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当前在大专院校的写作教材里,讲法较为混乱,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只强调“举例”、“对比”、“引论”、“分析”、“比喻”五个常用的论证方法,而不具体阐述其推理的形式和过程(如电大教材《写作通论》);二是只讲“归纳”、“演绎”、“类比”推理的一般过程,而不介绍那五个常用的论证方法(如朱伯石的《写作概论》);三是将以上两种对立的讲法,随意加以撮合(如路德庆主编的《写作教程》修订本)。这三种方法都是不科学的。他们的共性在于对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这一重要问题,缺乏深究,缺乏严格地科学梳理,令人糊里糊涂。  相似文献   

2.
对(内地版)初中《几何》第一册(91年12月版本)与(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一册相应内容进行了对比,笔者认为两本教材在编写上有各自的特色。(人教版)《几何》课本的内容一般从定义、公理出发,经过演绎、推理,得出一系列定理、性质等,以后所学的定理又从以前学过的定理出发逐步推证得出,这种推理方式,知识系统严谨、完整,推理逻辑性强,论证有力严密,笔者在过去学习《几何》过程中及以后在教学工作中对这种严格推理、演绎的方式已很习惯了。因此,在粗略的翻阅了一遍(内地版)《几何》教材之后,似乎给人一种不太习惯的感觉,再认真与(人教版)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数学思维能力包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 ,这种推理就是合情推理 ,即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 ,运用观察、归纳、类比、推广、特殊化、联想、直觉等思维形式 ,构作出关于客体的合乎情理的认知过程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一再强调 :“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的话 ,那么 ,就应当让合情推理占有适当的位置 .”于是 ,新一轮课改提高了对合情推理的要求 ,使得《杨辉三角》作为研究性课题堂堂正正进入课本 ,作为一个信号 ,数阵问题 (数列与二项式定理的交汇点 )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频频出现 ,…  相似文献   

4.
发现法。发现法强调不能简单地塞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要引导他们自己象前人那样去“发现”知识。国外有专门用发现法写的教材,它不象通常那样由定义、定理的演绎写成,而是用一系列提问、暗示或启发读者提出新问题,猜测新结论,然后通过逻辑证明,“发现”新的结论。“发现法”教材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其深浅亦有所不同。当然发现法也可以用于普通教材。如关于(a b)~n展开式中各项  相似文献   

5.
离散数学是我区电大八六级数学专业本学期的一门必修课,以王遇科所编《离散数学》为教材。其内容可分为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结构和图论四个部分。各部分内容期末复习基本要求如下: 一.数理逻辑部分 数理逻辑是用数学方法 研究推理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所规定的一套符号体系和表述方式是本课程各部分内容的阐述中均采用的,因而是本课程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推理是逻辑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主要是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和结论。推理是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也是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的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代数式”部分增加“了解代数推理”,旨在关注“数与代数”领域学生的推理能力素养。加强代数推理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推理在形成数学概念、法则、定理及运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普通逻辑》(修订本)是由国家教委组织北京师大等11所高等院校的同志集体编写,供高等学校文科使用的逻辑学教材。这部教材努力贯彻改革的精神,进一步把传统逻辑同现代逻辑的知识联系起来,无论在体系还是内容上都比原版本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精益求精的要求来看,也还存在着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现提出来与编者商榷。一、关于选言判断的定义问题一个正确的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违反了这条规则就出现“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普通逻辑》修订本第9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5月版,以下简称《修订本》)。但《修订本》给选言判断下的定义却违反了这条规则。选言判断包括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两种,前者断定选言肢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后者断定选言肢中只能有一个  相似文献   

8.
“定义项(Dp)与被定义项(Ds)的外延必须全同”,这是形式逻辑中定义的一条最基本的规则。本文要讨论的是,违反这一条规则的四种逻辑错误的表述和证明问题。一、《普通逻辑》的一道练习题吴家国和其它几位先生编写的《普通逻辑》的《概念》一章中有这样一个题:美国办报人征得关于“新闻”这一概念的定义,有:“A、……B、新闻就是关于离奇的、非同一般的、出乎意料的事件的报道。C、新闻就是关于多数人感到兴趣而带有刺激性的事件(诸如战争、犯罪)的报道。问,上述定义各违反哪条下定义的规则?,[1]《普通逻辑教学参考书》的答案是:“B错误有…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包含逻辑推理素养.逻辑推理素养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的素养.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这两类推理被称为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相似文献   

10.
这十来年我国出版的传统形式逻辑教材,几乎都加上了“关系推理”这一部分内容。关于关系推理的定义,现有好几种提法。这些提法都难令人满意,笔者觉得有必要提出质疑,以便探求出一个正确的定义。现有关于“关系推理”的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 A、所讲的关系推理既包括纯粹关系推理,又包括混合关系推理。在如此情况下,把关系推理定义为: A_1:“关系推理就是用关系判断作为前提或结论的推理。”(金岳霖主编《形式逻  相似文献   

11.
以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德·摩根名字命名的德·摩根定律是命题逻辑中重要等值式,这两个等值公式,不仅在数理逻辑的定理推演以及计算机的逻辑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公式形式被引进普通逻辑学教材中关于负判断等值内容加以使用,这无疑对普通逻辑学的改革是个推动和促进。但是在分析德·摩根定律中关于析取判断的否定等值式中,普通逻辑流行教材中绝大多数只回答“否定选言判断,就要否定它的所有选言肢而成为一个联言判断”(比如,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出版的《形式逻辑》  相似文献   

