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钢琴奏鸣曲"华尔斯坦"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又称黎明奏鸣曲。该作品集中表现出贝多芬独特的创作风格及思想,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演奏技巧要求很高,音乐表现力极强,同时又非常富有田园风格的一首。就此,本文针对奏鸣曲"华尔斯坦"第一乐章中的演奏情感、技巧和演奏手法进行详细地剖析。  相似文献   

2.
弗朗兹·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是浪漫主义的先驱人物,是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在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中,《奏鸣曲》D664是一首旋律宽广流畅且极富抒情性的代表作之一。这首奏鸣曲旋律优美、音乐表现力丰富,在把握作品风格方面是一首值得研究的作品。通过对技巧、风格的分析及讨论,能够更好的把握浪漫主义初期作品的风格特征。本文通过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664第一乐章演奏技巧的分析,针对演奏这首作品将要遇到的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664第一乐章演奏技巧的分析,不仅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对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丁芸 《文教资料》2006,(32):155-156
莫扎特是古典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共创作有19首钢琴奏鸣曲。本文将这19首钢琴奏鸣曲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从创作风格和演奏特点分别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莫扎特创作的《D大调长笛协奏曲》是最伟大的长笛作品之一.这首作品不仅具有浓厚的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乐思特点,同时对于演奏技巧方面的运用也是值得研究的.本文分别对这首作品三个乐章中所运用到的一些典型演奏技巧进行分析与论述,并以此呈现出该作品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5.
《热情奏鸣曲》产生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时期,是他这一时期奏鸣曲创作的代表性杰作。本文从曲式结构和演奏技巧两个方面对这首乐曲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阐述了正确理解和分析全曲是演奏好一个作品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海顿是雏也纳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于古典主义风格的最终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社会历史背景对海顿钢琴奏鸣曲创作风格变换产生的影响,将海顿作品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创作时期。分别考察不同时期海顿钢琴奏鸣曲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技术规范,形成对其作品基本特征的准确认识;继而阐述海顿作品演奏要点,以提高钢琴学习者的鉴赏能力和演奏技艺。  相似文献   

7.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过渡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其中《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是贝多芬早期的作品,此曲创作于1801年。因其第一乐章旋律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被后人命名为《春天》。本文以《春天奏鸣曲》为研究对象,对其音乐的曲式结构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继而从一名小提琴演奏者的角度探讨其作品中主题的多样化处理、演奏技法和与钢琴伴奏的协调配合,以期为大众进一步解读演奏该作品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8.
《悲怆》奏鸣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第13号作品,在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的作品中相当于里程碑,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拥有理性的内容、旋律及结构,在贝多芬大量的作品中,这首曲子对于大多数钢琴学习者看来并不难,所以很多人练习演奏。本文通过分析《悲怆》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和作品情感,深究演奏技巧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778年,莫扎特在这一时期里连续完成了五部钢琴奏鸣曲,是莫扎特作品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这首钢琴奏鸣曲是莫扎特早期音乐作品风格的代表,本文对这首作品进行介绍,并着重分析了第三乐章的演奏技法,借此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法。  相似文献   

10.
莫扎特作为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在各个音乐体裁方面都有创作。在钢琴曲方面他的19首钢琴奏鸣曲对后世演奏与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与帮助,而此作品就是选自当中的第七首,创作于1777年,一个富有戏剧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被人评价为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他的《贝多芬奏鸣曲集》从古典主义跨越到了浪漫主义。《f小调第一奏鸣曲》(1792-1795)是贝多芬献给海顿的三首奏鸣曲之一,为贝多芬早期的奏鸣曲作品,虽更接近海顿、莫扎特以及前古典时期作曲家的形式与风格,但此时强烈的情感表达已经显示出贝多芬本身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海顿和贝多芬两位古典主义时期代表钢琴家的奏鸣曲为研究对象,根据两个人所处的时期和背景进行梳理,从曲式结构、演奏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更加客观的看待其作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提琴的演奏中有很多发音技巧,这些技巧需要在演奏者熟练掌握作品风格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合理的表现。笔者将结合《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中的典型段落分析中提琴各种发音技巧的运用。一、揉弦揉弦是弦乐类乐器演奏者都要熟练的左手技巧,演奏者合理准确揉弦能使琴弦发出美轮美奂的音色,中提琴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4.
罗璇 《教师》2011,(26):123-123
中提琴的演奏中有很多发音技巧,这些技巧需要在演奏者熟练掌握作品风格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合理的表现。笔者将结合《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中的典型段落分析中提琴各种发音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交响乐团参与中提琴声部的实际演奏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了中提琴声部在这首作品中的重要性,并且从演奏员和分析者的角度对这首乐曲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以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为例,对中提琴的演奏技法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期通过研究中提琴声部在交响乐团中的演奏技法,对演奏的学生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贝多芬《C大调钢琴奏鸣曲Op.53第一乐章》又称《黎明奏鸣曲》,是贝多芬中期的代表作之一,它体现着贝多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着积极向上的阳光性格。本文主要是对这首曲子的曲式结构和演奏技巧进行分析,让演奏者更深的理解这首作品,更好的演奏出符合贝多芬风格的音乐。  相似文献   

17.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应是我们所接触的奏鸣曲里最难演奏的,也是世界上最难演奏的钢琴作品.我们应该如何去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或者是他的奏鸣曲被演奏成什么样子才算是好的演奏,成为每个钢琴学习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被钢琴家们奉为"新约全书",而这首"暴风雨"奏鸣曲则是他创作旺盛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主要从作品本体结构出发,全面分析,深入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破解乐曲中所蕴含的演奏技术种类,希望能为学习者在学习这首作品时提供些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海顿晚期共创作有五首钢琴奏鸣曲。它们是海顿风格和创作手法最为成熟的体现。这五首钢琴奏鸣曲最大的特点在于把交响乐的创作思路渗透其中。这一创新把古典主义钢琴奏鸣曲推向了新的高峰,为后世钢琴奏鸣曲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为钢琴音乐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的贡献。研究这一特性,对我们学习和了解海顿奏鸣曲风格乃至海顿的音乐风格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海顿交响性创作构思,交响性创作手法运用以及钢琴演奏技巧的交响化这三个方面来阐述海顿晚期奏鸣曲中交响化的特征,为教学和演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贝多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深受社会动荡影响与病魔缠身的双重打击下,始终坚持着对音乐的追求,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在继海顿、莫扎特之后,他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了颠峰,晚年又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热情奏鸣曲>这部作品正是贝多芬在古典主义时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以突破性的曲式结构、出色的演奏技巧及完美的艺术表现为世界音乐史填写了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