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做了律师,今年年初考取英国Durham University攻读研究生.不知不觉,已在英国读书大半年了,对英国的感触也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2007,(6)
英国的"硕士推销员"1979年,我出生在沈阳市一个书香门第,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受他们的影响,2001年大学毕业后,我又到英国继续深造。2004年夏天,我从曼彻斯特大学电子工程学专业毕业,拿到了硕士学位。英国政府规定,获得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可以以实习生的身份在英国工作两年。我希望以实习生的身份进英国企业,打一段时间的工,等学到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后再回国发展。我直接到那些大公司毛遂自  相似文献   

3.
我曾经在大学里从事研究生秘书工作近7年。7年里,我时常挥汗如雨、腰酸背痛,其中的艰辛,难以言表;7年里,我与研究生们结下深厚而又美好的情感,其中的幸福,难以忘怀!在此,用文字记录下我对曾经从事过的这份工作的一些思考,希望这些思考对推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有所助益。思考之一:与研究生一起成长刚接手研究生秘书工作的时候,我还没到而立之年,与研究生年龄相差不大,不敢妄自以老师身份自居,而是放下身段,与研究生们平等相处,一起成长,一起欢笑,一起悲伤,努力从研究生的视角(还好,我自己也读过研究生,  相似文献   

4.
英国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但是英国高等教育中重视本科教育的传统使研究生教育仍被边缘化。英国研究生教育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专门的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机构。由此研究生院应运而生。目前英国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一所或多所研究生院。文章从英国研究生院的现状、产生原因、作用等方面对英国研究生院的发展作了简要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1993年7月,英国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在沃里克(Warwick)大学召开第一次会议以确定未来工作的框架。英国的研究生终于有了一个关心他们利益的新机构,这是一个由各大学代表组成的机构,它有兴趣带头讨论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尽管举行会议的沃里克大学是在1991年才成立研究生院。该委员会的执行主席罗伯特·伯吉斯说:“委员会将促进研究生教育和研究工作协调一  相似文献   

6.
视线     
《教育》2006,(12)
英国留学:学成后可留英工作一年英国政府今年下半年将推出一项新的留学措施,即每年为1000名中困毕业生提供为期一年的工作机会,以鼓励中国学生赴英留学。这是日前在英困大使馆召开的最新“英国教育信息介绍会”上传出的消息。(刘波) 3年推出3项鼓励留学措施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官员介绍,从5月1日开始,所有研究生以及紧缺行业的本科生毕业后都将可留在英国工作一年,目前,苏格兰各大学的毕业生现已可以继续留在苏格兰工作两年。这就是英国政府刚刚推出的“研究生一年延签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7.
2000年4月全国研究生考试成绩一公布,我就成了单位 同事注意的对象。因为在大多数人眼里,我,一个中专出身 的学生,如何能考上研究生呢?记得当年我报名准备考研时, 一位老朋友对我说,如果学校能招50岁的研究生,那么我信 你能考上。言外之意,考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过,成绩 下来以后,我也觉得有点意外.两门国家统考课都在60分以 上,加上三门专业课,总分达到370分,创造了“杂牌军”一 次报考就胜利通过初试的好成绩。如今我已经研究生毕业一 年,工作生活稳定。不久前看到研究生考试的热闹场面,不 禁回想起以前考研的难忘日子,久违的考研经历又一次让我 激动,现写下自己的体会与诸君共勉。  相似文献   

8.
瑞雪初至,美丽的东北师大校园银装素裹。有个疑虑却总萦绕在我心头,在“出国潮”一浪赶一浪的今天,黄百渠在英国获博士学位以后,为什么放弃去美国做博士后研究工作,而毅然回国返回母校工作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来到他所工作的生物系采访。可惜黄百渠外出不在,系主任热情接待了我,并介绍了黄百渠出国前后的学习和工作情况。黄百渠,新中国的同龄人,他同新中国一样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1976年他在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分配到偏僻的煤城辽源市的一所中学任教。曾记得,1978年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恢复,激发了多少有志之士报考研究生的愿望。然而,对一个  相似文献   

