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一枝奇葩,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几千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多读一些古代诗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素养。那么,怎样提高古代诗词的教学呢?我认为,应从朗读、名句、绘画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理解名句及据诗绘画。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地域文化是按照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特色进行划分的,在日积月累的历史演变中不同地域形成了风格迥异、特点鲜明的文化。在与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过程中,中国古代诗词文化逐步发展起来,并且产生了凝重稳健的北方文学与灵秀俊逸的南方文学。因此,地域文化与古代诗词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也造就出不同艺术美感的诗词文化风格。结合李天道所著《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一书,研究古代诗词中的地域文化呈现方式和情感表达,不仅有助于探索古代诗词创作的独特思路和深厚内涵,而且对于弘扬中国诗词文化与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地域文化是按照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特色进行划分的,在日积月累的历史演变中不同地域形成了风格迥异、特点鲜明的文化。在与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过程中,中国古代诗词文化逐步发展起来,并且产生了凝重稳健的北方文学与灵秀俊逸的南方文学。因此,地域文化与古代诗词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也造就出不同艺术美感的诗词文化风格。结合李天道所著《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一书,研究古代诗词中的地域文化呈现方式和情感表达,不仅有助于探索古代诗词创作的独特思路和深厚内涵,而且对于弘扬中国诗词文化与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古代诗词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优良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古代诗词的教学水平,已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古代诗词的内容是实用的,并融入生活。在中学时期,通过对古代诗词进行合理的阅读训练,学生可以显著提高阅读技巧,并加深对未来学习生涯中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古代诗词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优良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古代诗词的教学水平,已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古代诗词的内容是实用的,并融入生活。在中学时期,通过对古代诗词进行合理的阅读训练,学生可以显著提高阅读技巧,并加深对未来学习生涯中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信仰,也是当前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通过对古代经典诗词的学习和理解,可以进一步教育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学习和传承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文化,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化是十分丰硕的,尤其是中国古代诗词。在中国古代诗词的英语翻译过程中,总会出现错误翻译文化意象的现象。本文旨在通过一些文化误译实例的探讨,分析其成因,并提出文化意象误译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徐勇 《学语文》2011,(4):58-59
纵观卞之琳一生的诗歌创作,不难发现,他没有批判或排斥中国古代文化。而是一再指明。自己的诗与中国传统古诗是一脉相承的。卞之琳对于古典诗词境界的推崇和醉心与他曾受的教育有关。童年时在父亲的影响下翻读中国古代诗词,  相似文献   

9.
王云 《学语文》2010,(3):43-43
本文拟对《说文·門部》字做分门别类的考察,借以说明“门”部字的丰富含义以及中国古代门文化的繁荣的情况;我们还检举了中国古代诗词作品中“门”类词语。就此讨论“门”类词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中学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古代诗词,引导学生在品读古代诗词中寻找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亮点、美点,从而让学生受到思想和艺术的熏陶。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伟大国度,我国古代有着浩如繁星的优秀诗词,历经漫长岁月淘洗而流传至今,显得极为珍贵难得。对大学生开展古代诗词的教学工作,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华,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朱丽 《少年儿童研究》2012,(18):12-13,16
古代诗词在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习古代诗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每一篇都闪耀着情感、智慧、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兴趣引路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故、趣闻、轶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在讲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为了让学  相似文献   

13.
诗意中秋     
活动目的 1、颂扬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中秋传统典故。 2、在诗词的熏陶中,感受传统文化,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相似文献   

14.
从宋诗词描写中看宋代体育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是诗词文化和体育文化并盛的时期,宋代体育活动主要包括当时流行的运动项目、节令体育活动、女子体育活动以及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等。从宋诗词的体育活动描述中,可以窥探宋代体育文化发展状况,为当代体育文化的繁荣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汉语成语绝大多数来自于古代文化典籍和诗词,正因如此,其中保留了许多文言现象。笔者认为,在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中,巧借成语,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文言文学习化难为易,变枯燥为有趣。  相似文献   

16.
夏熔亮 《现代语文》2008,(11):112-113
古代诗词言约意丰,想象丰富,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的精髓。诗词教学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如何准确而形象地鉴赏古代诗词?对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马联菊 《现代语文》2007,(4):104-105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弘扬传统文化,提高诗词教学和研究的水平,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的重点内容。儒释道文化对诗词的影响,是应该深入挖掘的核心。故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有“诗词的文化感觉”,而且还要“情感体验”,让学生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和知觉过程,体会诗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审美的享受,接受诗词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现行的新教材加大了古代诗词的比重,对诗词的教学要求也有所提高,目的是想让学生尽量多读些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受到传统文化、道德修养、人文精神、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潜移默化的熏陶,这对于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实现语文的美育功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许多教师未认识到这一点,还是停留在翻译古代汉语字词的水平上,使用“通讲”这一手段对字词逐一讲解,或仅满足于背诵一些诗词名句以应考试填空、默写之需。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欣赏古代诗词呢?一、品读节奏…  相似文献   

19.
古代楚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从屈原的诗词里来窥视、分析古代楚国的历史、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习俗,有利于了解楚文化、弘扬楚文化的丰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我们要立足诗词,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真正理解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