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万高 《教育技术导刊》2016,15(11):186-189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源节点位置隐私的安全性和节点能量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和节点功率控制的源位置隐私保护协议。该协议主要在径向路由阶段和圆周路由阶段,完成数据包从源节点到基站的数据传送过程。同时,在路由过程中,动态调节节点发射功率,打破以往发送距离为一跳的数据包转发方式。仿真实验表明,与已有的基于幻影源路由协议相比,该协议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可以有效利用网络中的剩余能量,实现网络寿命与能耗的均衡。  相似文献   

2.
《河西学院学报》2015,(5):93-96
针对网络节点路由策略的不合理而引起的"热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 EEC协议的负载均衡路由算法E ADEEC.该算法采用簇间多跳、多路径的路由策略来构建均衡路由树,并对节点多的子路由树进行局部调整以进一步优化处理,避免热点因负荷太大而提早死亡,从而延长网络生存时间.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L EACH和DEEC,EADEEC的负载均衡性以及生存时间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多路径路由是一种较新的路由策略,相对于传统的单路径有很多优势.本文在原有路由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多路径路由算法,首先,通过该算法实现了查询路径的方式和计算路径的数量,其次,通过该算法实现了独立路径模型的构建和路径可靠性模型,最终完成在传输过程中,充分挖掘可靠性较高的多条传输路径来完成节点间的通信,解决因节点具有动态特征等原因造成的断路和拥塞,实现整个网络的负载均衡及数据的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4.
ZigBee网络的传统算法(簇树路由算法和AODVjr路由算法)在发现路由过程中节点能耗较大。为此,结合节点能量、簇树路由算法和AODVjr路由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ZigBee网络路由算法。该路由算法选择路由时尽量避免能量较低的节点,选择最佳路径,维持网络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有效降低整个网络总体能耗,合理分配网络负载,大大降低了死亡节点数量,从而延长整个网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在较大规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周期性数据采集应用中,经常会出现异构网络, LEACH等协议没有考虑节点的异质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级异构网络的高效路由分簇协议,考虑了节点的异质性,为不同类型节点设置不同簇头选举概率及阈值函数,优化簇头选举策略,较高初始能量和剩余能量的节点比低能量节点拥有更多的机会成为簇头节点。实验结果表明,能够高效地利用传感器网络采集数据,网络负载总体均衡,并延长网络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6.
有限的能量资源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广泛应用的主要限制之一。为了最大化整个网络的生存时间,需要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能量消耗。协议使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包含两种节点:普通节点和能量较高的高级节点。算法中综合考虑了节点当前剩余能量、网络中平均能量、簇头到基站的距离和节点类型等因素,设计了一种适合于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HCEEC)。在该协议中,基站在对应的区域中选择能量更大、更加靠近基站的节点作为簇头来搜集本区域内的信息,簇头节点对本簇内的信息进行融合之后发送至基站节点。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更好地综合网络中能量的负载、提高网络吞吐量和延长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彭艺  张耸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12):86-89
无线体域网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是有限的,如何优化体域网的路由选择,降低网络能耗成为无线体域网路由算法设计的关键。目前,常用于无线体域网的动态源路由算法DSR虽能够顺利完成数据传递,但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因此,在DSR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能耗控制的路由算法ECC DSR。该路由算法采用节点独立性传输链路,并综合考虑路由路径跳数、节点发射功率与剩余能量,动态调整路由,从而使路由在传输数据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中的资源。仿真结果表明,ECC DSR协议能够降低无线体域网的能耗,延长网络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针对Ad Hoc网络自我感知与自适应调整不够迅速和准确的问题,在构建节点上下文知识层次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分布式策略库,将负载均衡到网络的各个节点中,保持管理策略的一致性和维持较低的开销.将上下文认知模块划分为上下文知识库CKR、上下文智能管理工具CIMT、上下文知识决策点CKDP和上下文知识收集点CKCP等四个层次并与分布式策略管理模块进行有机整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协同上下文认知机制的分布式策略管理模型.该模型能为Ad Hoc网络动态自适应分簇组网算法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9.
