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证明“新闻可以有再造想象”的观点成立,王坚同志很郑重地引用了马克思说过的一段很著名的话:“在蜂房的建筑上,蜜蜂的本事还使许多以建筑师为业的人惭愧。但是,使最拙劣的建筑师和最巧妙的蜜蜂相比显得优越的,自始就是这个事实:建筑师在以蜂蜡构成蜂房以前,已经在他的头脑中把它构成。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所以,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资本论》第1卷第172页)马克思的这段经典论述对于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当然很有说服力。但是,  相似文献   

2.
论编辑构思     
一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都举造蜂房的例子说明人的劳动和动物的劳动的差别,认为最拙劣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要高明,因为建筑师在着手用蜡造蜂房之前,就已经在头脑里把蜂房构成了。马克思在这里强调人的劳动的自觉性,在劳动之先,已经经过思考,脑子里有了观念、蓝图,有了计划和预定的目标。木匠在修造桌子之前,脑子里先有了一张桌子的观念。建筑师在修建房子之前,脑子里先有了一座房子的观念。作者在写书之前,脑子里先有了一本书的观念。那么,编辑在编  相似文献   

3.
“采访”,这个词的构成是很有意思的。我理解,起码有两层意思: 一是“采”,就象周总理打的比方那样:“你们记者,要象蜜蜂”。据生物学家的考察,蜜蜂要酿出一市斤蜜,必须在二百多万朵花上采集花蜜,在蜂房和花丛之间往返飞行十五万次。如果峰房和花丛的距离是一点五公里,那么,工蜂要采一公斤蜜,就得飞行四十五万公里。这个行程相当于环绕地球赤道飞行十一圈,记者也只有发扬蜜蜂的精神,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采集各种情况,然后经过分析、提炼、升华、剪裁,才能进行写作。二是“访”。访者,问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善不善于问,则是采访成败的关键。只会听,不会问,断然难成一名出色的记者。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去年在新华社视察时向新闻界提出: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深入,再深入。这使我不由地想起了五十年代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对记者讲的一段话:“你们记者,要像蜜蜂,到处采访,交流经验,充当媒介,就像蜜蜂在酿蜜,传播花粉,到处开花结果,自己还酿出蜜糖来。”记者采访写作的过程就如同蜜蜂采花酿蜜。而要采到蜜就必  相似文献   

5.
蜜蜂不仅以辛勤的劳动,酿出甘美的蜜汁,而且,它那酿蜜的方法,也给我们新闻工作者以有益的启示。 博取是蜜蜂酿蜜的一个特点。有人曾做过统计,一只蜜蜂要酿出一公斤蜜必须在200多万朵花上采集原料。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我们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了搞好对青少年的理想、道德纪律教育,充分发挥馆藏图书作用,省馆于2月24日在哈尔滨市万家劳动教育所建立了图书流动站,主动把精神食粮送到“十年动乱”的“重灾户”——失足青年中间去。万家劳教所是公安部门的改造挽救失足青少年的劳动教育机构,共有失足青少年一千多人。他们由于年幼无知,文化水平低,一时迷惑构成了刑事罪。根据这些特点,馆领导和业务办公室认为给这些青少年提供图书资料很有必要。现已初步送  相似文献   

7.
隅尔翻阅去年某报,竞有“记者蝇集”的说法,由此联想开去,有必要为记者正名。记得周恩来总理曾给记者冠以“蜜蜂”的雅号。他于一九五八年七月在广东视察时对记者说:“你们记者,要象蜜蜂,到处采访,交流经验,充当媒介,就象蜜蜂采花酿蜜,传播花粉,到处开花结果,自己还酿出蜜糖来。”时间仅过二十五  相似文献   

