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在聊天室遇上"鲸" 的时候,我的名字叫 "潜水艇"。我想像我是一只亭 亭玉立的潜水艇,高傲而典 雅。"鲸"是个沉静的男孩,他 在密谈中对我憨憨地说"我是 个孩",引得我轰然大笑,好在 他是听不见的,很快又加上了 一个"男"字。我一本正经地告 诉他。我是个女孩,竭力做出 文静温柔的样子。在网络上, 做到这点并不难,只要少打点 字就可以。可对于我,似乎颇  相似文献   

2.
在我小时候,同学们都说我"笨",还说我是个"书呆子",我的妈妈为此总是愁眉苦脸的,不知怎么办好。后来妈妈把我送到了尧乡学校,在这里,我的成绩,还是没有提高,妈妈说:"要不然重回来上学。"我说:"不!"要不你上课好好听,不要三心二意,要多问老师,这样你的成绩才会有提高。"妈妈说。自从这天开始,我开始向我的目标走去。 可是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老师看  相似文献   

3.
知止的智慧     
人在世间行走,常以"知足者长乐"来维持一颗平常的心,自以为这是人生的大境界,待看到李叔同的一幅字"知止",不禁赧颜。乃知"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知止,简单来说,就是知道什么时候够了,知道什么时候该走。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着到了某个程度了,伸手去挡住,说:我不要了。知足是由人的,知止由自己。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止,不但是针对"欲壑",懂得说,够了。不仅知道什么时候要做什么,更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不止则宜招损。世间万物行止各有其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做人、做官也一样,只有"知止",行止得当,方能业有  相似文献   

4.
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这都说明"问"是何等重要.教学中的"问",包括学生问与教师问两个方面.学生"疑而能问",教师只需"解惑".但对于"读书无疑者",则"须教有疑",正是"学非问不明",但是在数学课堂上问什么?怎样问?这里又颇有一些学问.  相似文献   

5.
一、“用20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只有在学会用15种至20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20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才能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  相似文献   

6.
<正>从来只有评"三好学生",没有评"三好教师"。几年前,"三好学生"也不评了,据说是因为有悖于素质教育精神。以我愚见,"三好教师"倒颇值得倡行。那么,何谓"三好教师"呢?第一"好",好好教书。教书,乃教师之本。不好好教书的教师自然不能称之为好教师。当然,这里的书并非狭义的书,它不仅是教材、教参、教辅用书等,它更应是广义的书,借用叶澜教授的话来说,就是"天地人事",或者借用卢新华先  相似文献   

7.
当别的孩子饭来张口的时候,这里的孩子却走进农场、走进大自然,和蔬菜瓜果交朋友;当别的孩子被逼着进行拼写读算的时候,这里的孩子却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当别的孩子还没有环保意识的时候,这里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带走每一片垃圾。15年来,长沙县六艺天骄幼儿园坚持"绿色教育",坚持"去小学化"探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级幼儿园发展成为省示范性幼儿园,并被授予国家绿色幼儿园和国际生态学校称号。园长沈娉婷说,绿色不仅是生命的象征,是现代  相似文献   

8.
青溪老街     
五月一日,青溪老街开街了,我家就在附近,我和家人、朋友为了避免拥挤,选择傍晚的时候去游玩。踏上街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派的牌坊,前面是一块石刻的"古地图地雕",向来往的游客展示,这里曾是明代千卫所所在地。穿过一段小路,来到一个仿古的青砖照壁前,这里有一方浅池,上有一弯拱桥,颇有江南水乡的韵味。  相似文献   

9.
请哲学帮忙     
六十年代,曲师大数学系有一个热门话题,叫做"用两论分析教材".("两论"是指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回顾1965年毕业至今,几十年中学数学教学,发现当年的讨论对于当今发挥数学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颇有意义.当我们站在哲学的高度,把立足点落实到研究数学和数学思维的规律上,去挖掘数学自身所具有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功能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不把数学"单纯地理解为一门工具学科",从而做到"把它当作一种文化形态来对待",达到"在数学教学中致力于提高人们的一般文化修养"[1]的目的.在这里,没有"贴政治标签"的痕迹,在这里,学生们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0.
智慧的美丽     
编辑心语:"智慧",每当我们提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心里就会产生美好的感觉。若问智慧是什么,有人会说:"智慧就是聪明。"也有人会说:"智慧是心灵手巧。"关于智慧,有多种不同的诠(quán)释。只有当一个人用爱诠释智慧的时候,智慧才是最美丽的。  相似文献   

