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早有人说过是“明白文”,要用最明白的 文字记人言事,怎么还会有看不懂的呢?是的,就我 几十年看报体会,是有看不懂的新闻,下面列举三 例,以供思辨。 (一)文题不符 常见有些新闻起了一个很耸人听闻的标题,但 看完内容又找不到起此标题的根据与缘由,因为此 题与内容似乎不沾边、不搭界,作为读者常有被人 耍了一下之感。 例如:8月 19日看中国体育报,有一报道“剃刀 边缘的生活”,报道美国NBA赛公牛队的著名篮球 明星皮篷的体育生涯,但看遍全文总想找与这剃刀 有关的内容,也许我看漏了眼、总之看不懂、就是找 不到…  相似文献   

2.
在某日报《都市周末》版上看到一篇题为《这斯俄买的》的文章,标题制作很醒目,可就是让人看不懂。“斯俄”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一个新造名词,还是某外来词汇或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让人如坠雾里。标题看不懂,只好看正文了。这是一篇介绍西安羊肉泡馍吃法的文章,直至读完正文最后一句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此文作者的一位同事到西安出差,在一家小店吃泡馍,误认为桌上的糖蒜是饭店免费提供的,拿起来就吃,结果坐在桌对面的顾客用方言告诉他:“这斯俄买的(这是我买的)!”这样的标题似乎很别致,却让许多不懂当地方言的读者“丈二…  相似文献   

3.
北京某报2006年4月25日头版标题要闻“电话印上小广告将被停机”.我第一眼看时感到莫名其妙,不明白说的是什么,翻到指示的A5版.对应的新闻标题“登上小广告电话将被强制停机”.仍然让人不能一跟看明白是什么意思.我担心自己知识浅薄.是造成看不懂的原因.正好有两位河北大学的学生来访.我把标题亮给他们.问他们知道说的是什么.他们一时也看不明白。非得看了具体的新闻稿,才明白:北京市通过的某一行政规章.其中包括这样一条,  相似文献   

4.
1999年《健康报》创建了一个新版面——“治病顾问”。栏目作者多为医务人员,是专业工作者,从当大夫的角度来看,很称职,但从大众的角度看,他们的专业离老百姓很有距离,文章也基本看不懂。怎样把这些只适合医学专业期刊发表的文章“翻译”成让普通老百姓都能看懂、看明白的科普文章,就是我每日工作的重点。 第一,要有犀利的眼光。发现有意义的、有文章可做的稿件。选题难找,创意更难。难就难在发现。同样一篇文章,在不同的编辑眼里,有不同的价值。1999年三四月间,我收到一篇文章,题目是《论医道之悟性》,是一篇纯粹的医学论文,文章涉及生理学、病理学、计算机学、解剖学、统计学等。应当说,这是一篇不错的医学论文,但不适合“治病顾问”,因为一般读者看不懂,会觉得离自己很远。但我看中它在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5.
抑或是为了提高编辑的知名度,让默默无闻的编辑从报刊背后走上前台,每每翻阅报刊总不难找到诸如“本栏责任编辑×××”的字样。尽管依然是为他人“做嫁衣”,但至少让穿“嫁衣”的人和看“嫁衣”的人知道这“嫁衣”究竟出自谁人之手。不过这往往也带来了另一种麻烦:“嫁衣”做得好了,皆大欢喜,起码作者心里明白,此稿编辑所花心血大小;一旦偶有不慎,出了问题,作者埋怨,读者骂娘,  相似文献   

6.
一个赫然醒目的标题《现代北京妞一半是乖女儿一半是 BadGirl》闯入眼底。一团“Bad Girl 是什么?”的谜雾开始在我这个不懂英文的人头脑里盘旋,一种莫名的酸楚感油然而生:看,洋腔洋调又来了!耐着性子,将文从头至尾读了两遍,始终没有找到关于“Bad Girl”是什么的任何解释。事出无奈,求教于懂英文的同志,回答是“坏女孩”。标题的土洋夹杂、不伦不类的表达方式,确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编者(也许也有作者的份儿)是为了追求时髦,还是存心让读者看不懂,抑或是为了吓退读者?  相似文献   

