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多数农林院校在生源结构、学习环境、专业设置等方面具有共性,且与其它学校相区别。通过对农林院校大学生抽样调查发现农林院校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存在以下特点:自主学习总体水平较高,但相比一类本科院校有差距;学习自主性在生源、年级、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农村生源的学习自主性低于城市生源,一、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高于二、三年级学生,女生的学习自主性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不同生源、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中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获得了我省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状况的一些相关结果.结果表明:我省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评价总体上处于一般水平;农村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水平高于城市学生;男生体育自主学习水平高于女生;初一年级学生自主学习高于其他各年级学生.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改进中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效果,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465名高职医学生的三级英语成绩进行统计、比较并与入学英语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生源、组班形式三级英语成绩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对护理专业学生成绩的影响;学生三级英语成绩与入学英语成绩呈正相关。不同性别、生源、不同班级组织形式入学成绩,是影响学生三级英语成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专业兴趣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业兴趣对专业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从学生专业兴趣调查入手,结合已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综合分析性别、生源地、生源及就业意向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影响.分析认为:只有充分利用和调动学生的专业兴趣,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方向,才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职毕业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华南地区某高校农科专业2004级、2005级和2006级三个年级大学生补考情况的调查,系统分析了农科专业大学生的生源特点、补考学生的性别和年级特点,简要分析了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改善和提高农科专业大学生学习质量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职医学生学习成绩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生源高职医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作者对465名高职医学生的文化基础、医学基础、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成绩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生源高职医学生的文化基础、医学基础、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成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性别、专业、生源是影响高职医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状况,采用《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对399名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上网时长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显著;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为班干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子维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据此,可以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教授自主学习策略、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推动专业实践以促进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某地方本科院校382名本科师范生学习适应的特点,探讨专业态度对师范生学习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师范生学习适应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仍有少部分师范生学习适应水平偏低;2)师范生学习适应总水平及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教学模式和学习态度四个维度存在年级差异,师范新生的学习适应水平相对其他年级偏低;3)师范生学习适应总水平及教学模式、学习态度和环境因素三个维度上存在区域差异,城镇生源师范生学习适应水平较农村生源师范生偏低;4)不同志愿选择、对学习条件的认可度及对专业前景的认识影响师范生的学习适应水平,自主选择志愿、学习条件认可度高、认为所学专业热门的师范生学习适应水平较其他师范生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斯坦福人生理想测评"量表对我国大学生人生理想四个发展阶段的样本分布特征及其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定量测评,结果表明:专业门类及生源背景两个因素对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显著;学习成绩、年级、性别等因素对其人生理想的形成及发展没有显著影响。据此,优化大学生人生理想教育,要注意结合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发展阶段,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以促进人生理想发展,针对大学生的生源背景进行多维度引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非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情况;通过对两个年级情况的对比,发现新、老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存在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进一步探究影响自主学习现状的因素。研究发现,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但整体自主学习水平不高;两个年级学生在概念理解、计划实行、策略运用及对学校提供条件的要求方面存在差异;缺乏系统知识、缺少内在动机、专业策略训练不够等因素导致了他们理论不能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1.
刘彦军 《天中学刊》2012,27(6):125-127
调查显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在学习倦怠、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效能感维度上,因性别、年级、生源、经济条件、学习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在性别上,男生情绪耗竭、人格解体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女生;在年级上,大一学生低效能感维度的得分高于大二学生;在生源地上,城市生源学生情绪耗竭维度的得分高于农村和乡镇生源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上,特困生情绪耗竭、人格解体维度的得分均较高;在学习水平上,学习水平越低的学生学习倦怠维度的得分反而越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54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树立大学生心理安全感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大学生心理安全感受到性别、专业、生源、是否学生干部和年级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专业和生源也在心理安全感上存在交互作用,而其他变量间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和不同生源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性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已开始具备一定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但处于较低水平;性别、专业和生源地差异对自主学习能力无显著影响;但在分量表的测试项目中,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以192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性别、生源、专业类别以及年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孤独感水平并不高;(2)大学生孤独感在性别、生源、专业类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3)大学生孤独感在年级变量上主效应并不显著,但大一学生与大三学生之闻有显著性差异,大三学生在孤独感的体验上较之大一学生更强烈些。  相似文献   

15.
研究使用杨丽娴、连榕(2004)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468名师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师专生的学习倦怠处于中等程度.男生的学习倦怠、情绪低落及行为不当显著高于女生;相对于三年级学生,一、二年级的学生更多地表现出学习倦怠、行为不当及成就感低;不同专业学生在学习倦怠及各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城镇生源的学生要比农村生源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学习倦怠、情绪低落及行为不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及影响程度,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发展,为高校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法,运用分层抽样法根据不同的专业、年级及性别等基本特征选取遵义医学院在校大学生1000名,简单随机抽取教师60名。结果:教师教学风格在学生性别、年级、专业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大,且认为教师教学风格是重要的;(2)在对待教师教学风格的态度上,男生和女生表现出差异;(3)教师教学风格在不同年级产生不同的影响;(4)不同专业教师教学风格产生不同的影响。结论:教师教学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学习策略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主要是对同一年级的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策略的使用率较低,并针对这一结论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SCL——— 90量表 ,对兰州师专音乐系三年级及中文系一年级 5 5 0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评定。结果表明师范生SCL——— 90各因子得分除躯体化外显著高于全国青年组 ,且不同年级、不同生源、不同性别、专业学生间SCL——— 90各因子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还表明中文系学生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这可能与专业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20):8-10
本文以450名海南省农村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探析海南省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现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学生在自主阅读能力上的差异,并从学校、家庭、学生自身三个要素出发,调查了解影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89):171-172
本研究采用中科院单志艳博士编制的《中学生自主学习问卷》(学生用)对430名初中生进行了关于学习自主性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初中生自主学习现状,结果显示初中生的自主学习处于中等水平,七年级学生相较于八、九年级学生有更高的自主学习性,女生相较于男生自主学习性更高。建议家长、学校、老师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时候应注重年级、性别的差异,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