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网络已经融入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最重要因素。大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社交既拓展了他的交往空间和社交行为,同样,也改变了他的学习方式。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在梳理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出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分析的研究框架。以扬州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从社交网站访问情况、好友特征、社交基本属性、社交行为、态度与感受五个维度调查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归纳总结当代大学生基于社交进行学习的行为特征。旨在指导大学生能正确、积极地使用网络社交进行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特点,构造了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以用户之间互动情况来定义用户间的信任值,以新浪微博为例研究了用户间的关系特征和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柳州师专学报》2020,(3):131-134
网络人际信任是个体维系持久稳定在线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正处在自我发展的关键期,社交媒体的使用拓展了其社交空间,引发了其社交行为的变革,并对网络人际信任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社交媒体的主要类型、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内涵、特点,指出其在网络人际信任培育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培育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社交网络在时空框架中的变化过程及规律进行可视化表达,将LBS与SNS相结合,构建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站,实现了时空社交网络数据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并使用Silverlight相应的可视化控件以及扩展,对社交网络可视化方法进行探究,以可视化方式形象展示各种社交网络专题内容、好友空间分布和数量统计规律,并提高社交网站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5.
社交网络发展为信息交流的便捷性提升提供了有利保障,而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交网络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容矛盾,化解矛盾并科学运用社交网络开展思政教育,是未来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必经之路。本文从社交网络环境与现代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矛盾入手,论述了社交网络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积极与消极方面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思想引导、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对社交网络工具应用、完善社交网络环境下高职思政信息化教育体系等有效路径,以期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日益引人注目,对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采取调查问卷法和随机访谈法,以福建工程学院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情况分析为例,分析了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在针对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需求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利用社交网络,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7.
社交网站是帮助用户建立社交关系的一种新型社交媒体,由于具有社交真实化、关系价值化、活动圈子化、传播病毒化、空间个性化等媒体特性,它目前成为了互联网上一个重要的知识扩散互联网。本文在对知识扩散概念理解,以及对知识扩散机制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基于社交网络和复杂网络的相关理论对社交网站中知识扩散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并从网络结构、人际关系、个体认知三个维度归纳和论证了影响社交网站中知识扩散的七个因素,分别是网络连结、网络形态、信任、合作、互惠、专业能力、价值观念,这对于基于社交网站媒介的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应用具有很好的指导,也为通过进一步量化研究社交网站的知识扩散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移动社交网络作为现实社会交往方式的必要补充,已经渗透到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分析并结合研究目的,构建了包括移动社交网络愉悦度认知、移动社交网络信息可用度认知、移动社交网络互动程度认知、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认知,以及移动社交网络接受和使用意向五个方面内容的研究框架。通过调查分析,揭示了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所持有的基本态度,为从多学科交叉视角开展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研究提供前期基础,也为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移动社交网络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社交网络使用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采用社交网络使用强度问卷、线上积极反馈问卷、社交焦虑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96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社交网络使用、线上积极反馈、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两两之间显著相关;(2)社交网络使用能通过线上积极反馈和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对孤独感产生影响,且该中介作用包含了三条路径:线上积极反馈的单独中介作用、社交焦虑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线上积极反馈和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线上积极反馈和社交焦虑在社交网络使用预测大学生孤独感中起多重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社交网络使用与孤独感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深化了社交网络使用对个体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社交网络的发展带来了社交工具的变更和社交形式的多样化,掀起了网络发展的一次又一次浪潮。在科技进步的时代下,社交网络也将在移动网络的主流中逐渐实现电子商务化,为大众提供更优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针对社交网络中用户间好友关系的特殊性,结合重启特征和稀疏网络平滑特征,提出了PageRank改进算法PRS;针对BA网络模型的缺陷以及实际社交网络的连接特性,将改进算法PRS作为择优连边考量因素之一,加入随机连边机制,构建了一种适合社交网络的BA无标度网络的改进模型。实验证明,改进模型具有更优的网络特性,适合构建与描述社交网络。  相似文献   

12.
徐素琼 《文教资料》2008,(5):107-108
本文从社交技巧定义及智力障碍者社交技巧缺乏的原因入手,介绍并分析了智障者社交技巧的评量、智障者社交技巧课程的内容及其组织形式,给出了社交技巧教学方法和策略,并探讨了智障者社交技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在线社交网络进行全面的可视化分析,运用持续同调的计算方法对在线社交网络传播进行计算与分析.首先,将在线社交网络看作距离子空间,构造出该空间的不同子复形;然后,通过计算单纯复形的同调得到相应的贝蒂数和持续性图,从而基于贝蒂数和持续性图获取社交网络的拓扑特征;最后,分析几个不同类型在线社交网络的传播特点,将持续同调应...  相似文献   

14.
为了挖掘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从复杂的社交网络提取有价值的数据,需要对社交用户网络进行可视化处理和层次构建,本文采取随机游走算法来实现社交用户网络的层次生成。首先,从社交网络的网络营销方式和商业价值两方面阐述了社交网络研究价值,接着提出了随机游走算法数学模型,最后进行实例仿真,生成社交用户的层次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5.
在智能手机普及,网络社交碎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社交APP的使用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从QQ、微博,到微信、抖音,这些主流社交软件,在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社会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把握学生网络社交动向,发现软件使用规律,在尊重学生群体需求规律与行为习惯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与路径,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社会比较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心理现象。社交网络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样化的社会比较信息、更便捷的比较途径。与传统的社会比较相比,社交网络中的社会比较具有自发性、比较信息的两极化、比较对象的多样化等特征。现有研究发现了社交网络中社会比较对用户的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探讨了与之相关的个体与文化因素。未来研究应更关注社交网络中的消极信息对用户的影响、重视用户的主体性及进一步深化社交网络中社会比较的个体差异与文化差异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徐焱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11):176-179
采用传统统计方法很难直观了解大规模社交网络的结构特点和演化特征。通过对科学网博客域名下的网页进行搜索,建立一个由244 662个博主和113 062对好友关系构成的复杂网络——科学网博客博主好友关系网络。采用复杂网络理论进行研究,测算网络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发现该网络具有无尺度属性和小世界属性,存在相对较多的集散节点,导致网络的度分布幂指数小于正常范围。通过逐步删除高连接度节点,观察网络破碎程度,分析了集散节点在维持社交网络链接中的重要性,建议重点关注10%的最高度节点,使网络更加健壮。该研究有助于阐明在线社交网络的自组织结构性质。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网络学习平台的不足,本文探索了基于SNS理念的社交型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技术,结合社交型网络社区的特点,实现了适合开放大学需求的网络学习平台,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网络学习平台的不足,本文探索了基于SNS理念的社交型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技术,结合社交型网络社区的特点,实现了适合开放大学需求的网络学习平台,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杨政 《华章》2012,(23)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社交过程中,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就需要高校学生工作者深入研究并积极主动应对.本文首先从当前高校大学生对社交网络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造成的影响,提出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