7.
写经济报道最令人尴尬的莫过于那句老话:“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就是写得太深奥,非本行的普通读者很难读下去;“内行不愿看”,是指行内的专业人士认为记者所写报道太肤浅,对他没什么启发、没什么用处。既让内行愿意看,又让外行看得懂,并对他们有所启示,是经济报道的至上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我的体会是两条:把经济报道中的数字故事化、情节化,把故事和情节思想化、主题化。即先把枯燥的数字变成引人入胜的故事,再通过故事这个载体来体现报道的主题,表达作者的思想。不寻常的数字中有不寻常的故事一提起经济报道,人们就…  相似文献   

8.
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不光要重视采编和选题,还要注意从小处着眼,从细微之处贴近读者。结合我多年的新闻编辑工作经经验,我认为其中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所编的版面、稿子要让读者看得懂、看得进。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近几年有不少读者反映,纸质媒体的一些版面、稿子让人看不懂,因而不愿看。因此,纸质媒体要发挥作用,必须避免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明确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县报的读者主要在农村,它的内容和形式都要适合农村读者的“口味”,才具有自己的特色。怎样才能办出这一特色呢?我有这样几点看法: 一是用群众的语言写新闻。我们《襄阳报》自1980年复刊后,就明确提出了“用本地群众的语言写本地新闻,让识字的能看懂,不识字的  相似文献   

10.
值夜班,有一篇短稿《上半年外债净流入同比下降63.04%6月末外债余额达2661.76美元》,我看不懂,问诸编辑也不懂。不懂怎么上了版呢?据说这篇稿子很重要。报上常会有这样的稿子,领导说重要,业务部门说重要,记者也说重要,就这样隆重推出,而读者却大都看不懂。两天后,我请教该文作者,才知道“外债余额”的意思是说你新借的债,再扣掉你已经还的旧债利息,通俗点说,就是“实有新增外债额”。过几天,又碰到一篇稿《农行与太平人寿——签署承购次级债协议》。再问诸编辑,还是说不懂。我说,既然编辑、主编、老总这么多人都看不懂,读者肯定也看不懂,这…  相似文献   

11.
所谓“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大概是说文章如何作出、缘何作出、据何作出,都只有作者自己才明瞭。否则为什么有些新闻报道,读者就是看不懂呢?或许连作者自己都不清楚。古人说妙文出自神灵,灵机一动,下笔如泉涌;西人说“上帝给我灵感”;今又见有报道说,某高人写下一段狂言是源之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一贯提倡文艺作品要“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新闻标题也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首要的是要让“中国老百姓”一看就懂,才有可能取得好的宣传效果。可当前的问题是:报上那些给人以“费解”,甚至有歧义的标题,几乎仍然信手就可拈来。生造词语,让人看不懂的有之:《企业不改革懒汉难得治》标题的前句能懂得,而后句“难得治”三个字,讲的啥意思呢?读过原文,方才明白。文中讲的是企业要不改革,一些不干活或干活不出力的懒人,就没有办法治住他们。这层意思用“难得治”来概括,似不甚恰当。《不恋“天南海北”主动申请…  相似文献   

13.
“新闻是写给读者看的”,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都会认为这是大实话。正因为新闻是写给读者看的,所以写新闻时要处处为读者着想,考虑怎样写他们才能看得懂,还爱看.这似乎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可是有些人并投把它放在心上,所以写出的新闻读者不是看不懂,不愿看,就是看后产生费解或误解。这样例子并不少见。例如有则报道武陟县工商银行实行“挖贷挂钩”搞活资金的消息,对“挖贷挂钩”只字未作解释,就大讲其取得的成绩。这就使人感到有点莫明其妙,因为成绩是根据经验来的,如果读者对“挖贷挂钩”还不知是什么意思,怎能理解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呢?  相似文献   

14.
许多记者都有过这样的抱怨,党报的经济报道难写。要么枯燥无味,“领导不喜欢、读者不爱看”;要么容易写成“一厂一店”,成了工作稿、宣传稿,结果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要么“内行看不上,外行看不懂”。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让记者从怕写经济报道到爱写经济报道,让经济报道做到“领导喜欢、读者爱看,内行看得上,外行看得懂”?  相似文献   

