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选择适宜的造林地段和造林树种,并采取窄缝栽植的方法进行秋季造林。其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均高于春季造林。研究结果表明:秋季造林是一条培育森林资源的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年来造林工作的实践,总结出针叶树造林有关如何利用苗木的问题。落叶松造林一般采用2年生移植苗;采用不合格苗造林,将明显降低一次性造林成活率;苗木在出圃前要灌足"三水",即结冻水、化冻水和起苗水,只有提高苗木的含水率,才能保证造林的成活率,苗木含水率与造林成活率呈正比;在造林实践中,不可忽视苗木的保湿,尽可能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缩短苗木在外裸露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杨树截干苗用清水浸泡后进行造林,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按不同浸泡时间的截干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发现浸泡时间为24h和48h的造林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矸石山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火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矸石山细致整地、适地适树,使矸石山造林绿化获得成功,筛选出适合矸石山造林绿化的最优树种依次为紫穗槐、火炬、臭椿。并对乔木树种火炬的生长情况和育苗进行了研究,为大面积矸石山造林绿化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安顺市林业生态建设几种主要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安顺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条件,指出了安顺市实施林业生态建设的几种造林模式:(1)白云质砂石山车桑子直播造林治理模式;(2)关岭县陡坡耕地退耕还林生态型治理模式;(3)安顺市滇柏营养袋石山造林治理模式。指出了这几种模式主要适宜在安顺市造林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6.
干旱阳陡坡造林成活率不高,即使成活率有时达到70%-90%,幼树生长也很慢,几年不能郁闭成林,致使荒山阳坡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在确定各项抗旱造林技术措施时,根据干旱阳坡地的特点,摸索出影响造林成活的主要因子,造林时围绕这几个主要因子来考虑。  相似文献   

7.
营造速生丰产林是加速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的最快、最有效途径。按国际上丰产林的标准,每公顷年均生长量达到10m3以上即达标,黑龙江省森工林区速生丰产林的成材年限一般要求10~40年,每公顷年平均生长量在7.5m3左右。下面谈谈营造速生丰产林的技术要点。1做好调查设计开展工程造林的首要条件,就是做好调查设计,更新造林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按设计资料进行,造林结束后再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查验收,直到郁闭成林。2适地适树所谓适地适树,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特性和造林地条件相适应。适地就是要使树种适坡度、坡位、坡向及土壤,适树就是要在这些立地条…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5年生落叶松不同立地条件暨重茬造林与新造林地块设置样地进行生长量的对比分析,对不同的条件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取得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今后落叶松更新造林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承德市位于冀北丘陵山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油松为主要造林树种。而该区一般春季干旱少雨,春季造林成活率低,而雨季植苗造林,为确保成活率,除培育苗木时需装营养袋外,工程整地质量要求高,苗木运输难度大,因而造林成本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经过多年小面积试验,研究总结出油  相似文献   

10.
以10a生红皮云杉为研究对象,对三种造林密度红皮云杉的苗高和地径进行调查并分析,得出:1.5m×2m造林密度无论是树高(0.975m)还是地径(21.61mm)均好于1.5m×1.5m、1m×2m模式,建议红皮云杉在生产造林时采用1.5m×2m的密度模式比较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域广阔,山地面积在国土面积中占很大的比重。山地造林特别是荒山造林,不仅能提高我国的绿化面积,又能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避免平地造林引起的林粮争端。  相似文献   

12.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造林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鹤北林业局在造林生产中采取严把苗木质量关和栽植质量关,通过及时抚育管护,搞好补植等多种措施,提高了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13.
华山松是我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近20来,玉溪市共完成华山松造林1.4万公顷,但由于华山松人工中幼林造林初植密度大,保存率高,使华山松的郁闭度过大,林木不仅生长缓慢,而且病虫害日益严重,防火难度增大.因此,对这些中幼林开展抚育间伐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陡坡造林用锹植可以降低栽植点,使苗木根系充分吸收水分,同时鱼鳞坑整地的蓄水池可以发挥蓄水保墒的作用,达到抗旱保苗提高陡坡造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林业事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政府为振兴林业,对林政和林业建设均十分重视,做了大量工作。林政方面,确立了林业行政系统,制定了林业政策,颁布了林业法律法规,并增加了林业经费和重新制定了林业捐税征收标准。林业方面,不仅在全国开展造林运动,提倡兵工、铁路、学校造林,而且积极筹办保安造林和开展林业调查,办理全国林业考成,并提倡采用国产木材。这两方面措施的施行,使全国造林面积迅速扩大,树木栽培数量大幅度增加,林业教育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林业科技也有所进步,而林业法律法规的颁行,则使森林获得了法律保护,有利于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更新造林时,苗木失水对苗木根系、物候、生长量、成活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不同造林密度(2500株/hm2、3300株/hm2、4400株/hm2、6600株/hm2)杂种落叶松的凋落物及其分解速率进行研究,得出:造林密度对杂种落叶松的年凋落量及其分解速率都有显著影响,年凋落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少,枯枝落叶的分解周期越长,最长超过17年(2500株/hm2),最短只有13年(6600株/hm2),在改变林内微生境后,2500株/hm2林分的分解周转期最短,只需不到9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量的样地调查和有关石漠化文献的查询,评述了贵州传统的石漠化治理、科研业务部门进行的石漠化治理示范和林业生态工程实施的石漠化治理的不同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石漠化治理应从综合治理入手,且必须做好石漠化治理的区划、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技术以及生态和经济效益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整地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造林成本和水土流失的影响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保存率表现为大坪整地>小穴整地>大穴整地;施肥<不施肥。树高、地径生长和郁闭度以及造林成本均表现为大坪整地>大穴整地>小穴整地,施肥>不施肥。水土流失表现为大坪整地>大穴整地>小穴整地。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对不同整地抚育技术进行多目标决策后认为:在土壤理化性质稍差立地条件不好的林地造林,大坪整地优于大穴整地,大穴整地优于小穴整地,施肥优于不施肥。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各类植物在德化生长的适应性,德化县林业局在唐寨山森林公园内建设唐寨林苑。通过采集本地优良乡土树种200多个和引进适应德化生长的外来树种100多个在林苑种植,建设成集观光、休闲、科教、驯化、试验等为一体的植物示范园,以期为德化城市绿化、乡村绿化、道路绿化、山下造林或山上造林的树种选择提供依据。就林苑建设的树种选择和规划提出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