特色等方面.其译介主要是部分名篇,尚缺全集译介;其整体性研究成果主要在主题和创作轨迹方面,少数是基于批评理论的解读;其重要作品研究有较深入的文本解读,但视野局促;其艺术特色和写作手法研究主要关注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意象表征,有较多重复.整体来看,我国劳伦斯诗歌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突破性成果,有偏颇现象,选题和研究方法上有趋同趋势.  相似文献   

2.
D·H·劳伦斯以其一系列独具个性的长篇小说赢得了世界性声誉,但学界对他的中短篇小说等其他文学体裁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入手,结合劳伦斯的个人经历和具体创作,深入文本进行挖掘,可以得出<普鲁士军官>是一篇包含了多重主题又以描写一对不自知的同性爱虐恋者的毁灭为中心主题的性心理探索小说,堪称劳伦斯心理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文章尝试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作一点新的解读,以期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对劳伦斯中短篇小说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浅论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花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在其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中使用了大量的隐喻。借助于隐晦的意象和象征性的语言,作者诠释了小说的内在主旨和人物复杂隐蔽的内在心理。在劳伦斯所使用的众多的意象中,花是最具代表性、最有助于揭示主题的意象,也是劳伦斯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媒介。对小说中重要的花语进行解读,有助于揭示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近30年国内劳伦斯诗歌研究成就主要体现在译介、整体研究、重要作品研究、艺术特色等方面。其译介主要是部分名篇,尚缺全集译介;其整体性研究成果主要在主题和创作轨迹方面,少数是基于批评理论的解读;其重要作品研究有较深入的文本解读,但视野局促;其艺术特色和写作手法研究主要关注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意象表征,有较多重复。整体来看,我国劳伦斯诗歌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破性果,有偏颇现象,选题和研究方法上有趋同趋势。  相似文献   

5.
进化心理学作为21世纪文学批评新的范式,运用自然选择理论、择偶偏好和亲代投资等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儿子与情人》作为劳伦斯著名的自传体小说,研究的重点过于侧重精神分析批评,然而进化心理学研究的出现为研究该小说提供了新的维度。进化心理学和文学达尔文主义的理论研究方法、劳伦斯与达尔文思想的关系和小说中自传性特征,三大部分共同支撑了这一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伏笔是一常用写作技巧.在<逾矩的罪人>中劳伦斯用物品、色彩、形容词作伏笔,用自然界的景、物做伏笔;此外,人物的对话、行为甚至下意识都被他用作伏笔.劳伦斯的伏笔强化了主题、加深了人物性格的刻划, 更为小说人物的悲剧结局增添了色彩.  相似文献   

7.
工业时代初期,出现了英国最优秀的小说作家劳伦斯。在当今时代的世界文学领域中,劳伦斯的作品具有着世界文坛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虽然英年早逝,让世人惋惜,但他所创作的几十部作品中,每一部小说都是艺术,成为现代文学的无价之宝,产生了深远影响。《恋爱中的女人》是劳伦斯一生中的巅峰之作,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他将自己的思想借助文中人物进行转述表达,表面是在描写两对情侣之间的情爱纠葛,但潜在的却强烈的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自己的对生态的观点与思想。因此,对劳伦斯小说《恋爱中的女人》的生态美学进行全方面深入的解读,以期准确把握劳伦斯的自然价值观与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8.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D.H.Lawrence)是20世纪英国最著名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太阳》写于1925年,是劳伦斯创作生涯后期的一部短篇小说。这部小说除了表现出对劳伦斯作品中常见主题——对西方物质文明对人性的异化、本能的压抑的批判以及对在工业文明社会中如何建立和谐圆满的两性关系——的探讨,而且还体现了劳伦斯对现代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和命运这一问题的关注,因此是他短篇作品中不应当被忽视的一部。劳伦斯在《太阳》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来塑造人物形象,探寻人物内心,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烘托并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本文试从《太阳》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来分析、解读被作者潜藏在种种象征意义之下的主题,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赋予作品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
以西方劳伦斯诗歌研究的具体文献为依据,划分出国外劳伦斯诗歌研究的四个阶段,即二十世纪前二十年,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以及新世纪至今,分别探讨了各个阶段的特点,并在最后结合中国劳伦斯研究的总体特点指出,劳伦斯诗歌研究急需中国批评话语的参与和贡献。  相似文献   

