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信作为一种全新的移动社交工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更引发了媒体变革。本文从微信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入手,分析阐述了微信用户数量可以在两年内突破三亿,并对传统媒体及自媒体造成冲击的原因,梳理了多种媒体形态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与更新,基于社交媒体推送的资源近采备受好评,其中微信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了一种潮流。当人们运用移动设备及时按需进行学习时,微学习就发生了。本研究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来设计微学习资源.试图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吕欣 《传媒》2014,(24)
正含有"朋友圈""公众号""群聊"等社交功能的微信正在成为中国当下最流行的社交平台之一。一时间,"刷微信"迅速侵占了睡前、交通、午休、等餐、如厕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碎片化"黄金时间"。在聚会、会议、节展等社交场合中,彼此扫微信二维码、加微信账号甚至替代了交换名片等社交行为,成为大受众人追捧的社交时尚。于是乎,使具有强连接社交属性的微信朋友圈生态体系正在一种近乎无限膨胀的趋势中,不断地突破其赖以成功的熟人私密社交体系。一时间,人们在使用微信时日益对那些越来越多的陌生"好  相似文献   

4.
微信,作为社交工具,使大众更加熟悉、认识这个世界。微信的本质是社交,但要把握一个"度"。本文通过对受众使用微信中出现的社会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使大众精准的定位微信,深刻的认识微信。  相似文献   

5.
网络社交工具发展至今,微信等应用软件由于其移动性等特点成为了受众新宠,迅速在手机用户中流行起来,已突破2.7亿用户,①庞大的用户群让其备受瞩目,不少商家纷纷看中了其商业价值。然而就目前而言,仍然是用户多,盈利少。本文以微信为例,分析移动社交工具较之网站社交工具的特点与不足,并展望未来,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大胆假设。  相似文献   

6.
从微信的传播特征和用户特征来看,微信将是舆论生成和活跃的重要平台,也是舆论传播扩散的重要渠道。微信成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和许多手机用户的一种生活方式。每一种新传播工具的产生都会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用户数量越多,其对社会的影响也就越广泛、越深远。然而,由于微信具有社交网络平台的属性,即主要是一种人际传播工具而非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得到普及和应用,加之社交媒体软件的创新与改革,微信作为新时代的新型社交工具应运而生。本文通过研究当代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号的使用情况,分析探讨了在校园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该如何进行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使用移动社交网络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调查数据显示微信已成为拥有老年用户数量最多的移动社交网络,构建微信老年用户群体画像对促进老年人提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能力,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通过移动终端日志追踪软件获取微信老年用户使用日志数据,并构建实验环境、布置实验内容获取老年用户使用能力数据,利用k-means算法对数据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并对老年用户属性及使用行为数据进行讨论分析。[结果/结论] 基于老年用户画像体系中的用户属性及行为数据聚类结果深入分析微信老年用户行为特征,发现微信老年用户与其他用户群体相比使用强度、交互强度、使用能力偏低;而且微信老年用户群体具有显著差异性,学历越高的老年用户使用能力、交互强度、使用强度越高,即微信活跃老年用户多为高学历用户。根据微信老年用户行为特征制定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中针对老年人的相关社会引导政策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针对移动社交媒体的典型工具微信的信息共享行为进行研究,以帮助企业或相关组织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工具开展相关的业务及公共服务。[方法/过程] 基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微信用户信息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感知信息有用性、自我效能、信息技术创新性、信息环境交互性四个变量对微信用户信息共享态度产生正向影响,微信用户的信息共享态度对共享行为也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实践》2013,(8):4-5
编者按: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免费移动应用,围绕通信这个核心功能,发展为集通信、社交、营销、媒体、工具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平台化产品截至2013年1月15日用户规模已突破3亿,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用户入口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8月推出,广受欢迎,成为企业、媒体、公共机构、明星名人、个人用户等继微博之后又一重要的运营和社交平台。其中,媒体类公众平台是当前微信公众平台中活跃度高、影响力突  相似文献   

