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褚冬梅 《成才之路》2012,(23):21-21
临近期末复习阶段,邻居告诉我,他孩子每天回来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我安慰:毕竟是快要期末考试了,作业适当多布置点,也可以的。于是我了解一下那个孩子的语文家庭作业:抄写四个单元词语5遍。而且每天必须背完5首古诗……看了这样的作业,我不禁再次陷入了深思:到底怎么样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才能呵护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仔细思量:目前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中依旧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低效作业现象之一:没有节制的搜集材料很多老师总是希望每讲一课给学生呈现更加完整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雷峰雪和廖海智又没有交作业!"语文科代表告诉我。开学不到一个月,这两位就有十一次没交语文作业了,就算勉强交来作业,也大多是抄的,否则再简单的题也要做错,并且字迹潦草。其他科作业就不必说了。  相似文献   

3.
我同副校长分工,我深入语文教研组,具体指导语文教学。有一次,我看五年级的作文,题目是《冬天的校园》。一位学生写:冬天很冷。草木凋零,大家都怕冷,躲在寝室里,我感到很无聊。这班的语文老师是新来的,三十多岁,教过初中,有相当的语文功底。他在评语中写道:“你难道没有看到老师在辛勤地备课、改作业吗?你难道没有看到同学们在勤奋攻读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李红梅 《班主任》2013,(7):63-64
昨天,堂妹领着她的儿子志浩到我家,让我指点一下孩子的语文作业。我这个外甥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很机灵,见了我便大姨长大姨短的,眉飞色舞,嘴皮子很溜儿,非常可爱。但一提到语文作业,他立马撅起了小嘴,十分不情愿的样子。我询问原因,堂妹一脸愁苦,唉声叹气,低声告诉我:“还不是他语文老师吓的。”我不明其意,堂妹解释说,自从上学期换了语文老师,志浩的语文成绩就直线下降。她说,一天上午,语文老师打电话叫她到学校去一趟,她急忙赶到学校,才知道是志浩没有完成背诵任务。  相似文献   

5.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提出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作业的"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作业的"质"还相对较低,没有大的改观,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语文教学方面也是这样,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上的这种"高耗低产"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在作业设计上多做文章,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学生真正喜爱的作业,真正做到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作业的同时,又能全面地增长知识和能力。本文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校内其他语文教师的优秀经验,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作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天下午,放学前我到教室布置语文作业:“今天的语文作业是……”“抄写第六课生字三遍。”“老师,黄林已经写完了。”我的话还没说完,几个平时喜欢插嘴的学生抢着说。我一愣:“他们怎么知道作业的?难道上午上完课我已经布置了作业?没有啊!”仔细一想,疑团顿开。因为以前我们每次学习新课文后,家庭作业的第一题我总是布置写三遍生字,没想到这些小家伙竟摸出了规律。  相似文献   

7.
何云 《考试周刊》2012,(73):49-49
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我在作业设计中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使我对语文作业有了新的定位。使作业“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承担了“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的角色:而身处广阔的农村天地,“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帮我打开了作业设计更为开阔的思路……总之。“新课程”赋予语文作业“新面孔”。  相似文献   

8.
今天是星期五,星期一要考试,因为语文、数学、英语都要考试,所以周末的作业只有:语文,自己复习。数学,自己复习。英语,自己复习。哈哈,周末没作业!复习对我来说根本和没有作业是一样的,把班长都乐得哼起了小调。  相似文献   

