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土伟人     
无论你持什么样的观点 都不得不承认毛泽东是20世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人.也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中国人。本土伟人  相似文献   

2.
小城产故事,大城出人杰。上海不仅人杰辈出更是故事多多。时尚之都,创意之都,革命之都,金融之都……,似乎每一个桂冠都是为他准备的。一个多世纪以来这里的故事一直牵  相似文献   

3.
孙权与曹操相比,毛泽东对孙权评价不多。但从他蜻蜓点水的议论中,可以看出孙权在他心目中也是人杰。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对于有着悠久文化的中国历史名城、六朝古都南京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日本法西斯攻下石头城后,大肆烧杀抢掠,屠杀我同胞30万人!这已经是铁定的历史。 现在要讲的只应该是我们这些后人永远不要忘记这血写的历史,永远不忘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曾经犯下的令人发指、不共戴天的滔天罪行!当然,这几年,日本国内一些人,特别是那些一直妄想为日本侵华战争翻案的军国主义分子,一次又一次在侵华罪行这个问题上赖账,甚至连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也不想承认。他们这样做,自然只会激起中国人民,包括全世界的华人的谴责和愤怒。据悉,在美国的一些华人发起了全球性的征集活动,这个活动要征集一亿人签名,强烈要求日本付清侵华战争赔款。至于今天的日本有些人承不承认,我以为无关紧要。原来就已铁定的历史,还怕他赖账吗!尤其对有些人来说,你越是去证明,他反而越是以为你说的那些未必是真。而况像南京大屠杀这样的事举世皆知,早已做定论,无需去和那些人多费口舌。历史事实,不是他承认,就有过;他不承认,就没有的。你听说过有几个强盗承认自己是强盗!  相似文献   

5.
科学编辑杜亚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亚泉(1873-1933,浙江绍兴人),是近代出版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编辑生涯主要是在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度过的。但在进入商务印书馆之前,他就有过做编辑的经历。在上海创办过普通学书室和《亚泉杂志》(线装本半月刊,1900-1911,共出10期),前者的普通学是常识的意思,后者于1900年创办,是中国最早的科学杂志(后改为《普通学报》,1911年起共出5期。木刻本)。也就是在早期的编辑出版业务往来中他认识了张元济、夏瑞芳等商务人杰。虽然说这一番经历使他在进入商务印书馆前就是一个有一定影响的学者,但他的早期编辑生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时尚文化在20世纪末的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生活、生存方式的改变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的.  相似文献   

7.
35年前,卡特说,他知道承认红色中国是一个非常困难也是非常不受欢迎的决定,35年后,中美建交的决策,不仅使中国人,也使美国人因此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回顾中美关系,卡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彼此间的相似之处,而不是那些已经存在的分歧差异  相似文献   

8.
王洛勇被称为“百老汇华裔第一人”,他因主演百老汇名剧《西贡小姐》而成为西方戏剧界的明星。《亚洲周刊》称,“由于他的表演,百老汇舞台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美国戏剧》则说.“美国应该承认更多像王洛勇这样的亚裔演员,从他身上可以预见中国演员、中国戏剧走向世界已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9.
安德烈·纪德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作家,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留下的丰富而造诣极高的文学创作。由于纪德坚持不懈地表现他的内心世界,外界对于他既有批评也有赞赏。大多数人还是承认,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强有力的、积极的、促进更新精神世界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在革命烈士金汉虚诞辰百年之际,笔者重温他的"湘西散记"——《劳蛛之美》,一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金汉虚,这位1912年12月出生于安乡县城关镇一个教师家庭的水乡孩子,其事迹被选为《三湘英烈传》和《沅澧人杰》等.1988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的李锐在常德市丁玲文学创作奖励基金会上情不自禁地说:"在湖南党史上,有一位很有知识、很有影响、很有贡献的人,他就是金汉虚!可惜知道他的人很少.我们应予重视,给予他应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鹿耀世 《出版参考》2005,(23):42-43
真正的诗人曹辛之是江苏宜兴人,在家乡这片人杰辈出的福地,他从小就养成了酷爱书籍和写写画画的习惯。1936年他十九岁时,即在中共地下党员吴伯文、孔厥等同志领导下,创办了文艺刊物《平话》,但只出了两三期,便遭到查禁。抗战爆发后的1939年,曹辛之奔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和鲁艺美术系学习。1940年夏,被派到韬奋先生直接主持下的生活书店工作。  相似文献   

12.
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开业至今整整20年,阚治东在其中载浮载沉。他被人称为中国证券教父,他是中国股市这20年真正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相似文献   

13.
张静江(1877—1950年),名增澄,又名人杰。在20世纪上半叶中华大地风云变幻、群雄并起的年代,张静江不愧为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被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他在孙中山反清斗争处于危难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仗义疏财,为革命事业居功至伟,被孙中山称为“中华第一奇人”,曾亲题“丹心侠骨”四字相赠。他曾和蒋介石义结金兰,是蒋介石进入国民党权力核心的引路人,被蒋敬称为“革命导师”。  相似文献   

14.
过去百年来,在中国从事公益事业的西方人与本土的中国人相比,不能不承认,国人逊于外人  相似文献   

15.
栗宪庭20多年来为当代艺术奔走呼号,鞠躬尽瘁。在西方艺术人眼里。他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教父;在中国当代艺术家眼里,他是艺术界无上的权威,是他们见过的最富于人格魅力的人。  相似文献   

16.
真正的诗人 曹辛之是江苏宜兴人,在家乡这片人杰辈出的福地,他从小就养成了酷爱书籍和写写画画的习惯。1936年他十九岁时,即在中共地下党员吴伯文、孔厥等同志领导下,创办了文艺刊物《平话》,但只出了两三期,便遭到查禁。抗战爆发后的1939年,曹辛之奔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和鲁艺美术系学习。1940年夏,被派到韬奋先生直接主持下的生活书店工作。  相似文献   

17.
帝国之眼:近代旅行与主体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的文化选择与自我确立,从康有为的"大同",到鲁迅的"立人",在为承认而斗争、或接受他者的承认模式的同时,更核心的是对压力的抵抗,在抵抗中完成自我更新,最终形成了现代中国族群的主体自觉.  相似文献   

18.
王君 《声屏世界》2000,(7):38-39
中国广播从前几年的突然喧嚣、火爆到现在的冷静、平淡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轮回。中国广播人的心态也从浮躁归于平静了。不论当今的广播人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中国广播的现状与电视相比依然是明日黄花,风光不再。中国广播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远未到来,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突然的火爆到逐渐冷淡的过程。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9.
赵成旭 《青年记者》2006,(20):35-36
2004年,我国官方首次公布了中国男同性恋人群的数量为500万至1000万人.在2001年4月20日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同性恋作为典型的边缘群体已经渐渐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亚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并接受,相对于上个世纪受众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从一手创办的中国最大民办教育集团黯然退出,他最后承认自己是“失败者”,一个无法与现实和教育体制对抗的失败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