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认识黄美华。她是我母校的一位音乐教师。我听过她的课,听过她的讲座,看过她几乎所有发表过的论文。现在,她是"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由我负责和她联系。一位小学音乐教师,后来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最近又被评为全国名师,黄美华在省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她所进行的"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教学"的探索,所研究开发的"小学音乐主题性文化情境课程",正影响着小学音乐  相似文献   

2.
一米六的个子,瘦瘦的,扎着头发……第一眼看到张宗红老师,感受到的是她的平和与干练。在25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张老师得到了诸多荣誉,2009年她又获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张老师的话虽不多,但她热情、谦逊。提起她获得的成绩,她只是笑笑:"我  相似文献   

3.
刘鹏  余华 《江西教育》2022,(14):5-7
"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这是叶圣陶的教育名言,也是项超老师坚守的教育箴言.项超正是这样一位教师.2007年从九江学院毕业后,项超就在九江市长虹小学正式开启了她的教师生涯."我的外公是教师,我的妈妈也是教师,所以比起辛苦,我觉得教师对我而言更多的是一份有成就感的工作."出生于"教师之家"的她,时刻都感受着教师的责...  相似文献   

4.
于漪老师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学中信守的一个理念是"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她认为教师的"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未来".经约,我有幸拜访了已经是80岁高龄的于漪老师.于漪老师和蔼可亲,在说到教师和教育事业时仍然激情四溢,并且始终为她钟情一生的教育事业不遗余力地工作着、忙碌着.谈话中透出的她对学生的挚爱情怀,对事业的入迷钻研.对教育的深入思考……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教育部为过去批判所谓"母爱教育"问题,公开宣布予以平反.这使我想起了全国教育战线上的一面红旗,著名的模范教师——斯霞同志.因为,那次"批判"就是由于报刊上发表了(《育苗人》、《斯霞和孩子》两篇报道引起的.此刻,摆在我案头的是介绍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特级教师斯霞同志的事迹材料.斯霞同志在她从事了半个世纪的教育工作中,精心哺育着一代新苗,把一个教师为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6.
<正>她是沈阳女儿,却扎根新疆。她用她那对孩子们特殊的爱感动着周围的人,也感动了天山南北的各族人民。她就是"高原花朵"的守护神——周丽娜。"我是一名乡村教师,每当看到孩子眼中那种对知识的渴望,我的职业使命油然而生,关心学生,是我一个教师该做的事情。"2006年,周丽娜跟随丈夫从沈阳来到新疆阿图什定居。在2700多人的卡依拉克村,周丽娜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骨干教师""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这是一位教师躬耕杏坛的一枚枚勋章,也是她显赫战绩的见证。她是李喜青,今年57岁,承担着原平市实验中学的英语教学任务和两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2002年以来,她所任班级的总成绩和英语单科成绩均位居全市前列,她也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8.
初见王冰,是在秋日的一个傍晚,杏园的梧桐树下,飘飞的金色树叶,映衬着她恬静的笑脸,岁月静好,伊人倾城。淄博市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全国模范教师,齐鲁最美教师……一个又一个荣誉称号,交织出王冰在幼教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又一个"最美"风景。但王冰在自我介绍时,却似乎更喜欢淄博市实验幼儿园的同事和家长们送给她的另一个昵称:"大家送给我一个美名——行走的百科全书,我格外珍惜这个称谓,这是我穷尽一生要去努力追寻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王志国 《中国德育》2007,(12):46-46
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把对学生的爱蕴于心、溢于表,更要把爱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就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1.在亲昵的称呼中感受爱。教师对学生的称呼不但反映着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且影响着教育的效果。礼貌得体的称呼,可以有效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如:对闫梦婷同学,我叫她"婷婷";对闫梦晓同学,我叫她"小晓"。她们说:"我妈妈就这样叫我,我喜欢老师这样称呼我。"恰当的称呼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  相似文献   

10.
一路爱相伴     
正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有一种关怀,它常使我们泪流满面;有一种力量,它能让我们精神抖擞。这种关怀,从你我的眼里轻轻释放;这种力量,在你我的指尖悄悄流动。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就铭记着来自我启蒙教师的关爱。她把无私的爱给了我这个调皮、倔强的孩子。那时,我就立志当一名像她那样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人民教师。我怀着美好的憧憬,带着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凭着一腔热血,站在了梦想的讲台上。我觉得自己时时刻刻被一种巨大的幸福包围着。与孩子们  相似文献   