11.
段丽杰  范静 《传媒》2021,(11):95-96
互联网时代,微信成为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网络交际工具之一.相较于传统交际方式,微信交际可以通过声音、链接、图片等多元方式传递,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Emoji(表情符号),在信息沟通、网络社交、话语构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对微信交际中表情符号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探讨了表情符号在微信交际中的语用和话语构建功能,希望对微信交际中合理使用表情符号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邱婧玲 《青年记者》2016,(17):81-8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的主角不再只属于大众媒体,社交媒体也步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微信等新兴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和学习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种传播渠道. 微信传播的特征 1.传播内容有隐蔽性 微信的本质是即时通信,其特征是一对一的私密通信.在精细化的交际圈中,微信的传受双方以亲人、闺蜜、朋友、同事为主,由于信源与信宿的特殊关系,微信信息交流的内容更为私密.同时,为了通信的隐蔽性,在微信中对于同一照片或者状态的评论者之间若非朋友关系,相互是看不到评论内容的.微信是以关系为核心的具有高度私密性的社交工具,使个性化内容的信息得到传播,同时也能让微信用户放心地使用,不担心隐私被泄露.  相似文献   

13.
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与移动互联网即时聊天工具的产生以及各种传播方式的变化,促使人们之间的沟通方式不断多元化。近年来,微信发展势头强劲,成为了网络社交的新宠。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来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这一热潮,介绍微信背景及发展环境,分析使用微信的用户群,概括微信的传播模式与特征并指出微信信息传播方式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敬  李贝 《新闻实践》2013,(8):8-10
一、微信的高速成长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以多媒体信息通信为核心功能的免费移动应用,诞生之后短短两年得到快速发展。一方面,微信快速积累起庞大的用户群体,截至2013年1月15日用户规模已突破3亿,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用户入口;另一方面,微信不断丰富功能,围绕通信这个核心功能,发展为集通信、社交、营销、媒体、工具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平台化产品。  相似文献   

15.
浅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及其传播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颖 《东南传播》2014,(6):121-123
微信是过去一年里最火热的社交应用软件。微信,已从最初的社交应用软件升级为人际传播的一种重要的渠道,并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型传播方式。它的兴起依托着当今的科学技术环境,此文在结合微信自身特征介绍分析的基础上,试图运用传播学理论来分析微信的传播特点和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6.
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社交工具,已逐渐成为宣传阵地和舆情发展、监控、管理、应对的主要平台。本文结合微信舆情特点,围绕微信舆论生态现状,探讨微信舆论管理新近成果,思考传媒、企业如何通过创新技术、更新观念,妥善地应对微信传播背景下的舆情事件。  相似文献   

17.
顾明正 《青年记者》2017,(18):33-34
新媒体时代,微信为用户提供了跨网络、跨终端和跨平台的良好体验,成为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也是发展最快的互联网服务平台.微信将“即时化、社交化”融为一体,呈现出引爆未来的发展趋势.①作为日益普及的一种社交媒体,微信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隐私泄露问题不容忽视,进行相关研究对保护个人信息传播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微信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社交工具,不仅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关系格局,而且给竞争情报工作提供了另一种信息源和情报获取方式。文章通过分析微信在竞争情报中的应用,以期对竞争情报工作者从微信这一新型信息源中开展情报搜集工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9.
微信是当前社交媒体中首屈一指的新型营销平台,受到业界的广泛重视.本文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分析了交互性营销、精准营销、口碑营销、二维码应用、微信CRM、移动支付等几种出版业进行微信营销的路径,探讨出版业在移动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与转型.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及其应用技术的出现,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图书产业的生态环境.文章以微信书为例对图书产业的一些新变化进行探讨.微信书是一种基于微信朋友圈的互联网社交网络个性化印刷制品.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是一种移动互联社交网络应用与传统图书印刷业的结合,不同于按需印刷、自助出版和传统出版的新图书生产现象.剖析微信书现象,可以为观察图书产业的新变化提供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