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中,虽然“写”被列在最后,但并不意味着其地位最不重要。相反,作为一种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实践活动,同时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化,写作能力变得越发重要。它也被认为是四项技能中学生最难掌握的。学生怕写,教师怕改在英语教学中是普遍现象。英语初学者的作文中中式英语俯拾皆是,究其主要原因,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可以说是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2.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最重要的是开口说。“哑巴英语”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不仅阻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且会使英语教学走进一个死胡同,因此,这个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一、造成“哑巴英语”的原因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我认为“哑巴英语”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自信心缺乏,存在心理障碍。英语学习需要多开口,多练习,“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先生曾经说过:“英语是说出来的。”实际上,有许多学生就是怕开口,怕出错,课堂上如此,课后更是难上加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怕出错,怕老师同学笑话。这些…  相似文献   

3.
被王晶力捧为邱淑贞接班人的林熙蕾、果然星运不错,继首部港产片与刘德华合作后,最近又将与喜剧天王周星驰携手演出新片《千王之王2000》。虽然林熙蕾已有好朋友吴大维,但若周星驰向她展开追求,她不但不怕传出绯闻,还说一切顺其自然。  相似文献   

4.
初一上学期,笔者在一份关于“语文学习态度与习惯”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95%的学生不喜欢作文,甚至不同程度地害怕作文。继续追问下去,“怕什么”、“为什么怕”,得知是怕见了题目没话说,怕字数不够,怕老师看了说不行,怕被当成反面典型当众念出。  相似文献   

5.
我从小就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是这样学英语的。1.要自觉学习虽然我生活在汉语环境中,但我会创造虚拟的“英语世界”。平时常问自己:这层意思用英语怎么表达?这种场合英国人会说些什么?带着这类问题去读书,去请教妈妈和老师,就能“活学活用”。2.养成正确的“听、说、读”的习惯要重视语音、语调、重音、停顿等,因为这些会影响听力及口语。妈妈要求我多听录音、广播或多看电视的英语节目,我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听的习惯。当我能听懂别人说的英语时,就大胆地用英语同他交流。老师讲过:“说英语,不要怕犯错误,更不要怕别…  相似文献   

6.
1.学英语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说、读、写的习惯。学英语,尤其对初学者来说,首先必须突破“开口关”,要有“勤动口”的好习惯,克服怕说错、害羞等消极的心理障碍。“读”是我们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是任何一个初学者都不能忽视的。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听、说、读、写几个方面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只有进行全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是从“说”开始的,也是通过不断的“说”来巩固与加强的。英语作为中国学生的第二语言,教学时创设“说”的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所教的是小学六年级英语。六年级的学生随着个子的长高,心理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大愿意主动讲英语,怕讲错。所以,  相似文献   

8.
农村学生学英语普遍觉得很困难,一些学生考试总是不及格,英语口语更是不会说,总觉得开口难,想说又怕说错被人笑话。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限制,他们每天只能用国语或方言交流,而且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英语的动机就是为了考试和升学,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训练英语口语。教学中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07,(12):56-56,F0003
图1:屋大维头像。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自公元前27年起独揽国家各项大权,直到公元14年去世。统治罗马长达43年。他被元老院奉以奥古斯都的称号(拉丁文意为“神圣者”、“至尊者”),“奥古斯都”后来成为罗马及西方帝王习用的称号。  相似文献   

10.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学科。学英语,就得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高一的学生一入校,就必须养成下面一些习惯,才能学好英语,并在三年后顺利通过高考关。一、要养成听和说的习惯。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初中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初中学生,没有养成听英语和说英语的习惯。这些学生进入高中后,应该千方百计地抓住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听说机会,不要怕说错,也不要怕听不懂。在课外,应该尽可能多听录音并与同学们用英语交谈。课前五分钟的“FreeTalk”或“DailyReport”就是每个学生开口讲英语的难得机会。课前,学生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准备好要讲的…  相似文献   

11.
一、师生互动,激励学生运用语言 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在初中教学中也是最重要的工具学科,但由于没有英语语言环境,初中生学科多,课后时间排满了作业,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和练习英语,其结果是一种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死语言”、“聋哑”英语。久而久之学生羞于开口,怕说错、怕别人笑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增进教学中的良性互动,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在“互动”中以欣赏的目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师生自觉、主动进行双项交流,形成热烈、  相似文献   

