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起脍炙人口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也”,同学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与他的《醉翁亭记》。大文学家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他笔下的散文清俊雄逸,风格独具。人们百读不厌的《醉翁亭记》确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古代优秀散文。散文以“记”为名,借景抒情,寄情于山水,抒发了与民同乐的高雅情怀。品读这篇韵味隽永的美文,犹如品尝一杯淳美的陈年佳酿,令人美味满口,令人心旷神怡,令人为之陶醉!  相似文献   

2.
《醉翁亭记》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散文。作者以“记”为名,借景抒情,寄情山水,表达了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这篇散文内容充实。文字精炼,字字矶珠,可谓文约意丰,前呼后应,浑然一体,读来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3.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诗情画意,格调清新秀丽,是山水游记中的精品之一。尤其是贯穿全文的"乐"字,蕴含在文中各幅图画中。  相似文献   

4.
南宁市读者刘显源先生 ,指出 2 0 0 1年新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有一处重大差错。刘先生在信中说 :该册《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文是史思雷写的《欧阳修追字》。文中写道 :“韩琦是欧阳修的朋友。他在相州任职时 ,曾建造了一座别墅 ,取名‘画锦堂’。宋朝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应朋友之邀为‘画锦堂’写下了《画锦堂记》。”刘先生说 :“我初读而疑惑 ,继读而惊骇。”刘先生指出 ,据史料记载 ,宋朝宰相韩琦建的是“昼锦堂”而绝不是“画锦堂”。欧阳修应朋友之邀写的也是《昼锦堂记》而绝不是《画锦堂记》。并指出 ,所谓…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杂记》选择了以下几篇杂记:欧阳修的《丰乐亭记》、苏洵的《木假山记》、曾巩的《墨池记》、苏轼的《超然台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这几篇杂记“从所记事物中概括抽象出关乎社会人生的大道理,言近旨远,多有寄托”(专题导言),各类教参对每篇文章的微言大义都进行了深度挖掘,却很少从整个专题的角度进行阐释。笔者在通览这几篇传世之作后,感觉有一股浓浓的“爱”的热流在每篇文章内潜行暗涌。  相似文献   

6.
《醉翁亭记》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著名散文。作品的艺术构思精巧,写景和抒情的结合极为成功,是盛传不衰的佳作。文章的艺术特色是值得我们细心体会的。 “醉”和“乐” 亭,为什么要命名为“醉翁亭”?作者为什么自号为“醉翁”?这是探索作者艺术构思不可忽视的问题。《醉翁亭记》是作者被贬谪到滁州的第二年写的。当时作者才四十岁,少壮之人,为什么自称“翁”呢?他在《赠沈博士歌》中说:“我昔被谪居滁山,名号为翁实少年”,在《题滁州醉翁亭》中说:“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可见作者取名“醉翁”,是政治上受到打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昼锦堂记》和苏轼《韩魏公醉白堂记》均为以“议”为“记”的范例。其特点都是名为“记”,却通篇议论,体现了这类山水景观记在唐宋时期的变化。细读文本,会使我们得到许多启迪。  相似文献   

8.
李建国 《学语文》2005,(1):16-16
《岳阳楼记》(简称《岳》)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抒发的忧国忧民思想。千百年来一直备受后人推崇。《醉翁亭记》(简称《醉》)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著名散文,过去人们一般认为它的主题表达了封建士大夫阶层寄情山水、恬淡闲适、随遇而安的思想。人教社的初中语文课本认为文章表现了作者被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我认为两篇散文的主题基本相同,都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在宋初文坛上,一位独具风采、个性鲜明的作家相当活跃,他就是王禹偁。在浮华卑弱文风弥漫文坛的当时,他首倡“传道明心”之说,主张“句易道、义易晓”。他的诗文创作风格平易浅近,能够较深刻地反映现实。成为宋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及诗文革新运动的旗手,对后人有不小的影响。本文以他的散文代表作《黄冈竹楼记》,与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的散文名作《醉翁亭记》比较,以期看出王禹偁对欧阳修的影响,了解欧阳修散文对王禹偁散文的继承发展,从某些方面粗略地窥见北宋散文在艺术上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0.
归有光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明文综序》),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项脊轩志》是一篇记叙性的抒情散文,“项脊轩”是作者青少年时代读书的书斋,可以说是作者家  相似文献   

