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赵丽梅  张花 《情报科学》2019,37(3):97-104
 【目的/意义】以共词分析为基本研究框架,揭示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图书馆研究领域的主流研究范式,为后 续研究提供内容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过程】采用矢量动态模型、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以及区块分析等方法, 重点研究该领域的知识结构和前沿趋势。【结果/结论】通过知识图谱绘制和理论分析,发现该研究领域存在三个主 流研究范式: (1)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策略; (2)信息隐含价值的挖掘; (3)智慧图书馆的创新性服务。  相似文献   

2.
黄茜茜  杨建林 《情报科学》2022,39(2):133-140
【目的/意义】构建基于司法判决书的案件知识图谱是对司法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提升司法智能化 水平,积极响应国家“智慧法院”建设发展战略。【方法/过程】以“网络诈骗”领域为例,用“自顶向下”的方式构建知 识图谱。首先,结合文书内容与专家意见构建案件领域本体;接着,通过知识抽取、知识表示、知识融合等环节获取 实体、属性及关系;再利用Neo4j生成案件知识图谱。最后,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结果/ 结论】基于 2015年-2020年的“网络诈骗”领域司法判决书,构建了含有约 3万个实体和 18万条关系的案件知识图 谱,并详细阐述了具备基础资源层、知识图谱层、服务应用层的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设计。【创新/局限】实现了案 件知识图谱的实体类型扩充,以丰富图谱应用场景,并将知识图谱技术与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进行融合;局限在 于仅使用网络诈骗领域判决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社会感知是借助海量时空数据研究人类时空间行为特征,进而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时空分 布、联系及过程的理论与方法。用户画像旨在通过挖掘用户属性特征和行为模式,以揭示群体、领域乃至社会现象 的内在规律。用户画像是实现社会感知的重要手段。【方法/过程】紧密围绕社会感知数据涉及的情感认知、行为习 惯和社交网络关系三个维度梳理与之映射的用户画像内容维度,更深层次地,对其三个维度中与用户画像息息相 关的应用情境进行分类描述,以期总结其应用价值。【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当前用户画像的数据源拓展到多源异 构时空数据;研究内容集中在情感及场所语义、空间交互以及社交网络挖掘等方面;时空语义推理等研究是该领域 的拓展;应用情境可以在跨地域空间信息服务、城市人地交互关系挖掘、政府高效治理、领域事件时空关联趋势预 测等主题领域加以展开。【创新/局限】社会感知数据的利用可以在多任务场景下实现态势感知和知识推理。通过 融合多源异构时空数据和集成多种用户画像维度,能够实现多场景的精准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4.
庞雨静  卢新元  张恒 《情报科学》2022,40(6):124-131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国内智慧图书馆领域学者间的科学合作现状和研究团队构成,挖掘作者间的潜在合 作关系,以期推动智慧图书馆领域的合作研究与实践。【方法/过程】基于SNA视角,以UCINET6和COOC9.9为分 析工具,对国内智慧图书馆领域核心作者群的117名作者进行分析,从合著网络的子网、网络密度、中心性、凝聚子 群和结构洞等5个维度揭示智慧图书馆领域学者外在合作关系,预测潜在合作关系。【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国内智 慧图书馆领域的学者多以2-3人的小型团队进行合作研究,团队间缺乏沟通交流,潜在合作分析表明该领域仍然存 在巨大合作潜力和空间。未来该领域学者可以围绕智慧服务、高校图书馆、物联网、大数据等方向加强合作,促进 跨学科、跨地域大规模团队的形成和学者间更密切的联系,推动领域发展。【创新/局限】首次基于SNA视角挖掘智 慧图书馆领域学者的现存合作关系与潜在合作关系,对于潜在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汤妙吉 《情报科学》2021,39(10):63-69
