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落叶松工业原料林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造落叶松工业原料林,初植密度3300~4400株/hm2,20年后进行主伐(中间不进行间伐),公顷蓄积可达158m3。而落叶松丰产林40年主伐时(包括多次间伐)公顷蓄积为316m3,正好是工业原料林的2倍。对两个林分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说明,营造1hm2落叶松工业原料林20年主伐,扣除投入(含税金)和投资利息,年利润是丰产林的3.36倍。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测法测定了小兴安岭主要森林生态的凋落物量及养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年森林凋落物量最高,达1.8t/hm2。岳桦林年森林凋落物量最低,只有0.7t/hm2;不同树种叶凋落物的养分含量不同,灰分含量,针叶树叶平均比阔叶树叶低;在阔叶林中,五角槭叶和紫椴叶灰分含量较高,超过8%,红松和落叶松叶最低,都低于6%;不同林分的阔叶、针叶、枝条、果实和其他凋落物营养元素含量百分率不同,阔叶和针叶比较,阔叶红松林的阔叶凋落物营养元素含量明显地大于针叶的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3.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间伐后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中龄林为对象,实施4种处理:施氮肥(施纯氮250kg/hm2)、施氮磷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施氮磷钾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纯钾30kg/hm2)和对照(不施肥),研究施肥后不同时期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的关系,评价落叶松冠长率对间伐后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施肥后不同时期落叶松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均呈幂函数增长趋势;施肥3年后、4年后、5年后的冠长率(冠长/树高)分别为0.1899—0.2030(平均为0.1986)、0.2282—0.2642(平均为0.2428)、0.2851—0.2976(平均为0.2920),低于对照林分相同时期的冠长率(3年后:0.2010;4年后:0.2822;5年后:0.3006).施肥能够缓慢促进间伐后落叶松的冠幅和冠长的增长,施肥对落叶松树干生长的促进作用应该更多来自于施肥后针叶的高效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自然稀疏模型建立及收获表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使用20块固定标准地和92块临时标准地材料建立自然稀疏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全林分收获模型编制了4种地位指数(12.17、13.34、14.21和15.76m)和4种初植密度(2000、3300、4400和6600n/hm2)的16张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自然生长收获表。该表按林分、大径木(D≥26cm)、中径木(14cm相似文献   

5.
针对帽儿山林区的水曲柳、山杨两种主要林分类型林下凋落物层进行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林分内凋落物层的贮量分别是:水曲柳林1350.0kg/hm2,山杨林3933.4kg/hm2。山杨样地内凋落物层平均总持水量达5.55t/hm2,平均持水率为139.5%;水曲柳样地半分解层持水量为2.233t/hm2,平均持水率为165.4%,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凋落物层的拦蓄降水、调节森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的生态功能。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各层有所不同。山杨林从两层各元素总贮量来看则是N>P>K>Ca>Mg;水曲柳林各元素贮量大小顺序为N>P>Ca>K>Mg。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大田苜蓿实施不同的施肥处理,研究施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和营养吸收规律的影响。对苜蓿三年的株高进行整理,应用Logistic方程y=k/(1+aebx)对苜蓿株高进行分析,得到苜蓿植株的最大增长速率、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天数和品均增长速率。结果表明,处理1(尿素97.8kg/ha,过磷酸钙293.5kg/ha,硫酸钾136.4kg/ha)的株高最大,该处理在每年第二茬植株最大增长速率、平均增长速率最大、植株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天数最短:通过对苜蓿干草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含量进行分析,所得的结论与株高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对红松果林开花散粉与结实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密度与坐果率和球果出种率密切相关,单位花粉量(kg/hm2)为30.1粒/cm2,它可以预测果林花粉密度。  相似文献   

