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件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教师把教材中的大量数学问题大胆地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人手.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让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而乐此不疲地学习。  相似文献   

3.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的确,只有当数学不再板着面孔,而是与孩子们生活交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38-3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中组织数学学习。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走进生活数学的自由王国,感受生活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聂敏 《湖北教育》2004,(21):48-49
自实施《数学课程标准》以来.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加强学生基本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还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出发去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从熟悉的事物中感受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怍用,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和亲切感,  相似文献   

6.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应充分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笔者从以下四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让学生从感悟中领略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并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要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出发为学生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探究性材料,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学生心目中最枯燥、最难学、最讨厌的学科,“数学”应列首位,为什么数学在学生眼中是那么的高深莫测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数学教学脱离了实际,学生的学习缺乏动力,教师的教学难以奏效,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数学教师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架设起生活与数学之间的桥梁,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树立学习与应用数学的信心。”可以说,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学习数学的归宿。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重视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及已有经验相联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倡导数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构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多年的数学教学,使我们清醒地感受到科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惑与艰辛,多数科生数学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学习数学有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与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进生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育中,要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引导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积极探索,发展个人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美的诱惑力,作到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孙琳 《时代教育》2007,(10Z):93-9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严桂华 《教育艺术》2005,(11):49-50
新课程理念要求数学课程除继续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外,还提出了两个重视,即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刨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去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使他们从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数学教学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相似文献   

20.
张英 《教育现代化》2006,(10):80-80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能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