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们知道,中国革命成功的起点是土改,让广大农民获得土地,从而天下归心,中国改革成功的起点则是分田到户,对人民公社运动拔乱反正,把土地的部分产权归还给农民,而现在,我们显然是已经到了启第三次土地革命“现代土地产权制度”的时候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土地事业的发展,土地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虽然我们在土地档案的开发利用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但还远远适应不了土地管理信息化、科学化的需要。因此,要不断探索开发利用土地档案信息资源的最佳方式和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契约文书看明清广东的土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约文书在我国民间使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这种广为流行的私人文书,具有法权行为,代表了对某种物权和债权的拥有,在每一个历史时代它都以不同方式发展着,体现了特定社会经济形式下对土地和财产的占有方式。明清时代,土地买卖盛行,土地契约也广为流行,这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流向土地、农民失去土地、阶级予盾激化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三代人的土地契约情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私有制的旧社会,土地对于农民来说,那是身家性命,是一家人赖以生存、子孙得以发展的命根子。农民离不开土地,犹如鱼儿离不开水。就是租种别人土地的佃农,日思夜梦也在盼着自己拥有一块土地的那一日。有不喜爱土地、不想拥有自己一份土地的农民吗?没有。这就叫土地情结。能证明自己拥有土地的,是土地契约。割舍不下土地契约的,那叫土地契约情结。我的父辈、祖辈、曾祖辈三代人,就有过这种情结。[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土地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和依食之源,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特别在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我国,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更加突出,作为记录土地质量,数量,利用状况,产权关系的土地档案,在土地资源分配利用,流转,收益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土地档案的特点和社会价值,在力开发土地档案资源,是充分发挥土地档案作用,使土地效益达到最大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梁燕 《兰台世界》2007,(10S):46-46
一、地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地籍管理工作通俗地讲,就好比是土地的户籍管理工作,它包括土地初始统计、变更调查统计、年度统计、土地权属管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登记发证等日常工作,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开展土地管理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土地档案资料,而土地档案又给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丰富的土地信息资源和大量的参考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来自有关部门的信息显示,2006年第一季度,各地的土地需求量是计划的3倍多。与此相映成趣的是,今年头5个月,全国国土资源部门共立案土地违法案件涉及的土地面积同比上升了近20%。土地的供给与房地产发展的矛盾,已成为此轮地产调控中的焦点议题。  相似文献   

8.
《档案与建设》2006,(10):F0002
常州市土地管理局成立于1987年,1992年与常州市规划局合并为常州市规划国土管理局,1997年建立了档案网络体系,成立了常州市规划国土档案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全市土地档案。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前,福州尚未实行土地公开拍卖,在福州的主要城区内,进行着一轮以土地为载体、更简单直接的财富转移。学者将这个过程称为。土地市场化之前的原始积累”。在进行招拍挂之前,福州市就以以桥代路、协议转让等方式,将大面积的土地,低价转成了开发商的囊中之物。  相似文献   

10.
土地闲置的原因远比人们想象中的复杂,而清理闲置土地也绝非政府收回那么简单,开发商会通过种种方式回避土地上交,但不管怎样,开放商不得不释放出手中的土地,这正是此次土地调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让档案作证     
2004年,国家实行了农业补贴政策,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农民们也再一次把兴奋的目光投向自己祖祖辈辈耕作的土地上。但是,兴奋过度的目光也极易使有些人变成贪婪的眼神。2004年初,公主岭市南崴子镇大榆树村三社农民,仅凭一位已91岁老人的模糊回忆,认定省农科院水稻所1962年曾向该社借土地7.8公顷,现在应该收回土地了。4月12日,院水稻所所在地大榆树村三社村民给水稻所发来了《收回土地通知书》,  相似文献   

