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伍廷芳既受过中国传统教育,又受过正规的现代西方教育,具有先进而又独到的教育思想。其思想精髓就是在教育中培养人的民主、自由、平等意识;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相关因素,使中国教育趋向近代化;提倡妇女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笔者分析了教育公益性的内涵、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教育的公益性出发,明确政府、学校、社会在高职教育中的责任,促进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是一个脍炙人口而又众说纷纭的话题.当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处在教育和被教育中的时候,当我们在关注教育、思考教育、谈论教育、实践教育的时候,可曾想到--教育自己也正承受着困惑和不解.  相似文献   

4.
教育价值以一定教育功能的存在为现实基础。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制定出不同的教育目的以实现自身的利益需求。同时,人们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与社会的利益,又会反求于教育,希望通过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变革而获得新的教育功能。从而一定教育目的的确立又构成教育功能改进的诱因。  相似文献   

5.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育事业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统领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指出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又一科学决策,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6.
教育政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有效地利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常常遇到的难题,科学的教育政策是将二者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政策作用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促进教育理论的提高与升华,同时教育实践又呼唤教育政策的出台,促使教育政策的完善。三者之间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教育政策既具有教育理论的特征,又具有教育实践的特征,它是将教育理论通过复杂地、合理地构建并系统地作用于教育实践的桥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发生作用的过程也是教育政策系统的运行过程、完善过程、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教育目标的实现要从教育决策、教育执行和教育监督三个方面共同努力。教育决策是根本,既要符合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又要符合教育规律、教育现实和教育需求。教育的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则是落实教育决策和评价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教育目标的实现最终取决于教育的执行和监督机制的形成。教育决策、教育执行和教育监督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甚至期间有着国家利益、学校利益和社会教育需求的相互博弈。现实中教育决策的执行往往偏离教育目标和教育规律,这与教育监督机制的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可可 《今日教育》2010,(4):12-1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奠基石,是人生公平的起始点,《纲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来,并明确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为我们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既提供了政策保障,又指明了奋斗方向。  相似文献   

9.
教育社会化是指教育要摆脱传统的孤立和封闭状态,纳入到社会大系统中;教育既要增强自身对社会的服务,又要扩展其向社会的开放与互动;既要主动争取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又要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价.实现教育社会化,逐步建立学习化的社会,必将极大地发展和推进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10.
推进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全面提升教育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是保持教育持续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天津市静海县教育局始终把教育信息化作为重点工作加以推进。通过树立先进理念,加大硬件和资源建设力度,深入挖掘有效应用途径,提供发展的有力保障等,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静海整体教育水平的新引擎,为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教育理论作为教育者创新理性的结果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它来源于教育实践,又高于教育实践,是教育实践的超越;因此,我们通过把握教育理论,可以了解教育实践、认识教育实践、规划教育实践,但不能将二者划等号。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不是彼此孤立的,两者彼此互补又存在差异;本文以教育政策价值视角对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进行审思,提出重构教育政策价值、解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教育平等与教育公平的内涵并不相同,它们之间既统一又对立。教育平等,未必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也未必就会教育平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教育公平,而教育的绝对公平是不现实的,公平也只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14.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包括爱心教育、真心教育、恒心教育等,本文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了教师这份职业负担沉重而又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15.
一、教育目的及其性质教育目的决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实践的问题,而同时是一个教育事实与价值的理论问题。它不仅是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在环节,而且与教育价值观密切相联,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往往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由于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教育的本质和职能以及自己的利益和需要的一种自觉意识和反映,是对教育功效的一种评价和追求,因此,教育目的又与教育的本质、职能和主体利益、需要的客观事实及其认识相关。它一方面集中体现了对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又是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可见,教育目的既是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日本灾难教育成功的经验在于:在灾难防预方面,具有强烈的灾难意识和浓厚的防灾氛围;在灾难应对方面,具有丰富而又科学的灾难应对知识、严格而又有效的灾难应对演习和系统而又高效的灾难反应体系。鉴于日本灾难教育的经验,我国学校应加强灾难意识和灾难知识教育、举行科学的防灾演习,构建系统的灾难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高职院校举办教师教育,虽然解决了教师教育层次提升的问题,但又存在着淡化教师教育特性的弊端。通过对高职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比较分析,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举办教师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巩固和加快教师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浅谈教育功能、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价值以一定教育功能的存在为现实基础。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制定出不同的教育目的以实现自身的利益需求。同时,人们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与社会的利益,又会反求于教育,希望通过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变革而获得新的教育功能。从而一定教育目的的确立又构成教育功能改进的诱因。  相似文献   

19.
从对教育本质的讨论转向对教育功能的探讨,使探讨的教育问题更加具体化了.如果说教育本质所回答的是“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教育功能所回答的问题则是“教育是干什么”的问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教育本质的不同认识,会影响对教育功能的确定;反过来,对教育功能研究的深入,又会加深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从对教育本质的讨论转向对教育功能的探讨,使探讨的教育问题更加具体化了。如果说教育本质所回答的是"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教育功能所回答的问题则是"教育是干什么"的问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教育本质的不同认识,会影响对教育功能的确定;反过来,对教育功能研究的深入,又会加深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