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最近对该省出版的报纸进行了首次整体质量检测和等级评定。在参加检测的98家报纸中,21家被评为一级报纸,71家被评为二级报纸,4家被评为三级报纸并受到警告处分,两家被评为级外报纸并受到停业整顿的处罚。为了贯彻落实新闻出版署颁发的《报纸质量管理规定》,河南省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2.
简讯     
△河南省报协印刷协作委员会4月下旬在平顶山市召开首次质量技术经验交流会,全省16家党报80多人参加。会上进行了报纸质量评比、校对技能比赛和管理工作研讨。河南日报等6家报纸印刷综合质量获前六名、郑州晚报等6家报纸获校对赛总分前六名。  相似文献   

3.
新政     
31家省级党报将首次接受质检 本次质量检查工作是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委托中国记协国内部,继连续3年分别对全国部分晚报、都市类报纸进行质量检查之后,首次对31家省级党报的出版质量进行检查。31家省级党报2008年11月5日出版的报纸1~4版将接受编校质量方面的检查。初检预计3月底结束,此后将进行第二阶段的复检。复检结果将反馈给被检新闻单位征求意见。质检委员会和质检办公室复核后,确定最终质检结果并进行内部通报和向社会公布。  相似文献   

4.
近日,河南省2005年度全省报纸编校质量抽查评比结果公布:《鹤壁矿工报》差错低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定万分之三的标准,受到河南省新闻出版局的通报表彰。河南省这次报纸编校质量抽查包括全省党委机关报、都市报、行业报、企业报、广播电视报等各类报纸共76家。评委会对76家报纸进行了公开公正的初评和复评,得出的结论是:《鹤壁矿工报》的差错率为  相似文献   

5.
简讯     
河南省报协印刷协作委员会4月下旬在平顶山市召开首次质量技术经验交流会,全省16家党报80多人参加。会上进行了报纸质量评比、校对技能比赛和管理工作研讨。河南日报等6家报纸印刷综合质量获前六名、郑州晚报等6家报纸获校对赛总分前六名。(陈连兴)江苏省新闻出版局4月中旬在淮阴市召开全省报纸周末版研讨会,29家报社40多名代表出席。会上就周末版办报宗旨、特色、硬新闻与软新闻及报纸杂  相似文献   

6.
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于2007年8月上旬在昌吉回族自治州进行了自治区2007年地、州(市)级报纸印刷质量检测评比。此次质检工作主要是对2007年度1月至6月,全区16个地、州(市)级29家报纸印刷企业选送的  相似文献   

7.
去年,新闻出版署为了提高报纸的编校质量,逐渐消灭差错,进一步办好报纸,在4月和8月,先后对首都10家报纸、各省30家报纸,就字词、标点、常识性错误、语病等方面作了检查评比。这次检查评比,10家首都报纸的前三名是:解放军报0.88/万,人民日报2.25/万,中国教育报2.81/万;30家省报的前三  相似文献   

8.
两年一次的全省报纸质量综合评比,是河南省报界的最高盛事,全省有87家各类报纸参评,评比涉及舆论导向、编校质量、获奖作品、印刷质量等多项内容,最终评出“十佳”、一级、二级、三级报纸。2005年许昌日报就荣获了全省“十佳报纸”称号,2007年,许昌日报再次被评为全省“十佳报纸”。两次蝉联全省“十佳报纸”称号,在河南省报界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9.
巍巍贺兰山,滔滔黄河水。 1990年8月18日—26日。全国62家报纸的总编辑、总编室主任和摄影部(组)负责人以及新闻界专家、学者144人,为促进我国报纸宣传报道工作中文字和图片“两翼”齐飞而云集银川。这是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发起,经中共中宣部新闻局批准的第一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研讨会就“加强报纸新闻摄影这一翼”,重视新闻摄影在报纸宣传中的作用,提高新闻队伍素质和新闻照片质量,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取得了共识。  相似文献   

10.
最近,经过全国50家报纸总编辑及中国记协、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专家认真评审,《新疆日报》获得了全国省区报纸使用新闻图片好版面三等奖。 虽然这是名列两家一等奖和五家二等奖报纸之后的三等奖,但对于在全国省区级党报中惟一一家没有进口胶印机、电子扫描制版机的《新疆日报》来说,这意味着在失去占总分五分之一的“印刷质量分”,因没有评委参评再失去1分的情况下取得“铜牌”实属不易,说明《新疆日报》使用新闻照片从认识到实践有了突破性的收获。 自1990年中国记协、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在银川举办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并进行报纸使用图片好版面评选以来,至今年8月在黑龙江省举行第四届研讨会,评选报纸使用照片好版面,可  相似文献   

