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西方文论中的结构主义批评理论对西奥多.德莱塞的《嘉莉妹妹》进行解读,即运用兹韦坦.托多罗夫的结构主义语法范畴理论解读小说中人物的“追寻”主题;运用二元对立法解读作品中存在的二元对立及其深邃涵义;从视点和视角的角度解读小说的艺术手法。通过从结构主义批评理论的以上三个方面,对《嘉莉妹妹》进行解读,强调对这本小说的复义性与多层次性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作者运用A.J.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分析周大新的中篇小说《银饰》的叙述结构,赋予了小说新的解读视角。符号矩阵理论从《银饰》中抽象出四个语义素,组成六对二元对立关系,来阐释小说的深层结构,每一对二元对立关系推动另一对二元对立关系产生与发展,从而完成小说的叙述。该理论构架了《银饰》的立体叙述结构,使每个二元对立都有广阔叙述空间,同时它也为分析小说的意义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也有助于对小说艺术性和深刻性的把握与理解。  相似文献   

3.
许娜 《文教资料》2012,(25):25-27
本文运用西方结构主义批评对蒋韵的中篇小说《完美的旅行》进行解读,即主要运用格雷马斯的角色模式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用符号矩阵解读作品中存在的二元对立极其深刻涵义,用叙事模式分析对小说中的文本进行深层解析。通过多角度的深层解读,阐释小说中存在的复议性与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4.
《八月之光》是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文章运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从三个方面,即主人公、文本结构和小说语言,对文本内容与形式进行解读与分析,揭示出作品主人公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和不确定性:小说的结构形成了“大型对话”;作品的语言明显具有“双声性”特点,这些方面构成了整部作品的复调特征.“复调性”给作品带来了深刻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金庸小说的结构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的结构是一种特殊的世界图式、一种骨架,相当于建筑中的立柱横梁,使整部小说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向世界发话.因此,一个结构往往包含着若干可以解读却又难以一时解读甚至长期解读不尽的文化和审美的密码.金庸小说所展示的意义世界,藏着一些思想结构.本文运用叙事学原理,将金庸作品中最基本而又共通的意义单位还原出来,按其小说组合要素的变化列成模式,多层次分析金庸小说的三维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6.
《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与《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儿童文学的代表作,文章从哈克与汤姆的表现和性格特征出发,分析了流浪汉身上的共性,即身世可怜、淘气、正直、勇敢、热衷冒险。在此基础上,结合《等待戈多》、《衬衫领子》、《被欺凌的与被侮辱的》三部小说,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探究了流浪汉原型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以期对这两部作品方面的解读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构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晏  王伟 《文教资料》2007,(2):68-69
作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品的主题、叙事方法、写作技巧等方面都已经被深入的研究,但多数的研究把它放到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分析小说的时代背景,挖掘其时代意义,很少关注作品本身的结构。本文尝试以结构主义理论为视角,从内部结构透视并重新解读这部小说,就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作品的深层意义结构,以期揭示其广泛而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华尔特·密蒂的秘密生活》是美国作家詹姆斯·瑟伯最著名的短篇小说。本文试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借鉴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方法对该作品进行分析。通过对小说中的两组主要的二元对立项,现实与幻想、上级与下级,以及其他几组证明上下级关系的对立冲突的解读来更好地了解小说主人公密蒂的性格以及作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强调通过事物内部的复杂结构来挖掘文学作品的深层结构。主要运用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概念来解读斯坦贝克的小说《人与鼠》,旨在揭示小说所蕴含的深刻寓意,即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友谊的珍贵、恃强凌弱、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等话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阿拉比》进行文本细读,结合小说中作者运用的象征意韵,反讽等手法,以及小说所体现的张力,拟从新批评的角度对这篇小说进行再次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作品的价值,揭示作品的意义,领略作品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解读戴维·洛奇作品中的二元结构与文化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奇的校园小说《换位》、《小世界》和《美好的工作》均存在两条平行开展的叙事线索,也即“二元结构”,这种结构方式的利用有利于表现其作品的文化冲突主题。文章正是以小说采用的二元结构为契入点,从文化角度分析了洛奇作品中所展现的各种文化冲突与融合,从而挖掘其作品的更深层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国女作家斯陀夫人的《汤姆大叔的小屋》是对残忍的奴隶制的无情控诉,而在这部小说中,基督教所倡导的人生观、道德观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和性格分析入手,对《汤姆大叔的小屋》中人物形象的基督教色彩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多丽丝·莱辛是一个具有女性意识和生态意识的伟大英国女作家.文章以二元对立为切入点,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她的小说《幸存者回忆录》,分析小说中父权制思想下的女性与男性形象和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下的环境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人类精神生态问题,以期给读者新的解读视角,从而丰富莱辛作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美国女作家斯陀夫人的《汤姆大叔的小屋》是对残忍的奴隶制的无情控诉,而在这部小说中,基督教所倡导的人生观、道德观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和性格分析入手,对《汤姆大叔的小屋》中人物形象的基督教色彩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从性别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新颖而有意义的文学阐释方式.尝试运用性别批评的方法对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一些典范爱情题材作品予以解读,探究这些小说中包蕴的性别内涵并予以反思.  相似文献   

16.
任丽丽 《文教资料》2009,(25):42-43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在戴维·洛奇的文学批评和小说创作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尝试从二元对立结构、杂语性、互文性三个方面分析戴维·洛奇作品<想……>,解剖对话小说艺术在作品各个层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伊丽莎白·比彻·(Harriet Elizabeth Beecher Stowe)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博大的基督文化,通过描绘被压迫黑奴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了基督教与蓄奴制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该文试图通过小说的创作背景,主人公汤姆的形象,作品的意义浅析基督教文化对美国黑奴解放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劳伦斯的作品时,我们发现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同样值得研究探讨。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解读了劳伦斯作品中凸显出来的二元对立思想,并揭示了其二元论思想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史雪艳 《考试周刊》2011,(59):30-31
十九世纪的英国随着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冲突,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反映和批判现实的小说——工业革命小说,盖斯凯尔夫人的小说《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是其代表。本文对这两部小说进行解读和评价.并通过这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分别从工业革命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情感结构,以及女性主义三个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出结论: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劳资冲突、民生疾苦等;工业革命带来的正面影响是经济发展.两个阶层关系趋于缓,以及女性意识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废奴运动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一直在开展。从18世纪初开始,有识之士、进步文人纷纷在报纸、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谴责奴隶制的作品,到19世纪30年代形成高潮。诗人发表诗作,作家发表小说对奴隶制进行鞭笞。废奴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作品寓事于理、针砭时弊,成功地塑造了汤姆叔叔这一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