9.
从英国回来几年了,每每和朋友谈起出国留学,总能勾起我的一些美好的回忆。在此,我想把在英国读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写下来,希望给那些即将出国的朋友们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是大专生,我能去英国读硕士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专科生在中国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包括两年制和三年制的大专生。专科生如果在国内读研,首先是两年的专升本课程,然后是三年的硕士课程,前后一共需要五年时间,但如果去英国留学的话,可插读大学第三年或研究生预科,然后再读研究生课程,只需两年  相似文献   

11.
笔分别于20世纪90年代和2001年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加的夫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等进行学术访问.曾旁听了一些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并参与了英国其他高校的一些研究生教学活动。回国后又调研了国内高校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并兼任两门课程的授课任务。比较之中.深感两国的教学体系、培养  相似文献   

12.
石林红 《考试周刊》2010,(9):234-235
一、导言 费孝通于1910年11月2日出生在江苏省吴江县城的一户小绅士家庭。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到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从于吴文藻先生。1933年费孝通考取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研究生,师从俄籍教授史禄国。后来到英国师从于马林诺斯基。1938年秋,费孝通获得博士学位.在离英回国时在轮船上听到广州沦陷的消息,决定到吴文藻主持的燕京大学一云南大学实地调查工作站工作  相似文献   

13.
翟海魂:一次长途跋涉我于2000年7月被录取为河北大学教育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同时接到英国西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 minster)的邀清函,于该年10月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根据导师的建议,出国学习之前便确定了以英国教育史为研究方向。非常庆幸  相似文献   

14.
赵蒙成 《江苏高教》1999,(2):103-105
一英国的研究生教育大致可分为博士和硕士两个层次。博士的全称是哲学博士(PhD.),修业3年,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硕士又包括两类。一类是哲学硕士(Mphil.),也以科研为主,程度低于哲学博士,修业2年或1年。这类硕士生近年来大大减少,在全部研究生中所占...  相似文献   

15.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一名师范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我于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在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接龙中学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一年之后,我重回大学校园开始了我的研究生生涯。过去的这一年支教生活是我人生中最珍贵、最难以忘怀的一年,它帮助我参与教学实践、积累教学经验,为今后的研究生学习和从事教师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6.
英国研究生培养制度的特点乐金声1988年1月至1990年4月我在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工作,经常和英国文化委员会(BritishCouncil)打交道,走访了象牛津大学(OxfordUniversity)、剑桥大学(CambridgeUniversity...  相似文献   

17.
我本来就是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的。去年担任78级学生班主任的工作结束后,系总支领导要我兼任研究生的政治辅导员,负责包括道交系和测量系三个年级六个研究方向二十一位研究生(其中二名是出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年来,我是这样进行工作的。  相似文献   

18.
胡楠 《中国研究生》2023,(12):28-33
<正>2014年硕士毕业后,我成了一名研究生辅导员。在从事研究生思政工作的9年时间里,我一直致力于探索并实践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育人方法。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我们团队提炼出了“1+3+2”新媒体心理育人工作模式,聚焦于研究生心理育人这一核心目标,以数据调研、近距离观察和谈心谈话这三项日常工作为切入点,打造网络媒体心理育人栏目,努力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全校心理育人栏目“幸胡不楠”的创办人,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19.
我是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念的本科.大四那年秋天决定申请读研究生。对本科学生而言,这个学期是大学生涯中最忙碌的日子。纽约华尔街的大公司在这3个月里面试和招聘应届毕业生;大多数学校的研究生报名也在12月底至1月上旬。同学们奔波于课堂、宿舍和职业中心之间.为功课而废寝忘食;在周而复始.一轮接一轮的面试中拼杀,渴望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我在那几个月间。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 1月1 2日,我再次前往英国,踏上了这片曾经熟悉的土地。与5年前的访学身份不同,此次赴英,我是以联合培养博士的身份,到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佛罗伦萨·南丁格尔护理与助产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博士课题研究。作为一个已经有10年工作经历的"大龄"博士研究生,我心里实在太清楚:有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有一整年能够自己支配的时间,实在太难得。因此,我倍加珍惜这次机会。学习:乐在奋斗中佛罗伦萨·南丁格尔护理与助产学校(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