11.
张宏军 《当代传播》2005,(5):101-103
自1995年四川日报创办了华西都市报并获得初步成功以后,仅仅10年时间,全国都市类报纸已经发展到了285家,形成了可观的都市报群体。都市类报纸的办报思路、办报实践、内容风格、经营模式,对整个报界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都市类报纸群体的快速崛起,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普遍关注和好评。但是,在都市报的快速发展中也产生出不少问题,诸如品位问题、格调问题、导向问题、结构与竞争问题、队伍的素质问题、新闻真实问题、舆论把握问题等,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有助于都市类报纸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从影响新闻真实的重要环节——新闻来源入手,分析都市  相似文献   

12.
王军升 《新闻知识》2004,(11):55-56,47
退下来事情不多,到一家金融报做审读员已工作4年了。这几年,审读不仅给自己长了不少见识,生活也平添了一份乐趣,更重要的是审读工作的强化,对该家报纸质量的提高和报纸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总结经验,纠正错误,笔者根据平时审读中和阅读一些其他报纸时遇到的问题作了札记,觉得有必要整理出来,期望与同仁们共同探讨、借鉴,以把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3.
陈堂发 《新闻记者》2008,(11):65-67
2008年3月至7朋,"批评性报道的法律问题研究"国家社科项目题组在沈阳、北京、石家庄、济南、西安、兰州、成都、武汉、南京、上海、广州11个城市进行了抽样调查,以期对新闻编辑、记者从事批评报道所具备的法律意识状况有一大致的了解.此次调查对象为报纸的编辑、记者,样本框涵盖报纸64家,其中省、地级党报12家,晚报17家,都市报18家,经济类3家,法制类3家,体育类2家,家庭生活类4家,综合、对象类5家.  相似文献   

14.
卢铮  胡同珍 《新闻知识》2006,(1):77-78,71
本文选择上海三家主要报纸媒体:《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对其从2005年10月9日到10月21日“神六”报道的主题内容和版面编排等方面进行比较,解析三家报纸专题报道的差异,探讨报纸媒体对重大系列专题的策划、组织和报道。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受有关部门委托,于去年初开始对全国1985年3月1日之前的报纸进行了“统一表格、通讯方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八十年代,我国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去年三月一日前创刊的报纸共2192家,报社从业人员103,332人,去年二月期发总数为2亿零722万余份。经省委和省府以上机关批准、注册的1776家报纸中,1950年前创刊的108家,占6.1%;而1980年后创刊的达1008家,占56.8%,现在  相似文献   

16.
最近,新闻出版署在京为部分报社社长、总编辑举办了报纸专业知识和管理政策法规补习班。这个补习班的宗旨是帮助新上任的报社领导熟悉业务和管理法规,办好报纸。据悉,对报纸质量和管理情况进行年检是新闻出版署帮助报纸提高质量的一条管理措施,已坚持数年。在1996年年检中,发现有54家中央部委报社社长、总编有了变动。这些新上任的同志不少是原先所在行业的资深专家或部门领导,但新闻阅历和办报经验尚嫌不足。这个补习班作为报纸年检工作改革的环节之一,将成为新闻出版署的一项经常性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仲夏,凉风习习的哈尔滨格外宜人。7月21日,全国40家城市报纸的60位代表聚会在这里,对改革、开放、搞活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报纸群众工作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会上,一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去年,新闻出版署为了提高报纸的编校质量,逐渐消灭差错,进一步办好报纸,在4月和8月,先后对首都10家报纸、各省30家报纸,就字词、标点、常识性错误、语病等方面作了检查评比。这次检查评比,10家首都报纸的前三名是:解放军报0.88/万,人民日报2.25/万,中国教育报2.81/万;30家省报的前三名是;浙江日报7.44/万,南方日报9.59/万,新疆日报9.62/万。30家省报的差错率比10家首都报纸的差错率高出很多,即以前三名比:第一名0.88/万:7.44/万,高出近8倍;第二名2.25/万:9.59/万,高出约3倍;第三名2.81/万:9.62/万,高出2倍多。即以10家首都报纸中公布的6家看,第一家和第六家比,相差约3倍:0.88/万:3.28/万;30家省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确保报纸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重申有关法规规章和宣传纪律,新闻出版总署于2002年8月23日召开在京部分报社负责人座谈会。会上通报了近期报纸出版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就报纸出版如何为党的十六大营造团结奋进、昂扬向上、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进行了座谈。21家在京都市类、社会生活类及其它相关报纸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李苓 《编辑之友》1999,(3):18-20
目前世界上仍有不少地区是“一城一报”或“一城两报”,而香港早在1960年就有每日30种报纸发行面市了。到1970年,每天出版的中文报纸就有70家,1980年降至63家,1990年虽然再降到39家中文报2家英文报,出现了20年中的最低点,但业内人士出于对香港中文报业长期蓬勃发展的坚定信念,仅仅将此现象称为“小低潮”。到1993年,香港每天出版的中文报纸已回升到41家,英文报纸亦增到7家;1997年底,全港中英文报纸共46家,其中有29家以报道本港和世界新闻为主,5家集中报道财经新闻,其余的则专门报道娱乐新闻,刊登影视圈消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