11.
<正>书中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打动着我的心。我懵懂地随她走着,去看她的历史,也是我的将来。她"像被什么东西扯着一样往回望",我没有,却可以度量出时光带给她的深深教诲,那是种带着痕迹而又令人惊恐的、悄悄划过你生命的记忆。我在那记忆中望见一个个生命,"他们,是流淌的"。她的记者岁月与我的年纪相仿,当我还在牙牙学语时,她却面临着一个深刻的考验。我没有经历过那场灾难,但我知道它有一个可怕的名字——"非典",那是一场巨大的恐慌,是生命脆弱的体现。她在那次经历中感受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2007,(13)
4月6日晴中午吃完饭,我躲在教师楼的楼道里,等着看一眼学校新调来的那位美术老师。她出现了,我心跳加速,开始向前走,走过她身边的时候故意轻轻撞了她一下。"哎呀!"她一声轻呼。我停住,一个劲地说"对不起"。她理了一下头发,笑着说:"没关系。"我趁机说出了那句背了好几天的台词:"您是教初一的关老师吧,我有个问题不知道能不能问您?"一紧张,我忘  相似文献   

13.
我一直向往着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但自从女儿出生,我这个名副其实的教师形象大损.我的女儿今年四岁,她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太高,我一直觉得可能是孩子小,很多概念她还都没有到理解的时候,因此对于她,我一直都是采取"事事操心,时时管教"的方略,生怕孩子出现一点点错误.真可谓是无微不至,可是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我第一次听到了"新教育"这个词,她是那么陌生,又让我倍感亲切,让我重新体会到作为教师的伟大。瞬时间,新教育之风吹遍了中国大地,我们都被它的魅力折服,并踏着她的脚步前行。"新教育"是以教师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为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它不仅是传承,更是创新,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的教育。"新教育"中提到:"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  相似文献   

15.
年仅28岁、任教于曲靖市麒麟区沿江乡中心学校牛街小学的袁石丽,是此次被表彰为"全国模范教师"的云南教师当中年龄最小、教龄最短的一位。通过电话访问她的时候,她说:"和很多年轻老师一样,我还很好玩。"这就是她对自己和与自己年龄相仿的老师的一致看法。可是她并不将好玩视为什么缺点,而是看为与学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进入高年级,时常出现所谓的"谈恋爱"现象.这是教师感到棘手的.请看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1: 一天早晨,我进入教师发现班长陈依靖不在教室,便问道:"班长哪去了?"学生说班长没来上课.我很奇怪,一向品学兼优的班长怎么会无故旷课呢?我用探寻的目光望着学生,班长的好朋友王荣站起来说:"她昨天放学后,晚上七点多才到家,她家人很生气,后来又在她书包中搜到一封男同学的信,就把她打了一顿,还说不让她上学了."另一位男同学说:"昨晚放学我看到她和一个男同学在路上谈话,好长时间呢!"这话一出口,学生们会意、神秘地笑了,后来我给依靖的家长做了思想工作,第二天她才来上课,但情绪低落,什么都不愿说.在后来的一次考试中,班长在《真没想到》作文中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相似文献   

17.
蓟县孙各庄满族乡是天津市唯一的一个地处山区的少数民族乡,张小立,就是这个乡中学的一名普通女教师。 1992年,张小立从蓟县师范学校毕业回到家乡,从步入讲坛的那一刻起,她就坚定了一个信念:要振兴家乡的教育事业。她对自己提出了严格要求,不做教书匠,要做一个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乔能俊 《师道》2013,(5):9-11
故事一:我不会写放寒假回到老家过年,亲戚朋友一见面,和我聊的最多的还是"教育"。教师这个角色,真有点"羊"的属性,走到哪里都有割舍不掉的"膻气"。我堂姐的小孩读六年级,是个很乖巧的小女生,于是我就顺理成章地当起了她的"家庭教师"。《寒假作业本》上有道写景的作文题,她是怎么写的呢?题目叫"家乡的小路",大致的意思是:家乡有条长长的小路,路边长着草和野花。这条路曾是一条泥巴路,现在铺成了水泥路。家乡的变化真大,人们都过着幸福的生活。看到这类"感谢党感谢政府"的习作,我就起鸡皮疙瘩。我问她为什么要写家乡的小路,她说别的写不出来,只有写小路。  相似文献   

19.
从教近十年来,我利用学校图书管理员的有利条件,查阅了各种教育刊物,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从中获得了一点感悟。在五彩缤纷的书海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山东教育》。是她,一直陪伴着我,启迪着我,使我从一位茫然无助的教师,一步步成长为现在的"教学新秀""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08,(10)
得知自己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的老师刘明华多少有点意外,尽管当时她投上申报表时,紧张的心情中还包含着一丝盼望,但这份荣誉的来临还是令她充满了意外与惊喜。她始终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名普通教师应该做的事情。的确,刘明华老师只是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沿着她的成长轨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爱课堂、爱学生的一线教师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