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剩余劳动力、下岗职工向城镇或更远的大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孩子被留下,人们给这些孩子起了一个心酸的别字":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现了偏差、缺陷,他们成了外出打人的心头之痛,成为我们的民族之痛,社会之痛,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顽疾。作为一名老师及每一个公民,有责任克服种种困难,想法设法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使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一群这样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他们被迫留在家乡,留在爷爷奶奶的身边,对于这些孩子而言,父母已蜕变为一年两年才露个脸、见个面的"符号"和"概念"。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教学中每位教师都会遇到聪明的学生,有的时候教师们不易解决的数学问题他们都能解答出来,真就是这些孩子天赋异禀吗?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孩子的聪明在于他们掌握了大量的解题策略,有的孩子只有一把"钥匙",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只能用这一把"钥匙"去解,而聪明的孩子则有几把或者十几把"钥匙",  相似文献   

4.
梁楚荣 《广西教育》2014,(25):13-13
正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于2005年对中国1%人口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能够统计到的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了5800万人,而这些孩子的情况又不尽相同,近60%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其中一方外出,也就是说,这些孩子的成长过程至少有爸爸或妈妈的陪同,而余下的部分则是父母同时外出,其中绝大部分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抚养,有的孩子只能与亲朋好友共同生活。对于正处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缺少父母的监护教育,与祖辈之间的交流存在"代沟",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久而久之,导致留守儿童在认识上产生偏差,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具体体现在以下  相似文献   

5.
刘崇 《辽宁教育》2014,(11):5-7
现阶段,随着农村教育的逐渐完善与发展,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受到国家教育机构与社会的关注。面对这些留守儿童,笔者结合农村教育实际,从心理、教育、行为等方面分析这些孩子所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一套新的教育方式:"用不同的方式改变相同的心灵,让相同的心灵带动不同的孩子。"希望为留守儿童教育事业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不少家长感觉学前儿童普遍存在任性、贪心、自私、孤僻、急躁、不依不饶等不良性格,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不良行为,是我们家长在处理问题上存在的弊端。有的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是有求必应;有的家长是虚荣心在作怪,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有的东西,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有;有的是家长思想意识不对,认为都是一个宝贝孙子,样样事情都包办代替。孩子整天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剥夺了孩子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优裕的生活环境纵容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我们的这份"爱心"让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家长对待孩子的这种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的"爱心"对孩子的成长是一剂"毒药",让我们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贪心。自私、孤僻、急躁、不依不饶等不良性格也就随之助长。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做,才能预防这些不良性格的养成呢?我觉得:家长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善于运用延迟满足,让我们的孩子在延迟满足中学会等待、学会忍耐、学会抗挫,以此来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  相似文献   

7.
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饮食选择的余地也大了,可是挑食的孩子却越来越多,胡萝卜、青椒、绿叶菜、韭菜、茴香这些都被大多数孩子划入了"拒绝往来户"的名录,而挑食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城市里"小胖墩"和"火柴棍"体型比比皆是。怎么才能让孩子自觉做到营养均衡,告别挑食呢?营养学家就广大家庭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法。现象:有的家长考虑到孩子正在长身体,不能缺嘴,于是就把原则放在一边,尽量少做或不做孩子不爱吃的。有的家长更是不辞劳苦,每顿要做两种饭,一种是孩子的"小灶",一种是自己和家人的。  相似文献   

