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属于闽方言的海南话的特点,已有一些文章做了论述。1984年梁猷刚先生在《广东省海南岛汉语方言的分类》中,把海南话分为府城、文昌、万宁、崖县、昌感五个片,并以府城话(有时兼举文昌话)为例做了简要的介绍;1986年陈波先生《海南语言的分类》对海南话各片特点又有了进一步的论述。本文拟结合近年来有关海南话研究的成  相似文献   

2.
这个没有归属、没有名称的短语,就是“形容词 补语”的语言现象。 现行初中语文第三册“语法·动补短语”一节,在说明动补短语的特点之后,接着这样表述:“和动补短语相类似的,还有由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补语对形容词表示的性质、状态,起补充说明作用。” 教材这种“相类似”“还有”之类的表述,表示“形容词 补语”是与动补短语并存的另一种短语类型。但教材又把它放在动补短语一节中,大有将它做为动补短语附类之嫌。这样,不仅前后矛盾,而且由于“形容词 补语”没有名称,没  相似文献   

3.
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都有多个民族,也都有生活于斯的华人。越南的潮籍华人人数远少于粤籍华人,但仍排在第二位;柬埔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华人都是潮籍的,老挝大约有两万华人,基本上是潮籍的。本文探讨的是流行在三国华人中的汉语潮州话的训读现象,在长期脱离国内母体方言,与所在国的主流语言、非主流语言及汉语的其他方言长期接触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独特的特点,产生了比母体方言广东潮州话更多的训读现象就是其一。全文包含三国潮州话的音系,三国潮州话的训读现象及训读现象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4.
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都有多个民族,也都有生活于斯的华人.越南的潮籍华人人数远少于粤籍华人,但仍排在第二位;柬埔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华人都是潮籍的,老挝大约有两万华人,基本上是潮籍的.本文探讨的是流行在三国华人中的汉语潮州话的训读现象,在长期脱离国内母体方言,与所在国的主流语言、非主流语言及汉语的其他方言长期接触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独特的特点,产生了比母体方言广东潮州话更多的训读现象就是其一.全文包含三国潮州话的音系,三国潮州话的训读现象及训读现象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潮州竹枝词承载和传播着潮州民众创造和积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记述潮州历代名贤名迹、物产商贸饮食、节庆信仰礼俗、府城风貌市俗等文化象事,再现了潮州特别是清代潮州作为府城的民俗文化,具有引导行为规范、优塑文化人格、整合凝聚文化心理的民俗作用,以及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非遗活态文化传承路径的启示和对外宣传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动补结构与复合动词不能混而为一;是动补结构的产生与繁衍致使清浊别义衰落,而不是清浊别义衰落引起动补结构产生;语例分析不能简单比附;作为动补结构一个重要来源的特殊兼语式不是产生于五世纪,而在先秦汉语中就存在并广泛运用。动补结构这一富于生命力的词组形式和语言单位滥觞于周秦,到汉代已完全成熟并大量产生。那些把动补结构产生时代延至六朝、唐代的种种晚出说法都不可信。  相似文献   

7.
作为汉语中特有的复合词结构类型,动补式复合词最能体现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表层形式上,它们和其他类型的复合词一样体现为简单的双音节形式,但是它们所能表达的语义内容却十分复杂,体现了动补式复合词的独特表达效果。将乔姆斯基"深层结构"学说与汉语复合词结构研究结合起来,以动补式复合词内补语性成分的语义指向、语义类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动补式复合词"动+补"的表层形式下所隐藏的深层结构进行挖掘,可以揭示出动补式复合词内"动"和"补"之间的致使性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8.
来玉英 《文教资料》2008,(24):43-45
在口语表述中,副语言语调、语顿、语速、重音和表意功能发声的超常规使用,配合有声语言更能有效地传情达意,使表达造成悬念,促进联想,能够充分表达言语所含有的特殊意义和情感,并传递一定的信息,秘书工作者学会掌握和使用副语言对其上传下达、左右协调的职能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的“动叠 补”结构包含“动叠1(量增) 补”和“动叠2(量减) 补”两类。现代北方话不存在“动叠 补”结构;闽语只有“动叠1(量增) 补”;吴语两者兼有,且异类同形;普通话中有少量“动叠2(量减) 补”现象,目前尚为熟语性质,在使用上有诸多限制。  相似文献   

