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构造是以人的认知为媒介同相应的语义结构建立对应关系的,因此,只有从分析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规律和特征入手,才能找出语言中的句法规则和语义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这一理论基础,本文从认知语义入手,分析英汉的被动化过程,一方面解释被动句的语法结构和其语义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对被动态的语法范畴做一个明确的界定,一方面对英汉被动概念具化为语言表征的差异作深入分析,并对差异的文化内涵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
名名复合是汉语中最能产的构词方式之一,它是语言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名名复合词的内部结构错综复杂,前人的研究结果还未达成共识,颇有争议。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2395个汉语双音节名名偏正复合词为研究对象,运用Jackendoff平行构架理论,考察该类复合词的语义特征。研究发现,名名偏正复合词是一种紧缩结构,其内部隐含着16种类型的结构义。依据复合词内部的语义关系,通过恢复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隐含的谓词,勾画出其语义图式,可以正确把握其结构义,有助于建立语文词典的释义模式。  相似文献   

3.
格语法是一种面向语义的语法分析模式。格语法关注结构与语义之间的关系,强调不同语言表层结构的特殊性及深层结构的普遍性,推动了语言学理论的发展。目前该理论在自然语言的信息提取、语言互译、机器翻译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汤燕 《培训与研究》2009,26(10):21-24
词汇化模式理论揭示的是语言中意义和其表达形式(外在的语言形式)之间系统的对应关系。表达相同语义范畴,不同的语言往往采用不同的词汇化模式,同一语言的不同发展阶段其词汇化模式可能也是有差异的。本文运用词汇化模式理论来对比考察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运动事件的表达的差异性,并分析这种差异对语法结构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词汇化模式理论揭示的是语言中意义和其表达形式(外在的语言形式)之间系统的对应关系。表达相同语义范畴,不同的语言往往采用不同的词汇化模式,同一语言的不同发展阶段其词汇化模式可能也是有差异的。本文运用词汇化模式理论来对比考察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运动事件的表达的差异性,并分析这种差异对语法结构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格语法是一种面向语义的语法分析模式.格语法关注结构与语义之间的关系,强调不同语言表层结构的特殊性及深层结构的普遍性,推动了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语言学家菲尔墨提出了格语法这一概念,并把语义引入语法研究.本文从格语法的起源、含义、结构、转换和分析方法等方面出发,描绘了一幅简略的格语法概论图,由此推知此理论在人工智能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72名3至4岁幼儿为被试,通过实验法考察了语言干预法、假装游戏法、言语假装游戏结合法这三种心理理论干预法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三种干预方法均能促进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但言语假装游戏结合法的干预效果最好.教育者应该在让儿童进行假装游戏的基础上给予言语引导,帮助幼儿在假装游戏中更好地领会他人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依据层级性元语言理论,元符号分为:习义元语言的词元系统,释义元语言的基元系统、析义元语言的义元系统和认知元语言的知元系统。其中,习义元语言的词元系统由基于幼儿认知语言能力形成的日常概念构成,是对客体世界的解释工具。本研究基于"汉语幼儿(2~6岁)日常会话跟踪语料库",通过定量、定形、定性、对比和验证等方法,分别提取两岁、三岁、四岁、五岁、六岁段的汉语幼儿常用词或词元,进一步建构语义系统。首次揭示了汉语幼儿语义系统的成长过程,为深入考察认知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窗口。  相似文献   

9.
名名复合词是语言经济原则促使下的一种包含关系小句的语法语义组合关系,表层结构中体词与体词的关系在深层结构中隐藏着复杂多变的谓词与体词的语义关系,名词与名词间的语义关系及其语义解读需要语言以外的世界知识或语用知识。  相似文献   

