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区域差异大,陕西省地市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传统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划分,已不能准确反映各地市间的经济水平差异。本文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陕西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层次划分,并分析了层次间差异。  相似文献   

2.
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并且结合经济学相关知识,使用社会经济统计软件SPSS13.0,对新疆15个地市的经济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按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了各地市在全疆的地位.同时,文章还按各地市经济发展的特征进行了聚类分析,并为新疆各地市的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客观认知海峡西岸经济区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变迁进程,构建了由18项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结合2007—2010年间的具体数据选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对20个地市的经济实力进行综合动态评价,并对其聚类分析,其中选取的20个城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建设中起主导作用的城市,或者是重点合作城市。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各地区的发展不均衡特征比较明显,空间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经济转型升级是当前企业和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为了能对江西省各地市的经济转型升级综合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从经济发展水平与民生改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结构提升和转换能力、国际化发展能力、生态化能力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西省各地市经济转型升级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得出结论:经济转型升级能力优良的地市为南昌、九江、赣州和新余市,经济转型升级能力一般的地市为景德镇、宜春、吉安、上饶市,经济转型升级能力有待提升的地市为鹰潭、萍乡、抚州市。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法,以河南省18个地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提取了各地市在产业结构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信息,为地市间竞争力的比较、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缩小地区间差距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西省外商直接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了使投资的主客体对各地市的投资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资源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科技文化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六个方面构建各地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西省各地市的投资环境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得出结论:投资环境优良的地市为南昌、九江、赣州和新余市,投资环境一般的地市为景德镇、宜春、上饶市,投资环境较差的地市为吉安、鹰潭、萍乡、抚州市.  相似文献   

7.
应用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来研究2004—2008年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运用空间产业结构因素和空间竞争力因素将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分类。考虑了空间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表明,海西经济区各地市产业结构因素比竞争力因素更能推动各地市的经济增长。进而从三大产业角度对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的经济增长水平进行分类。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河北省11个地市的136个县市农村小学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邯郸、秦皇岛、石家庄、保定、张家口等市的17个县的500所农村小学为样本为样本,立足于各地市经济现状,对农村小学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运用超效率DEA分析了河南省各地市经济效率存在的差异。通过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影响经济效率的因素中,环境规制对河南省各地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呈二次曲线,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例、金融深化程度及研发投入对河南省大多地市的经济效率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区域经济状况进行分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统计资料 ,从消费支出的角度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的方法 ,建立数学模型 ,对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比较研究 .  相似文献   

11.
以新兴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支撑,在一定经济发展背景下某一特定区域经济内生增长实现机制下,对山西省经济内生增长能力的形成途径进行探索和研究。消除或降低制度安排引起的经济效率损失对地区经济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分享分工经济好处的能力和不断累积自我发展能力,为山西省突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以自我发展能力为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5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得到陕西省十个城市竞争力的排名,把陕西省十个城市竞争力划分为强、较强、一般和较弱4种类型,对每一种类型的城市进行了详细分析。城市竞争力的评价,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需要选择很多经济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由于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同,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去探询山西旅游发展滞后的原因,并试图通过与旅游发达省份及周边发展较快的省份实证比较和分析,以社会学的视角思考这一问题,最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如何更好的发展我省旅游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陕西省1985-2010年的GDP、固定资产投资(FAI)以及碳排放数据,建立OLS回归模型,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陕西省FAI、经济增长与CO2排放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长期来看,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同时,FAI、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最后,建议陕西省积极实施相关节能减排措施,合理调节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因地制宜,深度发掘具有陕西特色的旅游产业资源,拓宽第三产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文化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三晋文化既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可依托的比较优势,也是山西实现文化强省的新型竞争力,其产业化还是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前,山西旅游产业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新兴产业,在山西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拓宽就业空间、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配置资源、增进交流和沟通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等重要作用。但是,思想观念落后、产业定位模糊、区域经济水平不高、城市形象不佳等因素困扰山西旅游产业顺畅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山西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山西是一个以县域经济为基础的省份,改革开放后,县域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山西县域经济的发展仍比较落后,这是与其基础性地位不相称的。因此,研究山西县域经济发展,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切合实际的对策建议,对于促进山西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兴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山西保险业发展与山西经济发展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各保险险种支出对经济的关联度影响基本上小于各险种的保费收入对经济的关联度。通过分析在对策上提出山西在未来要制定更为完备的政策来发展保险业,为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资源与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山西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目前该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仍处于初级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也是突破自然资源与生态对经济增长约束的关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是战略指导思想的转变;转变的核心是加快政府体制改革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20.
煤炭产业占据山西经济的主体部分导致山西产业分布不平衡,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落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变弱。为了让山西走出长期过度依赖煤炭等能源资源发展的困局,必须树立创新观念,立足于现有条件延长煤炭产业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开发新能源、新技术,让其能源产业通过与其他产业融合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加快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低能耗低排放产业,逐步令新兴产业部分甚至完全地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有力推动器。只有走产业转型融合发展的道路,山西才能够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