8.
智能经济深刻影响企业的直接生产过程。要认识劳动过程的新变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过程理论为指导,其理论框架包括要素组织、过程管理和所有制关系。在智能经济条件下,劳动过程的要素构成和技术组织形式呈现出一系列智能化特征。社会组织形式的新变化一方面表现为劳动协作的数字化、分散化和扩大化,另一方面表现为智能经济对私有企业雇佣关系和公有企业录用关系的不同影响。劳动过程的要素运动、劳动者技能的变化以及其主体性的彰显等在不同企业中也存在较大差异。对劳动过程的管理而言,智能技术使科层制高效化、制度算法化、企业文化灵活化。在所有制关系中,委托代理关系的监督成本下降,信息不对称问题弱化;管理关系的组织协调更高效,劳动监督更严格;私有企业中劳动者竞争加剧,公有企业中劳动竞赛的意愿提高。  相似文献   

9.
100多年前马克思在研究剩余价值理论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是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生产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对他本人来说是商品……生产劳动者为他的劳动能力的买者生产商品”;“作家之所以是生产劳动者,并不是因为他生产出观念,而是因为他使出版他的著作的书商发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1册)。仅从马克思的上述论述中,人们不难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记者采访就像蜜蜂采蜜一般。我说:编辑也和蜜蜂一样,同样在采粉酿蜜。不过,记者要“飞”到很远的“山野”去,编辑却在身旁的“花园”里,这个“花园”里万紫千红的花朵,就是通讯员用脑汁和劳动写出来的稿件。蜜蜂飞织在万花丛中,哪怕是一朵小小的花儿,只要有点点花粉,它都要去采集下来酿蜜。编辑呢,也应该如此。只要通讯员来稿中有几句可用的东西,都应当摘编发表。一九五八年秋天,正当陕西全省播种小麦的时候,有关这方面的稿件像雪片一般,纷纷而来。但是,这里边有些稿件不好,无法见报;就是能够见报的稿件,也要经过去粗留精的编写。这时,我们的编辑,就在这片秋播稿件的“花园”里采起“蜜”来。经过一番选择,在通讯员巴山人、蒲兴华两  相似文献   

11.
有些报纸上报道的数字差错较多,这是一个应该重视的问题,给读者的影响很不好,轻则闹笑话,重则误大事。如有的报纸在题为《组织基层信贷员参加劳动》的一篇报道中写道:“安居营业所信贷员在参加安居公社第四大队第三生产队的棉花田间管理劳动时,发现六亩棉田中一半有虫害,群众反映买不到剧毒农  相似文献   

12.
姜昆谈雅俗     
○我以为雅俗从来就是相通的 中国的文化历史,就是一个由俗到雅、又由雅到俗来回反复的一个过程。 中国的第一部著作《诗经》,实际上反映的就是老百姓很普通的生活。如《伐檀》就是一首很俗的民歌,伐木头时唱的歌完全是自然劳动的歌声,是艺术的原始状态,经过加工整理而成:“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  相似文献   

13.
要像蜜蜂采花莫学蜘蛛结网 1月28日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了秦牧同志写的一篇杂文“百花甜蜜”。这篇杂文从蜜蜂酿蜜,谈到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文情并茂,引人入胜。作者说:“蜜糖为什么这样甜?甜到可以经千百年不坏,甜到细菌无法在上面繁殖?原来,蜜蜂把所有花朵的最甜蜜的最精粹的东西都集中提炼起来了,这就使得蜜糖虽出自花朵,然而却远远地甜美得盖过所有的花朵了。”作者告诉我们:一切好的工作方法,那道理就同蜜蜂酿制百花甜蜜的道理差不多。例如农业上的“八字宪法”,就是党概括了全国农民的丰产经验制定出来的。要把副刊办好,我觉得也可以从蜂采百花的道理得到啓发。有人曾把副刊编辑比做厨师。一个具有高超手艺的厨师,能做出各种可口的菜肴,能照顾到各种地区,各种职业的人的口味,使得宾至如归,皆大欢  相似文献   