10.
语篇模式是指语篇中各个主要部分的组合方式,是人类语言在交际中互相遵守和期待的语言规律.SPRE语篇模式是建立在"问题-解答"结构模式基础上,由各个语义功能主要成分及其依据共同构成.文章通过对这一模式特征及其连贯性的阐述分析,进一步发掘语篇表层语用序列与深层语义序列之间的对应和非对应关系,并揭示出语篇发出者对语篇表层信息分布的处理技巧及其对语篇接收者认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汉语里,“动+名1+名2”这种结构形式,虽说早已存在,但它的大量出现还是近些年的事,尤其是新闻的标题用语。本文以新闻标题为出发点,从受事宾语句和非受事宾语句两方面分析讨论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语义、语法特征。揭示其简洁经济、突显焦点、均衡匀称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名词后缀"子"的用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考察"子"由实词演变为类化成分和后缀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语法性质是具有名词化的作用.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汉语名词后缀"子"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今天它已经成为一个组词能力非常强的名词后缀了.  相似文献   

13.
语序类型学对量词的考察可以这样进行:统计名量词和动量词在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中的语序分布,运用逻辑组配和语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最佳"轨层结构,并综合四分表来分析数量表达的核心归属和量词的整体性质。得到的结论是,名量组合的核心是数词,动量组合的核心是动词,量词整体正经历缀化的过程,呈现出联系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的“这本书的出版”之类“NP的VP”短语的性质问题,是学术界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这种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结构,其实只是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的修饰语——定语,它的中心语并未出现,而是被隐含起来了。其中“的”字是一个名词性标记,它是在中心语被隐藏之后添加上去的。我们将这种隐含掉了中心语的名词性偏正短语称为“隐核心”短语。“隐核心”结构的出现是语言经济性作用的结果,同时与它的中心语本身的语义特点、语言信息的传递特点和汉语的语法特点的影响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汉语商务语篇中特有的长名词性短语做定语现象和呼号式缩略语的表达方式可运用Tarski的语义真值论中的对象语言与元语言概念进行解释。以公司年报的主席报告书为例,商务语篇中元语言对对象语言的作用功能包括:评价功能、表情功能、解释功能、描述功能等,元语言对对象语言作用力的表达式为yn=fn(x)。可从元语言观出发,建立一个以对象语言与元语言为支撑的上升的多层级的商务语篇建构框架。  相似文献   

16.
构式语法理论作为近十年来语言分析的主要理论,强调从整体上分析语言现象,所以传统的反义词分类出现了不完善的地方。Jones基于对语料库的研究,将反义词分类方法从词汇、语义和结构三个层面将反义词分为8类,本文介绍了这8类反义词的结构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对现在俄语新闻媒体中经常使用的、典型的表示国家名称的俄语代用语进行归纳分析,对它们的构成方式和语义类型进行了分类。表示国家名称的俄语代用语结构主要采用二元结构,这类国名代用语在构成方式上有四种基本类型:形容词+名词、名词+名词、名词+静词性词组、数词+名词。根据语义可以将国名代用语分为七类:与地理位置及特征有关的、与物产(特产)有关的、与历史有关的、与文化有关的、与宗教、神话传说有关的、具有政治色彩的、具有类比性质的等表示国家名称的俄语代用语。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型音体美专业主题写作语料库,名词为中心语的搭配结构错误可分为名字中心语错误和修饰语错误两大类。中英语法层面和语义层面的差异是造成这一错误的深层认知原因。英语教师应针对以上错误进行重点讲解,启发学生利用英文的语义表达习惯和特殊语法结构进行名词词组修饰,以减少此类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概念整合与汉语量名词超常搭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琳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72-74,82
量词与名词超常搭配是一种反常合道的语言创新现象。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对量词与名词超常搭配进行认知层面的分析,以便在语言表达中掌握概念整合这一普遍的认知操作规律,了解概念整合理论对语言的实时创新所具有的超强阐释力。  相似文献   

20.
可逆句根据动核的类型和名词在句中的语义成分可分为四类模型:以动作核为中心的可逆句、以经验核为中心的可逆句、以状态核为中心的可逆句、以关系核为中心的可逆句。按照陈平提出的充任主语和宾语的语义角色优先序列原则,参考各类可逆句充任主语和宾语的语义角色,总结可逆句主宾换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