15.
报纸为读者服务不周到,还表现在报纸上经常有一些名词,许多人看不懂,有些新闻人们看了似懂非懂。因此,报上应该经常有各种解释性的资料,要有“小辞典”,条件许可的还要配有地图,等等。这些工作,不少报纸是做得非常不够的。这种服务不周到的情况,从思想上找原因,除了缺少责任心之外,是不是还有那么一种思想在作怪,即许多办报的人,总以为读者什么都知道,都该是“看报专家”。因此,该向读者交代的不交代,该作补充说明的不说明……种种难为读者的情况就时常不断地发生了。我想起外国新闻界有种说法:“新闻的生命只有24小时”,或说“新闻只管24小时”。他们是怎样想的和做的,不去说它。就字面看,以我  相似文献   

16.
《福州晚报》近日刊登一篇“特稿”《山中 ,那座五人学校》 ,叙述“恐怕是共和国版图上最小的一所在编学校”的一位老师和4名学生的故事。这篇“特稿” ,洋洋四五千字 ,可是读完之后 ,读者无法知道这所“五人学校”到底在哪儿?文章中没有点明学校所在的省、县(市) ,所出现的地名或单位只有“于盘小学”(即“五人学校”)、“于盘村”、“纸坊学区”、“张夏镇诗礼中学”等。可以相信 ,绝大多数读者不知道这些地名或单位在哪里。“何地”是新闻五要素之一。“何地”这一要素应该准确明了 ,让读者一阅读新闻报道很快就能明白。依笔者之见…  相似文献   

17.
写文章是让人看的,能让人看明白才行,否则,写了又有什么用呢?!同样,缩略语也应让人看得明白才行。请看下面几例使用缩略语的例子:(1)迎接“入世”大行动。(2)石油、石化、海洋在这个时候内部重组改制,将会起到巨大的试验和示范工程之效。(3)某某油田兴科公司几年来拖欠某某机厂资金119万元。  相似文献   

18.
并非小事     
某报有一篇报道,题目是《一个士兵与一座金矿》,由两位作者署名。这篇报道的结尾处写道:采访结束,再次看了看这位曾被“埋”在金矿之中的普通士兵,“我想,泰戈尔说得好……”明明是两位作者合写的报道,作者怎么成了“我”?读者应该把这个“我”看成两位作者中的哪一位呢?有一些记者与通讯员合写的报道或特约记者与通讯员合写的报道中,常常可以看到“记者看到”、“记者发现”这样的字眼。读者读这样的报道时,难道会对那位在稿件上署了名的通讯员视而不见吗?这问题其实好解决。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合写报道,若文中需要作者出现,…  相似文献   

19.
三谈读者意识。众所周知,报纸上刊登的任何一篇新闻都是供广大读者阅读的。如果新闻中写到的数字,尽管作者认为说明问题,而读者却看不懂或不理解,也是失败之作。所以,在新闻中能否让数字发挥作用,有无读者意识关系也极大。有了读者意识,记者和通讯员写稿时使用数字方能处处为读者着想,让读者看懂又理解。这里不妨举一例。1990年8月21日起,银行存、贷款利率在原利率基础上第二次下调。由于这个信息涉及千家万户的储蓄者和工商企业的贷款者,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做了报道,一般只是照搬或照抄银行公布的数字,如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  相似文献   

20.
作为作者和编者,在舞文弄墨时,应该多为读者着想。但是否竭诚为读者提供方便,往往能从文稿中反映出来。例如,辽宁《青年知识报》1991年7月24日一版,在题为《能力与功率》一文中有“许多年轻人已懂得这个妙谛”之说。何为“妙谛”以及“谛”的读音,该文在文尾均作了简释与注音,以便使读者理解和准确读音。类似时刻想着读者的报刊不少,颇值得称道与发扬。但是,时下也有一些不为读者着想的情况。例如,人民日报1990年10月30日二版,在题为《“狗不理”的新探》一文所配照片说明写道:“瞧,两位‘老外’大块朵颐。”何为“朵颐”?一般人是看不懂的。通过查考《辞海》才知道,原来手之捉物谓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