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美国高度重视国际研究生在美国发展中的作用。但是,“911事件”以来的签证制度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竞争减弱了美国吸引国际研究生的能力。2004年以来,美国政府、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际研究生入学数量的回升。2007年新出台的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CGS)报告分析了2006-2007年度美国研究生院中国际研究生入学以及与国际高校建立合作学位项目的情况,指出国际研究生入学数量有了较大的增长,而且较多的美国高校和国际高校建立了合作学位项目,但在国际研究生入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3,(4):77-83,76
该课题采用文献法和比较法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包括研究生培养的形式、结构和途径等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招生制度上,各发达国家形成了包含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博士后资格和研究生中间学位的完整学位体系;入学要求越来越开放和弹性化;高校具有录取选拔权和自主权。在培养特点上,各发达国家高校课程与教学方式灵活,出现了德国的讲座与研讨班形式、英国结构化修课式的教学典型、美国协作型的课程与教学形式;"质量"也一直是高校监督与评估的重点。在组织管理上,先后出现了德国高校的"洪堡式自我管理形式"、美国的研究生院制度以及跨机构合作等多种方式。在导师角色上,各国都很重视导师在引领学术研究、促进学生社会化以及道德影响三方面的责任;研究生培养由单一导师制向双导师制、联合导师制或导师小组制过渡,英国多数学校培养研究生甚至实行双导师制或导师团。在政府责任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大学具有较大自治权,而德国的研究生培养中国家控制与政府责任相对强势。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高等教育评论》2007年11月30日报道: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和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委员会(Graduate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已成为国内研究生院重要工作。国际合作目标在于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以及教育质量,合作层次倾向博士层面,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工程技术和新兴学科,合作类型更愿意选择联合学位,选择合作伙伴看重外方教育质量。目前研究生院开展国际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法律政策不完备,中方高校主导作用不明显,项目运作及管理过度强调行政主导,校内管理规章不完善以及国际合作项目质量评估机制不健全等。  相似文献   

5.
缘于STEM研究生非学术职业领域就业的趋势明显上升,以及其能力素养与雇主所需能力之间的错位,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和高校积极探索STEM研究生职业技能培养改革。基于研究生院理事会发布的《为STEM研究生制定有效的职业发展项目》报告,梳理了以职业技能发展项目为抓手的STEM研究生职业技能培养改革,分析职业技能发展项目的改革动向和具体实践,总结实施研究生职业技能发展项目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研究生院到职场之路》报告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研究生院联合会和教育考试服务中心2012年合作发布的《从研究生院到职场之路》报告,从高校、用人单位及政府三方面分析了美国研究生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美国高校、用人单位及政府三者在研究生就业指导与支持方面的责任。本文介绍了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并根据该报告对各相关主体提出的建议对改进我国研究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以“科技创造立国论”为指针,通过调整研究生培养目标、改革学位制度、完善课程培养体系、加强大学与产业社会的联系、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努力实现大学办学“个性化”、教育研究“高度化”,构建具有国际魅力的研究生院,以期培养大批能够活跃在国际社会的各类高端人才,切实提高21世纪日本在国际社会的综合竞争力.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举措和成效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外媒动向     
《上海教育》2012,(20):5
Ehe New Hork Eimes纽约时报:美国研究生入学人数再次下降美国本科毕业生对研究生教育越发敬而远之,据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去年美国研究生入学人数连续第二年下降。由于本科学业带来的债务负担越发沉重,再加上各州削减预算迫使公立高校降低了对研究生的支持力度,学生们对继续深造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9.
认为研究生国际合作学位项目按学位授予方式可相对分为单学位项目、双学位项目、联合学位项目以及连读性学位项目四类,指出不同类型项目在管理和运行、培养体系以及质量保障和认证等维度上存在的差别,提出发展国际合作学位项目亟须解决观念认识、法律政策、项目认证、质量保障以及经费来源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外媒动向     
《上海教育》2012,(30):5
Ehe New Hork Eimes纽约时报:美国研究生入学人数再次下降美国本科毕业生对研究生教育越发敬而远之,据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去年美国研究生入学人数连续第二年下降。由于本科学业带来的债务负担越发沉重,再加上各州削减预算迫使公立高校降低了对研究生的支持力度,学生们对继续深造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1.
2011年5月21日,由《中国研究生》杂志合肥通联站主办的安徽省高校研究生媒体联席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会议围绕安徽地区高校研究生媒体的合作与发展机制的主题展开研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研究生》杂志副主编关长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屠兢、陈伟以及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13所高校研究生媒体指导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2.
《海外求学》2004,(6):50-51
随着中国内地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学制改革,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选择在每年的1月毕业,拿到硕士学位。并且,越来越多的美国高校出于自越来越多的美国高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于拿到美国研究生院秋季入学offer的中国学生明确表态,由于拿不到  相似文献   

13.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司同意,学位办公室和研究生司综合处于一九八七年六月十八日在北京工业学院召开了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九所研究生院负责同志以及北京市高教局、北京市高校招生办和北京市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学会负责人参加的《落实‘七五’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项目汇报会》。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的有关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了汇报会。会议交流了各高等学校研究生院对贯彻(87)学位办字013号通知的初步设想和基本安排,各单位提出了计划承担重点研究课题项目的初步意见,会议座谈了在  相似文献   

14.
从2007级研究生入学开始,我国17所高校开始试点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收费制度改革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研究生收费改革能否全面顺利推进,关键在于学校能否提供完善的、强大的资助体系。文章介绍了近年来美国高校研究生的收费情况以及美国高校对研究生的资助,并得出对我国高校研究生资助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大学教育科学》2007,(1):F0002-F0002
湖南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2000年11月,是全国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57所研究生院之一。研究生院下设综合管理办公室、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和研究生培养办公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研究生》2010,(7):F0002-F0002
2010年6月11日,由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网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承办的科研工作网首届“研究生会主席论坛”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思经、北京市学生联合会主席戴彬等以及来自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网的20家网员单位的研究生会主席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邓小平、叶剑英亲自批准设立的直属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也是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经过近30余载之实践,研究生院已初步形成了从招生录取到培养、学位授予以及海外留学研究生、成人继续教育和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等  相似文献   

18.
作为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的第一届研究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和研究生导师,作者从多个角度亲历和见证了我国学位制度实施3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历程,深深体会和感受到我国建立学位制度的重大意义和实行学位制度过程中的不懈探求.  相似文献   

19.
《世界教育信息》2008,(4):74-75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的水平,学习借鉴澳大利亚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增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培训团于2007年7月赴澳大利亚进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专题培训。该团拜会了澳大利亚校长联合会,走访了迪肯大学、莫纳什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并听取教育行政官员专题讲座。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要求,结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确定此次培训的主题为:学位制度与管理体制;学位授予质量保障机制;学位管理人员的考核与培训机制。下面就对考察所得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中国研究生》2008,(1):F0002-F0002
2007年12月26日,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90周年庆典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郭新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北京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许智宏院士、前北京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陈佳洱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