网络节点可信的QoS路由是当前研究热点。针对现有研究成果不具备动态评估网络节点可信度能力,提出一种启发式算法,该算法引入元胞自动机和复杂网络SI模型,建立具有全局协同机制的网络节点可信度动态评估模型,有效降低了网络节点可信度评估误差,提高QoS路由可信度。实验表明,该算法比同类路由具有更好的可扩展、可信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动态资源管理依据当前的网络负载状况,动态地调整流量工程选路结果并将其映射到底层链路传输参数,在减少路由算法开销的同时,使链路资源能够自适应地分配.为获得较高的效率,动态资源管理可基于预定策略采用不同模式处理复杂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1.
对无线Mesh网络的TORA路由算法进行了研究,并改进了TORA,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链路状态加权的路由协议。该协议利用节点的可用带宽、吞吐性能和缓冲队列的饱和度等计算路由每一跳的代价(即权重),选择权重最小的节点作为路由。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TORA与原始TORA相比,在丢包率、端到端延迟方面数据要低,吞吐量数据要高。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源位置隐私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有向随机步的源位置隐私保护路由策略DRSP。DRSP通过产生地理位置分散的幻影源节点,借助能量充裕区域的能量形成动态、足够长的路径,从而使路由路径在全网随机多变,使敌方难以从路由路径上推测源节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考核指标难以量化、考核目标复杂等特点,提出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AHP-FCE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绩效考核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进行评判得出最终结果。该方法易于操作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Web服务组合中相似服务的选择问题,将联系数引入到Web服务选择领域。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离差最大定权法计算Web服务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将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形成的区间转换成联系数,根据联系数模的几何意义确定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相互作用的综合权值。在模拟实验中将灰色关联理论和欧几里得距离结合,并把权重因子引入关联度量化模型中,根据相似度选择Web服务。实例表明了该实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文章把节点的剩余能量考虑到贪婪路由选择算法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贪婪算法的能量有效路由策略(Greedy Forwarding Based Energy EfficientRouting Strategy,GFEER).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移动IP通信过程中,数据包需要经过网络中多个指定的节点,以保证节点的移动性;同时移动IP以其独有的特性和特点要求使用一种不同于固网的路由方案以保证移动节点的代理切换时延尽可能小。基于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自适应性的蚂蚁算法,将网络的容量限制、流量变化和最短距离结合起来,通过在找到的最短路径上设置障碍物来模拟网络拥塞,找到源结点。目的结点的多条最优路由序列,以便在实际中实时地、自适应地进行动态路由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提出的应用于Ad Hoc网络的路由协议是基于AODV协议并对其进行优化后产生的新协议,协议中引进了多路路由的思想、采用了备用路由、热点避让,在路由维护中采用了在消失节点的周围查找可用节点的路由优化策略,从而有效降低了泛洪次数和路由维护的开销.  相似文献   

18.
提升长三角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可以优化该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构建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长三角服务外包产业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及评价体系,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指标因子权重,通过二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及实证分析,得出长三角服务外包的人才资源、交通与通讯设施、经济环境的评价结果,给出提升长三角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长期负荷预测组合预测的方法,依据层析分析法中要素权重求取原则,建立了阶梯层次结构,构建两两比较矩阵,分层次对权向量取值,实现了中长期负荷组合预测下各单一负荷预测的总权重的求取,提高了权重求解的准确性;利用组合预测的原理,按照层次分析法中求解出的权重系数,将多个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拟合,得到组合预测的结果,从而有效减小单一负荷预测中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误差,规避各单一预测方法的不足,减少单一负荷预测对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预测风险,提高预测精度。最后利用某县2005-2010年的除大用户用电负荷作为算例进行实例分析并证实了所提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LEACH(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存在能耗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路由协议LEACH EM(LEACH Energy and Multi hop routing)。该算法修改了选取簇首的阈值,使节点能根据自身剩余能量动态调整其轮转周期,同时在簇间引入多跳路由机制,使距离基站较远的簇首能耗得到均衡,由此平衡整个网络负载。仿真实验表明,LEACH EM算法在能耗均衡上得到了改善,在网络生命周期中,LEACH EM算法比LEACH延长了3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