12.
档案价值和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日常有效的静态中,它的价值处在潜在阶段,只有使档案参与实践活动,在人们利用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档案的效益。高家苗圃是盘锦建市前征用高家村土地建立的一处园林苗圃。1989年,高家村通过盘山县土地局把高家苗圃西南角一块面积为3.7亩的苗圃地卖给了盘山县家禽改良实验站。当高家苗圃划分为双台子区管辖的范围后,双台子区土地局根据盘山县土地局给高家村出据的土地出卖手续,再一次为高家村出卖园林苗圃地给予了认证。当市绿化处和县区土地部门交涉,要求县区土地部门纠正其错误决定时,盘山县和…  相似文献   

13.
唐文 《出版参考》2006,(5):43-43
有个富人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而一生气,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当他已经很老了.走路都要拄拐杖了.他生气时还要坚持绕着土地和房子转三圈。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社会科学博士文库不久前推出夏明文博士新著《土地与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该书出版后,即被作者工作所在地海南省评为社会科学优秀论著一等奖。 读完洋洋47万字的《土地与经济发展,第一个冲击性的感受就是我们过去对土地这一财富之母、国家之宝、施政之本关爱得太不够了。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立国,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然而中国又是一个人地矛盾异常突出的大国,自秦朝陈胜、吴广直至清朝太平天国,大小数百次农民起义,都只为一个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15.
高窑春秋     
1979年的下半年,薛家村开始试行土地联产承包到户的政策,到1980年得到了全面实施。他们把全村的土地划分为五个等级:平原上的地按优劣分为三等,沟底地虽然肥沃,但因为耕种困难而划为四等,坡地为五等。每个等级的地都按户分成小块,平均搭配,明确了各自承包土地的责权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地改革 临界点——酝酿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最严重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问题,均直接、间接地同土地制度相关。中国现行土地制度逐渐逼近必须进行根本性变革的临界点。形成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与土地有关的几乎所有主体,从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到城市郊农民,市民,以及普通乡村的农民,似乎都存在违犯现行的土地法律、法规、政策的冲动。一项制度如果到了如此程度,就说明制度本身出现了问题,解决的办法惟有“变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潘璇 《大观周刊》2006,(22):I0009-I0009
针对当前土地违法出现的新动向和土地执法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土资源部日前紧急召开了全国土地执法会议,要求各地迅速行动起来,坚决查处严重土地违法案件,对有案不查的,部将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并责令整改,同时停止用地审批。会议还研究了如何加大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遏制一些地方违法违规占地,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保证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落到实处。会议明确指出,在中央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情况下,各地必须扭转查案不力、查案不严甚至有案不查的局面。会议要求,各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本着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下决心查处一批典型违法案件,严肃追究一批责任人的责任。对地方自己查不动的案件要上报,争取上级支持。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在今年6月份公开、依法、严肃查处3起以上严重土地违法案件,年底前要达到8起以上。  相似文献   

18.
全市土地延包工作结束后,我们认真贯彻《河南省农业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条例》,把做好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土地延包合同档案的检查、指导。根据省委、市委文件精神,...  相似文献   

19.
徐进军  陈淑芳 《大观周刊》2012,(50):108-108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当前建设用地粗放甚至闲置浪费的问题在各地各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主要表现在城镇用地规模非理性扩张过快,城市空间缺乏科学布局,工业甩地比重过大,开发区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闲置率普遍偏高等。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途径.需要从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入手,强化土地使用者的约束机制,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激励机制,改善土地市场机制,以及实行保护土地共同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20.
谈到农民,许多人的脑海里会浮出两种印象:一是农民愚昧、不开化,甚至落后到不知道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活:二是农民的生活过于艰苦。前者推理到极端,便有了忧国忧民之士的无穷担忧——你要是把土地分给农民,他们就会把土地卖了换酒喝,这样一来,数亿农民皆酒鬼,还丢了土地,不就天下大乱了么?后者则有另一种极端——既然农民生活在底层社会之底层,暗无天日,农民就只有被怜悯的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