11.
李庆林 《现代语文》2009,(10):55-55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散文名作,"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清人梅曾亮语)。这篇散文风格朴素纯正,语言疏朗自然,淡而有味,尤其是正文与附记中的两处写景状物文字,真实生动,绘形传神,令人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12.
《虎丘记》是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最后学到的一篇游记散文,作者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代表作家,他所倡导的文学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就是要作家表现个性,抒写真情。《虎丘记》是明万历二十五年,袁宏道辞去吴县县令后,漫游江南,探赏山水名胜时,写下的数十篇游记中的一篇佳作。文中寄情山水、放浪丘壑的潇洒,不由使人联想到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那“醉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醉翁形象。将两篇佳作比较阅读,就会发现有许多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有三:一、主题思想相同。两篇文章都表达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愉悦闲适的主题。《虎…  相似文献   

13.
陆游继承了唐宋古文运动的创作传统,对欧阳修尤为推崇。他对文章风格自然平易的主张,对文道关系的理解,都表明他在文学思想上认同和接受欧阳修的观点。他的散文学习欧阳修,《入蜀记》《天彭牡丹谱》师法欧阳修,与同时的大家相比,《入蜀记》较之范成大《吴船录》体制更为完善,内容更为丰富。题跋文继承发展了欧跋的学术考辨精神与语短情深的文体特征。较之同样学习欧阳修的周必大,陆游对欧跋的情韵之美有更好的发展,跋文的抒情性、文学性更强。总之,陆游是欧阳修散文的优秀继承者,是南宋散文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4.
苏轼散文名篇中的“五记”是指《喜雨亭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石钟山记》,本文较为细致地分析了这“五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欧阳修在滁州只生活了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却留下了一百多篇作品。他的诗文创作在滁州迈向了新的高峰,形成以《丰乐亭记》《醉翁亭记》为代表、以"六一风神"命名的散文风格。欧阳修在滁州的系列活动,成为皖东宝贵的人文资源和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欧阳修研究不可或缺的史料。  相似文献   

16.
《核舟记》是一篇传统的文言散文,介绍的是一件精美的微雕艺术品“核舟”。教学本文,完全可以趣味盎然.让学生陶醉,乐不思“归”:  相似文献   

17.
学了十多年的文言文,感触颇深的莫过于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散文小品《满井游记》了。它虽无《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的博大胸襟和抱负,也没有《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感慨,但它却能以“清新流丽”的笔法“独抒灵性”。其情与景的水乳交融令人赏心悦目,而蕴藏其间的深邃哲理,更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主张“性灵说”的“公安派”,强调诗文要“独  相似文献   

18.
陈方方 《学语文》2008,(2):43-43
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其散文纡徐委曲、条达舒畅、明白易晓的美学风格被称为“六一风神”。它渗透于欧阳修的各体散文中,尤以抒情散文见长,《醉翁亭记》就是这样一篇佳作。  相似文献   

19.
从中学课本所选用的“四记”看,无论文章内容,写作手法还是表情达意方面都说明宋代散文是唐代散文的继续,宋代的散文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涌现了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大家,明清散文实际上是在宋代散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今年秋季使用的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五年制第九册),为了配合第三组训练重点“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删去了原来不便于教学的《胡萝卜》一课,新增课文《欧阳修追字》,改得很恰切。该篇文章从整体上看,文笔流畅,易教易学,它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为给朋友写的一篇文章加上一个“而”字,派家人快马追字的故事,使师生真切地感受到当时这位文坛领袖创作态度的严谨,他那种对于写过的文章反复推敲、一丝不苟地进行修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