【目的/意义】分析智慧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驱动模式,促进图书馆数据资产开发及智慧服务提升。【目的/ 意义】基于数据驱动,围绕用户、内容、分析、服务、环境五大数据驱动元素,分析其数据驱动过程与维度,通过驱动 维度间的作用关系与相互关联建立动力机制模型。【结果/结论】从动力机制运行角度来说,数据驱动就是数据流 转,不同数据驱动维度间的作用力关系均为正向,通过数据输入→语义关联→可视化分析→反馈调整的数据流转, 实现与图书馆基础数据库、机构知识库、专家数据库、学科馆员库等数据库之间数据协作,并在数据收集方式、数据 挖掘技术、数据评价模式、软硬件条件方面追求数据智能化。【创新/局限】数据属性化维度关系着数据收集的实现, 价值转化力与主体智慧度维度决定着数据到知识的转化与提升,数据物质性维度是实现驱动直接绩效的来源,并 由此反馈关联到驱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使用人工或常用软件工具获取本体概念及概念间关系已无法满足自媒体环境下大数据的本 体构建及维护的要求,本文尝试用自动或半自动方式予以实现。【方法/过程】对电子商务领域原始语料进行分句、 分词等预处理,构建领域语料库;使用基于语言学以及统计学的方法提取电子商务领域本体概念,同时提出基于混 合策略的本体概念抽取方法;然后使用基于语言学、聚类的方法提取电商领域本体概念与概念之间存在的分类关 系,使用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方法抽取其本体概念与概念之间存在的非分类关系。【结果/结论】将文本挖掘与本体 构建结合起来,提出了领域本体概念及概念间关系自动抽取与本体构建方法,实验表明使用本体框架 Jena利用此方 法可以自动构建电子商务领域本体,并可将其应用到通用的语义检索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梳理国内外语义出版的理论研究进展,以厘清下一步语义出版的理论研究方向。【方法】 围绕语义出版的对象范畴、表现形式、实现方法、价值功效等理论要素对中外文献进行统计、对比和综合分析,总结现有理论研究的共性特征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语义出版的研究对象从以学术期刊为载体的论文资源,扩展至图书、学位论文等形式的文献型学术资源,乃至数据型、媒体型、工具型学术资源;表现形式侧重于不同资料、事件、人物、术语、记录等实体对象的抽取、链接和集成,构建科学知识的语义关系及其构成的知识网络;实现方法涉及语义出版框架模型、语义标准、语义技术、语义工具、语义描述等;具有知识价值、商业价值和产业价值。【结论】 理论研究层面的语义出版在概念界定、方法适用性、服务体系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黑浩源  裘鹏 《情报科学》2022,40(9):32-37
【目的/意义】从数字人文和智慧视角出发,构建北京双奥社会记忆,契合通过体育构建美好世界愿景,助 力打造北京双奥遗产。【方法/过程】梳理了社会记忆发展脉络,分析了社会记忆构建研究现状,对社会记忆实践应 用案例和场景进行了研判,明晰了数字人文和智慧数据概念,阐释了数字人文与北京双奥社会记忆逻辑关联。【结 果/结论】将数字人文理念、智慧数据理论、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引入到北京双奥社会记忆项目构建,提出构建高维时 空智慧数据服务空间、数字记忆多重证据参照体系、多维人文价值协同合作机制、数智赋能社会记忆服务体系等四 个策略。【创新/局限】形成数字人文和智慧数据同社会记忆的三维融合,拓展了北京双奥社会记忆理论体系和方法 体系,存在相关理论分析不够透彻、社会记忆构建维度不够完善的局限。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基于数字人文理论与方法,挖掘《谭延闿日记》中蕴含的人物关系,形成能够呈现日记人物同 现关系的可视化图谱,将非结构化的日记文本以更加清晰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示,并力图在此过程中发现和提炼有 用的知识。【方法/过程】以 1923—1926年的《谭延闿日记》内容为研究对象,抽取具有同现关系的人物实体要素,运 用 Gephi数据可视化软件构建日记人物同现关系网络图谱,并通过量化统计、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网络拓扑特 征、人物中心性特征以及基于模块化和k-core的人物群体特征等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结论】以人物关系挖 掘为切入点,发现和提炼《谭延闿日记》中蕴含的知识,展现了数字人文视阈下细粒度开发名人日记资源的可行性。 【创新/局限】构建了《谭延闿日记》人物同现关系网络,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并结合相关历史研 究进行对比验证,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对日记文本内容的挖掘过程与结果,为其他历史档案资源的开发提供参 考。但是所抽取数据为局部时间段数据,仅能展现局部时间段的特定人物关系,更多、更丰富人物关系的挖掘与呈 现还需更长时段的数据与更多相关资料的充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文本主题挖掘在情报分析领域中的作用日趋重要,通过特征比较共词分析和 LDA模型分析两种主流文本主题挖掘方法,研究两者的具体特点,为相关人员合理地运用文本主题挖掘方法处理 数据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过程】本文分两种情况对比研究:第一、两者挖掘不同时段同一种类文本数据的主题 分布信息和主题演化信息的能力;第二、两者挖掘同一时段不同种类文本数据的提取正确主题的能力。