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吕山  李熠  林颖 《新闻与写作》2022,(11):92-106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在外务工的父母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冲击、影响了传统模式的亲子关系建构。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远距离家庭的相处方式,建构了留守儿童与其父母超越时空的“共同存在”。本文通过对15组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协同访谈,考察了他们如何共同“驯化”手机,以达到“做家庭”的动态建构与亲职划界。本研究指出:手机在留守儿童家庭中发挥出新的意义和实践策略,父母得以弥补内心的亏欠感,以“媒介替身”的方式陪伴儿童成长;远距亲职实践仍然受限于传统的性别脚本,造成母职和父职在“做家庭”过程中持续的不对等;同时儿童并非完全被教导的客体,他们同样借助媒介“再驯化”策略表达对父母的情感乃至对日常监视的抵抗。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22,(3)
媒介是情感流通的渠道和形塑情感文化的社会空间。在智能手机建构的媒介环境下,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留守儿童,其数字实践对自身情感社会化的影响问题亟待被关注。基于安徽、江苏等地的田野调查,本文尝试从多角度探讨智能手机对留守儿童情感补偿机制的建构,并对此类补偿的局限性及留守儿童情感发展新困局进行层层剖析。研究发现:家庭氛围、教育和互动等方面的不足构成留守儿童情感的原生困境,也是推动他们向数字世界迁移并寻求情感补偿的内生动力;智能手机从连接中介、网络文化和社交资本三维度分别为留守儿童提供间接性补偿、替代性补偿和移位式补偿,此“数字代偿”机制使虚拟情境下的情感社会化成为可能。但数字代偿的程度是有限的,“不充分代偿”使生发于亲子陪伴中的依恋情感难以在虚拟场域中再造,甚至衍生出更强烈的剥夺感和“虚拟化”的情感能力等“代偿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山东档案》2014,(4):50-5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留守儿童队伍越来越大,留守儿童的安全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不能时刻看护,以至于留守儿童受伤甚至被拐卖的情况时有发生。为缓解这一情况,平阴县档案局联合县妇联为全县3200多名留守儿童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档案包括儿童姓名、家庭住址、  相似文献   

4.
本文讲述了“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的特殊生活环境给他们的身心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面对“留守儿童”这一新的社会问题,基层图书馆应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5.
曹玥  郑欣 《当代传播》2023,(4):54-58
亲子分离使留守儿童在教育发展方面处于劣势,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新机会。理想状态下,手机能促进亲子沟通,有利于远程教育的开展。而事实上,手机以学习的名义出现,给留守家庭教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研究表明,手机带来的技术赋权在促成外出务工父母实现数字亲代在位、留守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也引发了手机使用监管的难题,推动了留守家庭教育场域的权力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留守儿童、数字媒介成为新的教育主体,催生“自教育”与“它教育”两种家庭教育新模式,削弱了父母的教育权威。而数字媒介则被置于权力中心,展现出对家庭教育实践的他律作用。  相似文献   

6.
孙苑  高婧  孙秋 《大观周刊》2011,(37):77-7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因此,如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是本文主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至今,因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农村产生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主要是指父母外出打工,孩-y:留在农村,只由父母中的一人进行照顾,或由祖父母甚至是其他亲戚代为照顾的孩子们。留守儿童属于“需要保护的儿童”,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每个公民的保护。档案作为实现对留守儿童关爱的有效工具,亟需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共青团广西区委、自治区妇联等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县级团委要会同教育局,对全县所有中小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当地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情况,建立需要帮扶的农村留守儿童档案信息库。据悉,团区委还将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发  相似文献   

9.
张向阳 《今传媒》2013,(4):152-154
“留守儿童”近年作为一个农村问题被提出并逐渐得到重视的,并成为报道热点之一,新闻媒体对这一群体的报道和对这一问题的报道和解决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以引导舆论为主要功能《人民日报》对“留守儿童”形象建构采用了选择消息来源、大量引用官方数据等策,使“留守儿童”形象趋于群体化、类型化.  相似文献   

10.
大量青壮年农民工进城务工的背后,是被迫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情关爱,相当多的留守儿童迷恋媒介交流,特别是电视和网络媒体.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表明,电视和网络在留守儿童生活中并未起到提供信息、增长见识的工具性作用,而仅仅扮演了提供精神慰藉的角色.在当今媒介化社会,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对留守儿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一项迫切而现实的课题.本文结合郑州大学12名志愿者针对河南省30名留守儿童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我们在行动”,探讨了参与式行动方法在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并对如何实现留守儿童真正的、最大程度的参与,以及如何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赋权”目标进行反思,以期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小磨 《今传媒》2008,(4):9-10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民工的人数已经接近1.5亿人,由此而造成的“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至外地工作者,居所环境不佳,且颠沛流离)和“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工作,儿童或独居或与无力照养的祖父母生活于原居住地)总和将近5000万人。“流动儿童”教育、生存、保护、发展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而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大局。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民工的人数已经接近1.5亿人,由此而造成的“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至外地工作者,居所环境不佳,且颠沛流离)和“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工作,儿童或独居或与无力照养的祖父母生活于原居住地)总和将近5000万人。“流动儿童”教育、生存、保护、发展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而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大局。  相似文献   

13.
李逸 《大观周刊》2012,(45):167-16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的问题日益突出,他们无法得到全方面的关怀和照料,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安全现状的调查,沿着宏观层面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的视角,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的层面出发,构建留守儿童保护模式,旨在保护留守儿童免遭身体、经济、精神、毒品、贩卖、色情及网络以及其他有损留守儿童福利的一切形式的伤害和剥削。  相似文献   

14.
柏金凤 《大观周刊》2012,(48):232-232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或者托付在亲戚家.长期与父母分离,甚至有的父母为了节约钱,几年也不回一次家。孩子长期不能与父母沟通.在情感上缺乏关爱,导致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孩子存在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和群,没有亲切感;有的孩子自私.  相似文献   

15.
在四川地震还在持续的特殊氛围里,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注定要带上太多反思的色彩。我们在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欢乐的同时,应该把目光投向农村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这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选择在“六一”儿童节后出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殷文  李思怡  甘雨柔 《新闻大学》2024,(2):44-56+118-119
研究以留守儿童的新媒介使用为研究对象,将一起玩手机视为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与同辈群体的“嬉戏”(play)方式,致力于讨论媒介与同辈群体这一社会化机制的关系。研究发现,“一起玩手机”对留守儿童同辈群体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起关键性作用,是他们的同辈群体社会化过程(媒介嬉戏),同时也是他们抗争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身份轻视、建构个体尊严的个体化过程(尊严游戏)。  相似文献   

17.
“浅阅读”已成为信息时代大众阅读的一种常态.本文以浅阅读环境下农村的阅读特点为背景,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五种阅读偏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留守儿童进行由浅入深阅读引导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胡洁 《大观周刊》2010,(37):150-151
随着中国民工潮的大量涌入城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凸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对留守儿童充分的信任,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审美观,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吃苦教育。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中的独特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批真实记录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纪录片,也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本文对留守儿童题材纪录片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具有三个方面的社会价值:反映留守儿童真实生活原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通过参与式传播,赋权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具有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境况与关爱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妮  翁思洁  朱云 《今传媒》2014,(6):168-169
近年来,留守儿童生存境况与关爱保护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境况与成长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境况成因,并提出农村留守儿童保护的合理的建议,从政策层面、教育层面、媒体层面关注与呵护留守儿童,真正地为留守儿童提供温暖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