11.
闪人百分百     
二月前,这里是一张白纸,二月后呢,这里又成了"二手"。HOHO……这么说来的正是时候--靓"闪"刚出炉!我要第一时间拿……啊~~~好烫!  相似文献   

12.
一、滴翠亭"金蝉脱壳"之谜   <红楼梦>第27回有一段人人熟知却又颇有争议的描写:   (怡红院丫鬟小红与不谙事的小丫头坠儿在滴翠亭里密谈与少爷贾芸换手帕的勾当)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又听说道:"嗳呀!咱们只顾说话,看有人来悄悄在外头听见.……  相似文献   

13.
郭廷杰 《现代语文》2007,(11):58-59
大约没有人怀疑,开首一句"这几天颇不宁静"是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这篇美文的题眼。可以说,没有这个神秘的"颇不宁静",就不会有这一名篇佳作的问世。正是作者心中的"颇不宁静",才有了下文的求静而游荷塘,得静而赏月色,出静而回归现实。那么,作者究竟因何事而"不  相似文献   

14.
<正>当药剂师把药放在柜台上,对我说"药好喽",我着实愣了一下,感觉时间似乎倒转了,让一切重来一次。刚刚我才从这里取走自己的药,一模一样的药盒,现在又来了一次。当我迟疑的时候,药剂师对我说:"这是你爸爸的药哦。"是的,这是你的药。我头一次到药房为你的连续处方笺代领治高血压的药,却万万没有想到,你一直吃的降压药,与我吃了半年的降压药,竟然是一样的。有什么好诧异的呢,我们是父女,不是吗?我像你。从很小的时候,人们就这么说。他们说,  相似文献   

15.
正当药剂师把药放在柜台上,对我说"药好喽",我着实愣了一下,感觉时间似乎倒转了,让一切重来一次。刚刚我才从这里取走自己的药,一模一样的药盒,现在又来了一次。当我迟疑的时候,药剂师对我说:"这是你爸爸的药哦。"是的,这是你的药。我头一次到药房为你的连续处方笺代领治高血压的药,却万万没有想到,你一直吃的降压药,与我吃了半年的降压药,竟然是一样的。有什么好诧异的呢,我们是父女,不是吗?我像你。从很小的时候,人们就这么说。他们说,  相似文献   

16.
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古代文豪朱嘉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青春饭"这个颇有些暧味的词至今已不新鲜,如果一个年轻女人以青春为资本来挣钱,我们就说她是吃"青春饭".青春而能"吃",的确痛快,但它有一个局限,就是不能吃一辈子,吃着吃着人就老了.  相似文献   

18.
炫讯     
《少年电脑世界》2012,(11):20-21
哇咔咔咔咔,为上边这句栏目声明,丢丢颇得意了一阵.因为丢丢很自信,这里说的是绝大多数非淀粉所根本未曾触及的领域,有些东西,他们甚至听都没听说过.而且而且,这里不仅仅有大家有必要了解的新的数字科技动态——丢丢称之为"炫讯",还有各种简单、实用有些甚至很酷的操作技巧——丢丢称之为"炫技",这些技巧一出手,你绝对会被周围的人刮目相看。OK,就这么怀着崇敬和憧憬跟随丢丢出发吧!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中说:“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这段话是对口语技巧而言,口语技巧要娴熟.要富于变化.  相似文献   

20.
<正>"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经常引起我深刻的思考。是啊,当我们把这句话的真谛真正理解的时候,我们似乎再也没有理由说,这孩子太笨了。如何让孩子由"被动学"甚至是"不学"变为"主动学",在这里我依然想提兴趣。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理科教师,我们更有责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时刻感受到旅途的快乐。一、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变"枯燥无味"为"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