10.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述某一动作概念时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既可以选择静态的表述方式,也可以选择动态的表述方式。由于英语中名词、介词等呈静态趋势的词语占优势,所以选择表述动作意义的方式时,常常是静态表述多于动态表述方式;而汉语因有多用动词的习惯,重视动能描写,因此,在选择表述动作意义的方式时往往是动多于静。借助《给我三天光明》的中译本,比较了中英两种语言在表达动作意义方式上的一个典型差别———动静态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差别背后的深层原因,即:哲学观的不同;语言使用中的"词汇优势"各有侧重;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主客体思维差异及抽象与具象思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类智慧的精华。语言之美,无所不在。英语语言富含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从英语语言文字、语音、语法等语言内在因素以及英语语言所蕴含的文化、语用等外在因素,探求对英语语言的美学认知,是语言研究者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李方安 《中学教育》2009,(6):38-41,56
写作实际是一个语言转化的过程,其中包含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的转化、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转化以及被动语言向主动语言的转化三种类型;建构良好的作文图式是作文教学的内在机制;语言转化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体现在“思、说、写”相结合、分层指导和读写循环等写作策略上。  相似文献   

13.
谈教师语言     
教师语言是教师的行业用语。它既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和前提条件,也是教师有效地影响或改变学生心理、行为而必不可少的工具。从语言修养的角度来看,教师语言具有示范性与楷模性、适应性与针对性、准确性与鲜明性、逻辑性与哲理性及量力性与启发性等特征;从语言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看,教师语言是口语和书面语言的结合运用、独白语言和会话语言的结合运用、口头语言与态势语言的结合运用;从教师语言心理的角度来看,教师语言则具有自信意识、吸引意识、反馈意识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论第二语言习得中非智力因素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语言习得不仅受社会因素、语言的输入及其与语言习得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外部因素影响,而且受学习者个人差异等内部因素影响。本文从非智力因素概念出发详细分析了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从而论证了激发学习者非智力因素,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强化学习动机是成功习得第二语言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外语焦虑感是阻碍外语习得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外语焦虑感的实证研究,发现网络环境总体上能有效地缓解外语焦虑感。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的个性化服务、网络资源的多维立体输入等因素缓解了网络环境下的外语焦虑感;另一方面,缺乏合理的自主学习目标、缺少网络自主学习策略以及学生自控能力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加剧了网络环境下的外语焦虑感。最后,针对网络环境下外语焦虑感的新特点,从教学的角度提出了缓解外语焦虑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When mental health clinicians perform 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s, they examine the language patterns of patients because abnormal language pattern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language dysfluency, may indicate a thought disorder. Performing such examinations with deaf patients is a far more complex task, especially with traditionally underserved deaf people who have severe language deficits in their best language or communication modality. Many deaf patients suffer language deprivation due to late and inadequate exposure to ASL. They are also language dysfluent, but the language dysfluency is usually not due to mental illness. Others are language dysfluent due to brain disorders such as aphasia. This paper examines difficulties in performing a 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 with deaf patients. Issues involved in evaluating for hallucinations, delusions, and disorganized thinking are reviewed. Guidelines are drawn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language dysfluency related to thought disorder vs. language dysfluency related to language deprivation.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关于二语习得中的母语对目的语的迁移研究较多,其实,目的语对母语也会有影响,即目的语对母语的逆迁移,但目前对此语言现象的关注不足。这里主要讨论了这种语言现象及其三种具体表现类型,即词汇逆迁移,句法逆迁移,语用逆迁移,这三种表现类型能较好地解释二语习得者的一些语言变化,进而为新形势下汉语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喜剧性语言的研究通常作为文学或者戏剧美学的一个附庸和补充,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很少。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喜剧大师,在喜剧创作中进行了丰富的喜剧性语言实践,其喜剧性语言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一些学者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整体语言做了研究,如"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多样性"[1]等,但是都没有对莎士比亚的某一剧本进行详尽的语言特征分析,尤其没有对喜剧性语言进行分析。《无事自扰》是莎士比亚四部喜剧中十分成熟的作品,它的喜剧氛围直到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令人为之捧腹。从双关语、夸张、反语、反复以及排比等修辞手段对剧本中的喜剧性语言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莎士比亚运用丰富的语言形式构建的喜剧性。  相似文献   

19.
外语测试不仅运用于外语教学过程中 ,而且被社会广泛地用作衡量外语能力的手段 ,测试结果成为评估外语能力最重要的参考指数。外语语言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概念。外语测试结果受语言能力、策略能力、测试方法、个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测试结果较准确地反映被试掌握的外语知识 ,客观地衡量其外语水平 ,设计试题和测试方法时 ,应该充分考虑其有效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艾耶尔在《语言、真理与逻辑》一书中的一个观点是"使英语这样的语言结构复杂起来的一个因素是暧昧的符号的流行"。艾耶尔认为正是因为诸如"是"字这样的暧昧符号的盛行,才导致了一种语言的复杂。文章主要论证了他的这种观点是对语言的层级性特征的违背。诸如"是"字这样的字的多义性不是造成语言复杂的原因,却是语言的层级性特征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