12.
半夜三更,楼下有响动。“有贼!”爸爸第一个惊醒了.他怕贼偷了他的钱,怕贼偷了他的电脑,怕贼偷了……反正什么都怕偷。爸爸轻手轻脚地走下楼,透过玻璃的反光看到电脑被打开了,心想这小偷真怪,不偷东西开电脑干吗?走下最后一级台阶才发现,原来是我家敬业的姐姐“菜农”发现网上种的“菜”成熟了在摘呢!“这次没让人偷掉,真是大丰收啊!”姐姐说。“真是吓死我了!”爸爸说。  相似文献   

13.
一次与几位同学闲谈,讨论到“你最怕什么”的问题,有的说最怕“蛇”,有的说最怕“鬼”,还有的说最怕“难题”,可是我说:“最怕我自己!”害怕自己其实是不敢超越自己,是怕越过本应越过的那一步。我们很多人怕的也都是“自己”,不论怕“蛇”、怕“鬼”、怕“难题”,还是怕“闲言碎  相似文献   

14.
《英语辅导》2005,(1):48-48
学习英语无捷径。要想学好英语只有大量实践,多听多读多说多写。不要被商业广告所误导。对于初中级英语学习者,我特别推荐英语简易读物,读的材料要浅易,故事性要强,读的速度尽可能快一些,读的越多越好。这是学好英语屡试不爽的一个好办法。说英语一不要怕犯错误;二不要怕别人笑话。要争取一切机会讲英语,和外国人讲,  相似文献   

15.
学生“开口难 ,难开口”问题 ,教师都会遇到 ,为什么?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语言环境 ,学生心理压力大 ,缺乏信心 ,开口怕说错 ,怕被别的学生非议 ,怕被教师轻视 ,因而常常是“三缄其口做金人”。面对这一难题 ,有些教师无计可施 ,束手无策 ,甚至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学生能否开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不开口怎能学好语言?有的学生初学时就不想开口 ,有的学生半途就闭口沉默 ,不管他们什么时候闭口不学 ,都会走上学英语的死胡同。因此 ,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使学生“金口”常开。难道学生真的没有语言能力吗?不是…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我在学校的心理辅导室看到几位神情颇为疲惫的孩子,他们规矩地站在老师面前。一位女孩说,每天天不亮就被妈妈叫起床,然后催促着她抓紧时间读英语,还经常说:“英语学不好可不行呀!它是‘工具’,是你将来谋生与干事业的基础。”另一位小男孩说:“就怕看见爸妈下班回家,他们到家后的头等大事,不是烧饭做菜,  相似文献   

17.
“黎民”古指平民百姓。为何百姓称“黎民”,有三种说法。一说“黎”是众多之意。《诗经·大维·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郑  相似文献   

18.
关于清代“吴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派,是指具有特点大体相同的一群学者而言,一个人是形成不了学派的。学派的地域特点也较显著,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学术研究的延续性和地区的相对独立性,如清代的“吴派”、“皖派”。章太炎在《訄书》重印本《清儒中说:“其成学箸系统者,自乾隆朝始,一自吴,一自皖南”。认为清代“继汉有作”,真正“成学箸系统”的,要数吴、皖三派。这两派,称为“乾嘉学派”。本文只想就吴派的治学特点及其渊源作一简单阐述。吴派始于吴中惠周惕而成于惠栋,余萧客、江声,钱大听、王鸣盛、江藩等都属这一派,他们很多是苏州及其邻近的“吴”人。章太炎说: “先栋时有何焯、陈景云、沈德潜, 皆尚洽通,杂治经史文辞。至栋,承其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小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了。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低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明显延伸至中、高年级学生,使“读、写”能力因失去基础依托而导致发展缓慢。下面就是对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看法。一、消除胆怯心理,激发口语交际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多数胆子小,声音轻。怕说错话、怕老师批评、怕别人笑,少数学生虽能积极举手想说又说不清楚。针对此情况,教师要首先消除儿童的胆怯心理,鼓励他们大胆说话。其次,多提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机会。如:口头造句、看图说话、讲故事比赛、复述…  相似文献   

20.
大家聊吧江南网事:各位教师同行,你们最怕什么?我来网上做个调查,请跟进。刚才手边有_份材料,说的是苏北教师有“四怕”:一怕工资被捐没商量;二怕不当竞争伤感情;三怕教学成绩末位被淘汰;四怕各种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