12.
王路的《“辩证逻辑”的历史与未来》一文有种种不妥之处“一个确切的历史事实是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是辩证法。”为了使之与辩证(思惟)数理逻辑相区别,可称之为“普通(思惟)数理逻辑”;恩格斯所谓的“辩证逻辑”只是“对黑格尔的《逻辑学》中讲述的东西的一种称谓,而不是恩格斯对逻辑这门科学本身的看法”;恩格斯所谓的“辩证逻辑”“只是一种随机性的表述方式”,“是恩格斯在写札记和笔记时一个即兴的、临时性的用语,因此并不是他的一个正式的学术用语。”我们对这一质问的回答是认真地读一下恩格斯的这段话就会知道,恩格斯在这段话中所以使用“辩证法”而未能使用“辩证逻辑”,乃是由于在这里只能使用“辩证法”,不能使用“辩证逻辑”,如果使用“辩证逻辑”,就会形成显然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作为数学与逻辑结合的典范,包含了中学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主要内容和论证方法,但《几何原本》在逻辑结构上,有不少缺欠和不足,由此引起对“几何基础”的深入探讨,借助“几何基础”课的学习,比较希尔伯特公理法和现行中学几何教材公理系统的异同,并阐述如何看待中学几何教材的公理化系统。一、几何学公理法和希尔伯特公理法所谓几何学公理法就是把教学中推理的原始依据归结为少数几个基本概念和几组公理,以此为依据,把数学中某一学科的知识,通过逻辑规则,整理成为一个演绎体系的方法。公元前3世纪,《几何原本》是用…  相似文献   

14.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包含逻辑推理素养.逻辑推理素养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的素养.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这两类推理被称为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笔者以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电大所用哲学教材是由中央电大两位责任教师合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配之以《哲学自学举要》(修订本)。这两本书是配套使用的,前者是本课的基本教材,《举要》实际上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有些问题教材在表述上不够清楚和准确,在《举要》中均有补足。如教材第五十二页“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和第一百六十页“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两个问题,在《举要》第六十七  相似文献   

16.
推理是根据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过程。任何一种推理,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则。普通逻辑作为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所概括出的推理规则应该同一。可是,现行普通逻辑教材对有些推理规则的揭示却说法不一,即使同一观点,在阐述上也是方法各异。本文试想就假言报理的规则进行一番探讨,臆想在对现行普通逻辑教材关于假言推理规则的几种不同观念利弊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更符合普通逻辑原理的假言推理的规则和论证方法。现行普通逻辑教材,对假言推理规则的表述,可谓莫衷一是。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为例,…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数学教材《线性代数》(越树源主编,1983年5月第1版,1988年9月第2版)总的说来是一本比较好的教材。因此,现在已被全国经济类专业广泛采用,但该教材(以下简称《线代》)在一些概念的的提法及定理的证明方面尚有不妥之处。 例如,在第222页定理6.1的证明中提到“A非负,Y已知为非负,所以X非负。”这里A为n阶矩阵,X、Y可以看作向量,也可以看作单列矩阵。但在高等数学中,通常只定义某个矩阵的“负矩阵”,而不定义普遍适用的所谓“负矩阵”或“非负矩阵”。也就是说,通常所讲的“负矩阵”是一个具有相对意义的概念。如:  相似文献   

18.
在现行的逻辑教材及逻辑知识读本中,关于假言联言推理的定义及有效推理形式的阐述,笔者认为多有疏漏甚至错误之处。本文拟就此问题提出商榷意见以求教于同仁。 一、关于假言联言推理的定义 学习和研究假言联言推理,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假言联言推理。因为,有关假言联言推理的其他一切问题,都是由此衍生而来的。迄今为止,关于假言联言推理的定义的表述,较为流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一个联言判断和另一些在数目上与联言判断的联言肢相等的假言判题为前提,并通过联言判断肯定或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或后件,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推理。(《逻辑学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28页)  相似文献   

19.
孙寅生 《历史学习》2005,(12):23-23
在笔者接触到的中国近代史专著和高校、中学中国近代史教材中,对清末成立的“皇族内阁”中的皇族所占人数说法不一,有5人说和7人说。如中华书局版(第四版)李侃等著的高校教材《中国近代史》:“1911年5月,载沣颁布新内阁官制,撤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由内阁总理、协理大臣和各部大臣充任国务大臣,总揽政务,组成所谓‘责任内阁’。国务大臣共13人……(皇族)占了5人。这届内阁于是被称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人教版高中统一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对“皇族内阁”(阅读课)形成表述如下:“1911年,清政府在立宪派一再要求下…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六十年初,Robinson创立的非标准分析[1],是以数理逻辑中的非标准模型为基础的,其中的基本定理,例如“紧性定理”的证明是极其抽象及复杂的。我们在[2]中不用数理逻辑,只用到以Zorn引理为基础的超滤集,建立了实数R的超幂(非标集实数系)*R,把“无穷大”、“无穷小”作为*R中的数,建立其运算规则,并利用*R证明了分析中函数连续及一致连续的定理。本文把[2]中的做法,推广到线性赋范空间中去,在(一)中建立线性赋范空间E的超幂(线性赋超范空何)*E;在(二)中我们研讨了叙列的超幂和算子的超幂,并证明了叙列收敛、算子连续、紧致等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