【结果/结 论】在不同时段LDA模型分析与共词分析相比挖掘主题分布信息的能力可不断提升,并且其可挖掘出更加细化的 主题演化信息;在同一时段LDA模型分析对语义关系模糊逻辑结构粗糙的文本提取正确主题的效果明显优于共词 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海量涌现,对网络舆情信息集成与分析成为及时 应对用户网络行为规律以及优化政府决策的重要手段。【方法/过程】在分析了网络舆情信息集成的发展现状、研究 意义以及主要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辨析了大数据及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征。基于此,本文以智慧信息服务大数据 框架下网络舆情信息为研究对象,结合日志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采用Awstats软件大数据集成技术等对智慧信息 服务大数据框架下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进行全面分析;进一步利用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方法,获得网络用户的行 为规律,并将其应用到优化政府决策中。【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描述性分析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低于 0.05,推断性分析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低于 0.1,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值皆低于 0.001, 说明可根据描述性、推断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获得有效的网络舆情集成分析结果,可将其应用到优化政府决策 中。【创新/局限】但由于条件有限,本文设计的集成方法在集成效率方面还有所不足,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提高 集成速度入手,加强舆论信息集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颖  于改红  谢靖 《情报科学》2021,39(8):67-77
【目的/意义】通过对学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语义化组织,实现学术资源及其内部知识之间的关联发现。 【方法/过程】本文提出基于全文知识网络的学术资源关联发现方法,设计了全文知识网络的模型和构建流程,以 Pubmed Central数据库中拟南芥(Arabidopsis)相关的520篇期刊论文全文数据为实验对象,通过全文解析和挖掘将 其分解为细粒度的知识,形成全文知识网络。然后利用SPARQL查询和RelFinder可视化工具从数字资源层、知识 单元层和知识对象层三个层次开展关联发现实验。【结果/结论】本文构建全文知识网络对学术资源进行细粒度组 织和挖掘,有助于发现不同学术资源及其内部知识之间的潜在关联,对学术资源的深度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创 新/局限】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构建全文知识网络对学术资源进行细粒度揭示和组织并进一步发现潜在关联,局 限在于尚未开展大规模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是提供综合化、智慧化文旅公共服务的应用系统与媒介,有助于文旅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的提升。【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分析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在遵循“数据赋能、交互共享;供需匹配、精准服务;安全可靠、系统持续”原则的基础上,按照“要求输入(目标要求、原则要求)—运行转化(资源汇聚、数据处理)—结果输出(智慧服务、终端呈现)”的逻辑依据,构建了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结果/结论】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由基础设施层、资源汇聚层、数据处理层、智慧服务层、终端呈现层共同构成。【创新/局限】仅对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了理论构建,未来需要借助相关技术、方法、数据等对平台可行性进行全面验证。  相似文献   

14.
