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由此可见,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要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直观认识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探究精神及数学实践能  相似文献   

4.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要解决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我们必需要关注与其他学科  相似文献   

5.
作为教师我经常告诉学生:学数学要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要学习生活化的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要求.但在一次不经意的教学中,让我对这句话有了别样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发展孩子智力,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核心,把提升思维品质作为数学教学的本真去追求。怎样回归数学的本真,让数学课堂充溢思维的涌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礼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将数学实践贯穿到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还必须学会应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呢?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数学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以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应用数学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朝明 《教师》2011,(1):93-94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也就是说,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知识、获得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个目标,反映了《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定位于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也就是说,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再是会解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也就是说,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知识、获得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总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并强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把数学教学和周围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和诠释生活现象,再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来支持数学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背景问题解决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的目标领域,数学课程标准中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要使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要能够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组织,以发现规律,达到能把实际问题实现“数学化”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乔秀艳 《考试周刊》2012,(23):65-6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突出数学的现实性和时代性,是新课程的主流,把无声的数学演绎成活生生的生活文本。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享受精彩纷呈的生活数学是新时代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