14.
李晗  郭小安 《新闻界》2023,(3):51-66
本文从游戏陪练的视角出发,分别展现陪练在情绪劳动和情感劳动过程中的劳动实践,并结合实证材料分析劳动者的主观体验与劳动控制的关系,以展现劳动控制方式发生的变化。通过对游戏陪练的深度访谈,本文发现在情绪劳动中,游戏陪练依旧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情绪耗竭,并且深层表演更深地嵌入日常生活中。不过,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游戏陪练能够主动进行审美劳动、经营顾客,深度掌握劳动过程并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借助游戏内容和社交产生的游戏体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劳动者的情感消费需求,游戏陪练在情感劳动过程中扮演“产消合一者”的角色,劳动者借助消费情感资源完成情感补偿,得以持续性地劳动。尽管游戏陪练获取了一定的主体性,甚至出现“去异化”的趋势,但资本借助情感资源的商品化、去劳动关系化、平台技术霸权等策略,用更隐秘的控制逻辑加强对劳动者情感资源的开发,二者共同构成劳动者情感资源消耗与补充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劳动创造美,创造美的劳动是否也使劳动主体感到自由的美呢?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当科技的发展与人性的完善越来越表现出非同步性时,它已日益成为一个被全球所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由于科技一直不很发达,技术与人性间的矛盾不很突出,但是,随着改革开放、高科技的引进,这一矛盾越来越  相似文献   

16.
几乎在每一个成功的节目即精品节目后面都有一个精心策划。当前和今后电视业的竞争,更多地取决于智能因素。“拼搏”己属过去型观念行为,“谋战”才是更重要的、更科学的思想行为。“构图工整”“剪辑顺畅”“主持清新”的年代将转向“策划为王”的年代。策划是谋略的精品,是成功的先导,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艺术。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借蜜蜂与工程师造蜂房作比较,说明人的活动总是能动自觉性的。换言之,人做每一件事情,总要动上一番脑筋,设计策划出目标与方案,再照此行动。如此一来,用不用策划,会不会策划就会显示出截…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如果有人对你说“你说话很克林顿”时,可别以为自己谈吐有元首风范而高兴得太早,对方的意思很可能是:“你说话很虚伪,没诚意”。去年轰动全球、险些把克林顿赶下总统宝座的“拉链门”性丑闻事件,已经衍生出一批新词汇,被美国人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8.
“跪拜礼”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使用时间最长、最频繁的一种基本礼节。中国古代社会早期,人们尚不知桌椅为何物,那时帝王、老百姓皆席地而坐,这就是所谓的“两膝着地,以尻著踵而安者为坐”。这种坐姿对于行跪拜礼是很方便的,“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至其恭,以头着地为拜”。跪拜作为一种礼节,自然而然地得以巩固。这种情景在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甚深的当今日本还能看到。日本人在“榻榻米”上“两膝着地,以尻著踵而安者为坐”,当他们要表示敬意而欠动身体时,就“伸腰及股而势危,以头着地”,很自然地就构成了一个跪拜的动作。  相似文献   

19.
怎样认识“第四媒体”对报纸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是资格最老的大众传播媒介,现在又遇到了新的挑战。人称“第四媒体”的国际互联网已经对报纸构成了现实的冲击,报纸的命运问题再一次提到报人的面前。可以说,报纸这次遇到的对手与当初广播、电视兴起时对报纸的影响大不相同,它是一个超级高手。互联网在传播地域上的无限性。在传播手段上的极其多样性,确实使报纸遇到了历史性的挑战。与互联网的神话般的传播能力相比,传统的报纸显得很有些笨拙了。报纸做不到滚动播出新闻,互联网能;报纸做不到播出图像,互联网能;报纸做不到播出声音。互联网能;报纸做不到与读者即时性交流.互…  相似文献   

20.
漫谈图书编辑署名时培育为了体现编辑的责任和对其劳动的尊重,80年代初,我国出版界开始普遍实行编辑署名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编辑出版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初的署名方式已经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在各个环节上编辑付出的劳动和应负的责任,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其重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