8.
农村教育现在面临一个现实:为了生活,很多农村中青年男女都在外打工,而把孩子留在家里,有的跟爷爷奶奶住,有的跟外公外婆生活等。这些学生当中出现了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逆反心理等不良心理现象;表现为自控能力差、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好、厌学情绪严重。面对这些情况,班主任从本班具体个案的成因、具体措施、转化效果等方面做一些探讨,期望找出更恰当的教育方法,以改善留守学生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朱万民 《考试周刊》2009,(52):205-20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人城市打工赚钱,将孩子留在家中,形成"留守一族",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近几年,"留守儿童"在农村学校学生总数中占的比重逾半数.这些孩子缺少父母关爱和监督及教育者的关注,在生活和学习中成了一只只"孤雁".这一新生特殊群体的教育似乎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所以农民工一词最近火了起来。然而由于户籍制度、经济因素、城乡差异等诸多因素限制,绝大多数农民工孩子不能随城就读,只能留在农村,由于家里没有人照应,有的孩子家离学校很远,所以这些孩子自然而然地成了学校的住宿生。相对于学校周围的孩子来讲,这一部分学生也算是一种弱势群体,他们需要众多的关怀。加强农村初中寄宿生的教育也因此变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1.
张风生 《考试周刊》2012,(57):175-175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至关重要,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研究后进生形成的原因,用爱心温暖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健康成长。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不难发现,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生长在不健全的家庭,不是单亲家庭孩子就是留守孩子、表现为心理逆反、自由散漫、孤僻冷漠、意志力薄弱,在平时的学习中的表现也千差万别,转化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可是在广大农村中80%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多困难和影响。这些被父母留守在家的孩子们大部分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领养或代养。这些隔代的家长们有的年迈,有的忙于农活,使得留守儿童在学业、亲情及心理上受到极大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离开故土,加入到"打工族"的行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将孩子留在家中,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在家一般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婶姑舅之类的隔代亲属临时  相似文献   

14.
胡俊 《湖南教育》2011,(7):55-55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红色革命传统在青少年头脑中慢慢淡去,随之而来的是:有的孩子喜欢追"星",追歌星、影星、球星;有的孩子追求物质享受,生活讲排场、摆阔气、比玩乐;有的孩子刁蛮、任性,怕苦怕累,碰到困难就躲开,遇到挫折就气馁;有的孩子沉湎于网吧,热衷于各种游戏。  相似文献   

15.
伴随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出现了"留校儿童"以及伴随离异家庭出现了"单亲儿童",这部分农村孩子和父母或父母中一方相分离,父母的缺位导致孩子家庭教育非常薄弱甚至缺失。采取改革户籍制度、给农民工以公平待遇和增加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因地制宜地布局农村中小学、完善学校教育补偿制度等措施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为广大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6.
浅谈农村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 ,农民利用自身的优势 ,外出务工。农村的家中 ,就只剩下年迈的父母和正在上学的孩子 ,有的甚至将子女寄居于祖父母或亲戚朋友家里。这些留下的孩子 ,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据调查 ,这类留守学生在我校占全体学生的 2 0 %以上。他们的父母外出后 ,考虑的是如何赚钱 ,而对子女的教育却缺乏必要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 ,留守学生的教育 ,特别是家庭教育就成为一个令人堪忧、而又不得不正视的问题。由于留守学生是一个新生的特殊群体 ,对他们的研究 ,过去没有…  相似文献   

17.
黄飞 《广西教育》2010,(35):36-37
谈到"90后"的学生,作为一名长期在农村中学工作的教师,我首先想到的是为数不少的农村"留守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他们的教育氛围,以及由此影响到他们人格发展和性格特点的问题。换句话说,时下农村留守孩子面临的教育困境及其教育对策,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又一个着力点,成为落实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质的关键一步。我们必须对此有足够地重视,才能保证这部分特殊的“90后”孩子有健康成长的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18.
孩子们的幸福是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触痛了当今教育的神经。当下,本来应该给孩子幸福的父母,有的变"狼",有的变"虎",还有的变成了"怪兽"。"怪兽父母"这个称呼最早起源于日本,用以指称那些经常提出对自己孩子"有利"但罔顾他人的要求、动辄向学校投诉并干涉学校教育的家长。  相似文献   

19.
王秀琴 《学子》2012,(11):51-51
我们学校处于城中村,紧邻火车站,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眼镜市场,远近闻名的皮革市场,享誉世界的肯地亚木业公司,所以成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密集地,我们学校也成了他们为孩子首选的学校。这些孩子曾经接受的教育差,视野狭窄,胆小羞涩,不善言辞,有的甚至不会讲普通话。面对这些"流动的花朵",我们语言教师煞费苦心,对这些孩子的作文教学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职专生相对来说文化基础较弱,纪律观念较差,叛逆心较重,有的甚至比较会"捣包",所以课堂秩序比较难控制。怎样把这些学生的"野心"收拢到课堂上是每个职专教师面对的现实问题。一、第一堂课,抚慰学生受伤的心灵学生上了职专就意味着可能与名牌大学无缘,也就没有更高的就业平台;而学生的家长也常常抱怨孩子不争气,一味地埋怨孩子不努力等,学生的心灵早已"伤痕累累"。为抚慰这些受伤的心灵,教师每接新班都要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