8.
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edeb.)生长快、抗性强、耐干旱瘠薄、耐高寒。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西伯利亚落叶松在伊春林区能够正常地生长发育,可作为伊春林区及其毗邻地区的造林树种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种间生长量存在差异,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无论是总体上,还是分家系都要比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组径生长量大。通过对12a生落叶松杂种子代测定林10个家系的树高、胸径及立木材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基本呈正态分布,且家系间及家系内均存在较丰富变异。筛选出的5个家系(日3×兴2、兴7×日77-2、日5×长77-3、日5×长78-3、日3×兴9)表现优良,其中,日3×兴2的树高生长遗传力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吴茱萸母树林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茱萸是一种木本中药材树种,兼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在当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各地选用吴茱萸作为造林树种。为解决造林用种问题,湖北省阳新县营建了133.3hm2的吴茱萸母树林,现已投产。通过对吴茱萸母树林在20年经营期内的经济分析,得出该项目投资回收期短,净现值高,内部收益率大,收益成本比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年来造林工作的实践,总结出针叶树造林有关如何利用苗木的问题。落叶松造林一般采用2年生移植苗;采用不合格苗造林,将明显降低一次性造林成活率;苗木在出圃前要灌足"三水",即结冻水、化冻水和起苗水,只有提高苗木的含水率,才能保证造林的成活率,苗木含水率与造林成活率呈正比;在造林实践中,不可忽视苗木的保湿,尽可能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缩短苗木在外裸露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施肥对播种当年短芒老芒麦(Elymusbreviaristatum)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当年短芒老芒麦种子能够成熟;施N比施P更有利于短芒老芒麦叶面积的增加、干物质的积累,且施N后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明显比施P的高,而N、P合施后会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其中以N75.0kg/hm2和P37.5kg/hm2组合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3.
以10a生红皮云杉为研究对象,对三种造林密度红皮云杉的苗高和地径进行调查并分析,得出:1.5m×2m造林密度无论是树高(0.975m)还是地径(21.61mm)均好于1.5m×1.5m、1m×2m模式,建议红皮云杉在生产造林时采用1.5m×2m的密度模式比较好。  相似文献   

14.
白僵菌防治落叶松红腹叶蜂林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是一种无公害的生物真菌农药。通过使用喷粉机械喷粉防治落叶松红腹叶蜂试验,得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根据经济有效的原则,2kg/hm2用量可达到的90.68%防治效果,一次用药多年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主要分析余江县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土壤样品培养100天后,总表层土壤有机碳损失量是CO累计释放量,大致在130-1350mg/kg.不同土壤类别和同一土壤不同发生层有机碳的分解速率不同,但总的趋势都一样,前期分解速度快,后期分解速度慢,前7天的分解量占到100天分解总量的21%-36%,耕作层>中下层.不同土壤类型下分解速率为:水稻土>红壤>潮土,不同含水量的水稻土的分解速率为潴育型黄泥田>潜育性黄泥田>淹育型黄泥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落叶松S1-1苗木的正交施肥试验,建立了苗高与N肥,新梢与N肥,新梢干重与N、P和全苗干重与N、P的施肥效应函数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计算出不同施肥量下的长白落叶松苗木生物量。最后确定长白落叶松S1-1苗木的最适施肥量:N肥为0.16~0.22g/株,P肥为0.01~0.04g/株。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是通过对单杆大豆不同密度与掐尖时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不进行掐尖处理,最适宜的密度是1.6万株/666.7m2;进行掐尖处理时,以密度为1.4万株/666.7m2,一片复叶长出时掐尖最适宜,产量高达338kg/666.7m2,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8.
谈造林密度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当前造林密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具体标准、加强株行距设计、控制小班总体实栽总量、控制均匀度等四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问题的提出 :如图 ( 1)所示 ,质点P由开始 ,沿不同的轨道从O点无摩擦地滑到B点 ,沿什么样的轨道下滑时间最短 ?一、分析问题1 对于斜面轨道即①轨道而言 ,可方便地计算出质点的下滑时间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a =ΣF/m =gsinθ而S =12 at21  t1=2Sa 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得 :t1=2 (h2 b2 )gh2、对于凹面轨道②或凸面轨道③而言呢 ?先建立如图之xoy坐标系。由于在③轨道上运动的速率始终小于同一x值的①轨道的速率 ,且路程比①轨道长。所以 ,t3>t1,即凸面轨道③不是下滑时间最短的轨道。沿凹面轨道②滑下的速率始…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25(5),在砂基培养质设置试验,系统地分析了N、P、K不同配比施肥对长白落叶松苗生长状况的影响。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苗根际营养液适宜配方:氮为1.0g/L,磷为0.45~0.75g/L,钾为0.35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