韩丽华  魏明珠 《情报科学》2019,37(8):158-162
【目的/意义】根据大数据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对信息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探索,进一步挖掘信 息资源深层次价值,实现更健康有效的信息资源载体的支持。【方法/过程】以大数据背景的信息资源特征为基本研 究出发点,挖掘数据科学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关联,利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以及新兴的智慧服务,构建较为系统的 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结果/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构建了大数据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三种创新模式:①“物联网+ 大数据”创新模式;②“数据挖掘技术+信息资源”融合模式;③“技术框架+用户核心”的信息服务模式,为大数据 时代信息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及研究提供知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毛云莹  陆伟 《情报科学》2022,40(4):33-39
【 目的/意义】立足专利技术和产业融合视角,探索益于二者协同的发展模式,促进互联机制下的知识产权良 性生态建设。【方法/过程】首先,结合专利的技术分解和产业分类,将IPC及对应技术和产业类别进行关联映射,其 次,借助共现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有关方法,实现面向特定领域,发现专利数据集潜藏的技术向和产业向关联类 型及关联模式,识别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基于此,构建相应的双向分析框架。【结果/结论】以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 为例,分别围绕数据关系层、方法路径层,实证了上述分析框架对于指导专利技术和产业正反向双边分析的可行 性。【创新/局限】为推动技术应用为目标的产业创新与转化及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技术研发与布局,提供了新的思 路,未来可从自动化程度或产业链深度等方面,强化该框架的相关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上海市名人故居知识图谱,可以强化沪上名人故居非结构化数据的知识组织问题,为后续历史名人故居学术资源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也为游客选择名人故居游提供便利。【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沪上名人故居用户需求及旅游领域相关行业标准,首先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设计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框架,之后以此框架为基础通过序列标注、机器学习等方法填充图谱的实体、关系及属性为沪上名人故居的知识图谱构建提供数据支撑,最后运用Neo4j图数据库对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存储。【结果/结论】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构建实现了资源的可视化存储及语义检索,能够提供数据浏览与知识展示,数据查询与知识检索、知识关联与信息推荐等功能,为后续智能问答、智能信息推荐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创新/局限】本研究结合用户需求及上海市名人故居数据结构特点,建构了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框架,为后续名人故居知识组织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本文数据的选取仅限于上海市内的知名名人故居,有关研究数据有待进一步扩充以更好地研究文章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科学出版物的语义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语义数据,分析这些语义数据的特征可以为语义出版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通过收集目前常用的典型科学出版物语义数据,多角度分析这些数据集的类型、组成要素、生成流程及其支持的应用系统功能,总结这些语义数据在开发、开放、发布中的共性。【结果】 目前主流的科学出版物语义数据集具有相似的数据开发与组织流程,偏向于自然科学领域,具有不同的组织粒度及应用特点。【结论】 科学出版物语义数据的生产与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在数据的规范使用、数据本身的质量以及基于这些数据的服务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馆藏文物资源知识分散、异构、关联程度较低,本文提出一种馆藏文物资源知识关联的有效方 法,便于关联化的知识服务的开展和馆藏文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馆藏文物信息资源关 联和智能问答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关联数据的馆藏文物信息资源知识关联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关联数据的 知识关联模型。通过借助关联数据相关技术、利用SPARQL以及HTML对馆藏文物资源知识进行访问和查询。【结 果/结论】将馆藏绘画类文物知识发布为关联数据形式后,馆藏文物资源知识得到充分的聚合,深度展现文物信息 资源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不同需求的用户浏览不同粒度的文物知识、知识实体关系的效率。【创新/局限】从关联数 据角度出发,提出基于多粒度语义查询的智能问答服务框架。下一步研究需要扩展馆藏文物资源的数据采集规 模,对馆藏文物资源的深层次关联发现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文物图像资源日益成为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克服存在于图像资源内容与 形式上的“语义鸿沟”对其开发利用产生的消极影响,有必要面向文物图像资源底层视觉特征与高层语义特征的精 细化映射与细粒度知识表示进行相关研究。【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文物图像资源知识表示需求与表示策略的基 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元构造的文物图像资源细粒度知识表示模型。在模型设计的基础上,以著名绘画文物《历代 帝王图卷》为例,阐述了面向文物图像资源细粒度表示需求进行知识元提取、构造与数据发布的具体流程。【结果/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知识元的文物图像资源细粒度知识表示方法能够在图像底层视觉特征与高 层语义特征之间建立有效的语义映射关系,并通过与外部知识库的数据关联实现与开放关联数据网络的深度融 合。【创新/局限】本文从知识元角度出发,提出了文物图像资源的细粒度知识表示方法,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对文 物图像知识元的自动提取以及基于知识元的图像资源知识发现方法进行更深入地探索。  相似文献   

20.
李欣 《情报科学》2018,36(4):95-99
【目的/意义】关联数据发现与个性化信息推送是未来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内容。大数据环境下,为了提 高图书馆推送信息的精准度,本文把适合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的强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引入到高校图书馆智慧化信 息服务中,研究在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图书的智能查询和个性化信息推送。【方法/过程】在具体的研 究中,由于经典关联规则挖掘需要多次扫描数据库,生成大量的冗余关联规则信息,因此需要重新定义领域内强关 联规则和频繁项目集,提出处理海量数据需要的强关联规则算法。【结果/结论】将改进的算法应用到图书借阅和信 息查询数据的分析中,以减少图书频繁项集的产生,避免冗余规则的挖掘和生成,从而实现关联图书信息的高效挖 掘和个性化推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