9.
在以前由于受到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布置语文作业方面我很少想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和兴趣爱好,一味地每天留语文作业、检查语文作业。而且盯得很紧,就是每天必须检查语文作业,我还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把没写的和缺项的学生名都一一记下来,补完一项勾掉一项,直到写完为止。时间久了,学生开始想办法了,有的家长溺爱孩子,还为孩子打掩护,不是说弄丢了,就是说落哪了。我想在现在这个社会这种做法是行不通了,不能硬逼着学生写语文作业,要让他们自己争着去写。为了减轻师生的负担,语文作业必须要改革,因此,我做了一点点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尹建军 《考试周刊》2012,(76):40-40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设计作业关系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语文素养的提高。那么.如何让语文作业不再是“教师的一个麻烦”.不再是“学生的一个包袱”,如何走出语文作业设计的困境,让语文作业不再流于形式.而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呢?根据多年的经验和对新课标的解读.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1.
毛敏敏 《考试周刊》2013,(69):38-39
诗意是语文的灵魂,诗意能为语文奠基.语文课应该流淌着诗意,语文作业也应该充满着诗意.对小学语文作业的诗意的追求是教育本我的回归,也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语文作业应该能让学生津津乐道、眉飞色舞,所以本文力图挖掘作业的诗意,探究构建小学语文诗意作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曾在心中多次地问自己,如果不做语文教师,我会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2000年秋,我从学校到教研室工作,虽说并没有脱离语文教学研究工作,但毕竟不能天天站在讲台上了.我的梦中不知道有多少次又回到了语文课堂上,总是梦到自己未能完成教学任务,醒来后心里还在难受.虽说现在每天工作也很紧张,很繁忙,但仍感到有些失落、怅然.到学校听课,总会设想到自己要怎么去上;每天下班后,我又总是认认真真地阅读语文新教材,进行一些教案设计.我在课本的扉页上写道:"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语文书".是的,是语文课让我快乐,让我充实.我理解语文教学,热爱语文教学,也挑剔语文教学,更感谢语文教学.如果离开语文课,不做语文教师,我将可能一无所用.  相似文献   

13.
一次和城市学校调改语文试卷,我负责批改作文,作文题目是Ⅸ一件让我开心的事》,城里孩子的作文让我大吃一惊:绝大多数写的是过生日朋友聚会感到很开心,仅有少部分学生写旅游时的开心事。选材非常单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家教世界》2013,(Z1):36
一哥:您好!这是我第一次给您写信,所以有点紧张。我是一名"三好学生",成绩很不错,最拿手的当然是作文了,但得到这一切荣耀的我并不开心,因为爸爸妈妈从来不会因我而感到骄傲。记得一次语文测验,我得了一百分。回到家,我给爸爸妈妈报喜,爸爸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不错。"而妈妈的话却让我伤心死了,她说:"有什么了不起的,你数学和英语很棒吗?这只  相似文献   

15.
李霞 《班主任》2010,(12):55-55
儿子一直不怎么喜欢语文课。从小学到初中,每次写作业,他总是把语文作业放到最后,而且边写边叹气,牢骚满腹,字也写得十分潦草。升人高中后,我更担心他的语文学习了。正在我苦思冥想怎样才能让他喜欢语文、提高语文成绩时,却忽然发现,儿子竟然改变了多年的作业习惯,每次先做语文作业,而且字也开始变得整齐漂亮了!  相似文献   

16.
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指明了新的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在作业设计时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使我对语文作业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有了新的定位,使作业“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承担了“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钟建 《中学文科》2006,(6):39-40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做语文作业呢?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一、语文作业内容简单。二、作业形式单调。三、作业见效慢。如何改变语文作业“费时、效差、见效慢”的现状呢?我认为必须进行语文作业的改革:1.讲究语文作业的趣味性。2.追求语文作业的探究性。3.语文作业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4.注重语文作业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8.
在平常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大部分学生做作业时总喜欢把语文作业放到最后做,哪怕语文作业最少。究其原因,学生认为语文作业不是抄抄写写背背,就是阅读或者作文,而这些他们都不喜欢。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作业,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9.
张春晓 《新疆教育》2012,(13):129-130
新课改下,我们高中语文教师有没有必要给学生布置作业,如何给学生布置作业呢?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语文作业的布置仍然是必需的,但语文作业的布置必须要建立在科学的语文作业目标下,而且要遵循科学的语文作业原则。现在谈谈我们的实践体会及其思考。  相似文献   

20.
谈到评语,大家很容易想到作文中的评语,却很难将其与学生的作业联系起来,事实上,评语在学生作业中的应用效果更明显。通过作业评语,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可见语文作业批改也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批改更是非常有必要。为此,我在小学语文作业批改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通过多样化的批改模式为学生搭建一个新型的语文学习平台,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