10.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早期作品中一部代表作.该小说以心理探索为其主题,揭示了现代文明与自然文明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呼唤本真:论劳伦斯小说中的原始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始主义是劳伦斯的小说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他对自然的崇尚、对血性意识的张扬以及对非主流文化的迷恋.劳伦斯的主要作品<恋爱中的女人>、<儿子与情人>和<羽蛇>表明,他的原始主义的本质是对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也是对人类再生之路的探寻.  相似文献   

12.
D.H.Lawren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as well as controversial)writers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His works are received with high praise and furious criticism at the same time,and he suffered for it in his lifetime.He wrote poetry throughout most of his life.He was far too prolific and undiscriminating a poet.In this articl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oem collection of D.H.Lawrence’s’ "Birds,Beasts and Flowers",the author try to make a preliminary study of D.H. Lawrence’s nature view.  相似文献   

13.
从“美是整生”的生态美学理论视角对劳伦斯的小说《袋鼠》进行探析.《袋鼠》记录了其旅居澳大利亚时期的心路历程,小说对澳大利亚美丽而原始的自然生态、动荡纷争的社会生态和漠然、从众与迷惘的精神生态的真实书写,体现了劳伦斯对生态文明社会的探索与反思;揭示了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应该是自然生态美丽、社会生态和谐、精神生态平衡从而达到整生之美的“生态大和”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在劳伦斯看来,创作和审美都离不开情感,即离不开激情。创作的主体——作家必须是一个有着心灵激情的人。文学创作从本质上而言是作家情感的表现,也是人物的情感的表现。劳伦斯认为艺术的真谛在于表达生活的激情,艺术的任务是展现人与其周围世界在活生生之时的关系,同时,艺术的根本作用是载道。如此,小说才能是“揭示我们活生生关系变化之虹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5.
何燕 《培训与研究》2008,25(9):8-10
象征是劳伦斯小说艺术的杰出成就。劳伦斯小说的象征艺术极富个性,把人物复杂的隐蔽内心表现得更为真挚、细腻、酣畅淋漓,使作品更具艺术关感及艺术震撼力。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D·H·劳伦斯是一位才华横溢且颇为引起人们关注和争议的文学大家.在其文学作品中,他善于运用现代主义的象征手法,为其小说创作服务,从而刻画出一个个寓意深邃,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本文拟从其象征主义手法,在其几部主要小说作品中的灵活运用及其表现特点等方面略作阐述,旨在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作品中的象征意蕴,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小说作品,深刻理会其小说的内容和主题及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17.
D.H.劳伦斯的小说映射出他的哲学观,但其随笔和信函更直接和更真实地表征了他的哲学思想。他的哲学观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观点相应和,把世界的本原喻为永恒变化、燃烧着的火,不仅象征着宇宙间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原则和发展变化规律,而且象征着人性的本能,其自传体小说《儿子与情人》较好地表征了该观点。  相似文献   

18.
学界普遍认为D.H.劳伦斯是一位极力否定外部权力而崇尚身体内部力量的作家。然而,在其小说作品中,劳伦斯犹如一位一丝不苟的摄影师,不遗余力地抓拍权力在人的身体上留下的蛛丝马迹,展现了权力对身体巨大的规训和铭记力量。在身体对抗权力的叙述过程中,劳伦斯的悲剧意识显现无遗:身体在世时始终逃脱不了权力编织的牢笼,只有通过死亡,身体才能完成凤凰涅般木式的飞升,最终到达"耶路撒冷"——自由和美的王国。  相似文献   

19.
对英国现代主义时期颇有争议的作家D.H.劳伦斯的综述,国内主要对其全部作品作了20年的评述。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见到对其“最好”、“最严肃”、“内容丰富”的长篇小说《虹》的研究综述,鉴于此,论文从历史的纬度对劳伦斯《虹》的50年(1955—2009)研究进行回顾与综述。  相似文献   

20.
劳伦斯极力推崇两性的平等,把两性的性的和谐圆满当作救世的良方,并且终其一生都在为寻求完美的两性关系而努力。但他的叙事话语中却始终充斥着阳性论述,这在他的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尤为明显。在劳伦斯的笔下,《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两位女性康妮和白黛.古蒂斯在两性关系中始终处于屈从的地位,这说明并揭露了男权社会的意识和形态对劳伦斯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导致了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异化和扭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