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问题是刑法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难点。本文根据犯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论证了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以及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转化型抢劫罪是抢劫的一种特殊类型。我国刑法将转化型抢劫罪的前提条件规定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虽有不尽完善之处.但在未修改前,只能理解为是指构成犯罪的情形。作为转化型抢劫罪客观条件的“当场”,是指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罪的现场.或者刚一逃离现场即被人发现和追捕的过程中。转化型抢劫罪的既未遂,应以最终是否取得财物为标准。  相似文献   

3.
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问题在刑法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对于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定、明确抢劫罪的构成要件以及其性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根据<刑法学>有关理论,结合有关学者的观点,即着重就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刑法》第269条规定了转化型抢劫罪,是一种法律拟制。应赋予和第263条的抢劫罪相同的法律效果,但对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要件以及前行为的范围等问题实务和理论界均还存在众多争议,笔者认为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要件应与普通抢劫罪的主体要件一致,但只处罚致人重伤和死亡后果的行为,前行为的范围应包括具有财产利益的特殊盗窃、诈骗、抢夺,转化型抢劫也存在犯罪未遂。  相似文献   

5.
抢劫罪作为一种多发且情形复杂的犯罪,在司法工作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明确。对抢劫罪客观方面的认定、如何理解与认定“入户抢劫”、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进行了明确论述。  相似文献   

6.
对于在什么情况下,公私财物或财产性利益才能成为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象,少有学者论及。但这却是认定何种行为能构成敲诈勒索罪的重要问题。一般刑法教科书论及的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很少能为在司法实践中区分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提供什么有益的帮助。有必要对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加别作更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抢劫罪是侵犯财产罪中危害性最大的犯罪。  相似文献   

8.
论教唆未遂     
教唆未遂是刑法理论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共犯从属性理论认为,教唆犯从属于正犯,如果正犯未着手实行犯罪行为,那么教唆犯就不成立,从而就谈不上教唆未遂的问题。共犯独立性理论则主张教唆犯独立于正犯,即使正犯未实施犯罪,教唆犯依然成立,即成为教唆未遂。而我国通说认为教唆犯具有二重性,其既从属于正犯又独立于正犯,这就为理论上解释教唆未遂带来了困境。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教唆未遂理论进行一下梳理,并对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的关系作出判断,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9.
转化型抢劫罪涉及行为的转化问题,对其认定存在一定难度。本文通过比较不同国家该罪的有关法律规定,对我国转化型抢劫罪的适用条件及法律认定问题进行分析,认为:(1)前提条件应扩展为实施盗窃、抢夺、诈骗行为;(2)客观条件中"暴力"应与抢劫罪中的暴力与胁迫行为作同样理解,"当场"应是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当场或以犯罪现场为中心、与犯罪分子活动有关的范围;(3)主观条件中"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的内涵应有所延伸;(4)既遂与未遂的判定应采用既主张行为又注意结果的双重标准;(5)在想象竞合或法条竞合时只有以盗窃、抢夺、诈骗罪论处方可转化为抢劫罪。  相似文献   

10.
论盗窃罪     
构成盗窃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盗窃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不能成为盗窃罪的主体,盗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是多次盗窃公私财物。要正确区分盗窃罪与非罪的界限,划清盗窃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区分盗窃既遵与未遂。  相似文献   

11.
With nearly half of all new teachers leaving the classroom within 5 years, schools are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retaining early-career teachers while simultaneously providing them with the support they need to develop into effective professionals. Mentoring novice teachers by pairing them with experienced teachers in schools is a widely adopted practice for addressing these needs; however, face-to-face mentoring is subject to challenges. A promising complement to face-to-face mentoring may be found in the innovative use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s, such as online forums. In an effort to support, develop, and retain novice teachers, 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has partnered with the Center for Teacher Quality to create ENDAPT—Electronically Networking to Develop Accomplished Professional Teachers. ENDAPT is an asynchronous online forum that brings together novice teachers and teacher leaders in a virtual mentoring community.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program model and presents research findings from a study of participants’ postings using content analysis methodology to identify and describe the nature of professional conversations among mentors and novice teachers. Using grounded frameworks for mentoring conversations and for teacher competencies, the study evaluates the efficacy of online mentoring as a means of supporting and developing novice teachers.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递归算法的特性和C语言环境因素的分析,并通过实际测试和计算,对用C语言实现递归算法的重要条件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美国人的使命观与文化输出行为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人认为自己负有“天赋使命”,而且他们要为这使命不懈地努力,用自己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作为模式去改造世界,美国人的教育输出,大众媒介的手段以及美国英语的推广等都为美国人“天赋使命”的完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基于教学主题的工作坊研习模式,体现了参与式培训与反思性实践的基本理念。该模式以教学主题作为任务驱动,以合作讨论为组织形式,有助于促进培训学员、培训专家和资深教师的多元互动。在提出、分析、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教学设计、教学创新以及教学反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Teaching Artist Journal》2013,11(3):184-187
A state arts agency leader shows how TAs can help them help everyone succeed.  相似文献   

16.
传统理论通说将犯罪中止的期间界定为犯罪预备开始至犯罪既遂前,认为犯罪既遂后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这一通说混淆了犯罪既遂与中止的评价标准,前者“以行为是否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全部要件”为标准,后者“以是否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为标准,两者分类标准不同一,则两者均可能存在于犯罪完成阶段。笔者认为,有的结果犯既遂后仍可成立犯罪中止。文章对这一命题进行了法理分析,进而指出认定结果犯既遂后中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绑架罪既遂标准的通说观点使得绑架罪的既遂过于提前,而要求绑架行为实际勒索到了财物或实现其他不法要求的观点,则使绑架罪的既遂过于推后,甚至取消和否定了绑架罪的既遂。绑架罪应以行为人实施绑架行为后向人质的关系人提出不法要求为既遂标准。  相似文献   

18.
污染环境罪既遂形态的判断关键在于对“严重污染环境”的理解.坚持传统的结果犯理论会导致入罪门槛过高,难免有放纵犯罪之嫌;而危险犯理论在应用于本罪时,极难就“危险状态”做出认定.《刑法》第338条所规定的污染环境行为,本身就是内涵损害的行为,且本罪要求行为达到“严重”程度方可入罪,与侮辱罪、诽谤罪等典型行为犯的构造特征契合,认定其为行为犯更符合立法者本意和司法实践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素质教育,笔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一,学习新教学知识的能力。二,探究教学问题的能力,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创造性能力。  相似文献   

20.
清代文学家沈起凤晚年来到祁门担任学官,在这里完成了《谐铎》的主体部分,并在门人弟子的协助下将其刊刻成书。祁门县的生员们以各种方式参与了沈氏的小说创作的全过程。《谐铎》问世后先在徽州地区流传,后迅速风靡海内。另外,沈起凤的学官身份与小说创作也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