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妙妙猫  洋洋 《小火炬》2020,(1):44-47
在瓜瓜森林里住着南瓜先生、西瓜先生、冬瓜先生和北瓜先生。他们原本是很好的邻居和朋友。可是有一天,北瓜先生却搬走了。因为北瓜先生觉得,除了自己,其他三个瓜先生的名气都很大。  相似文献   

2.
懒先生赴宴     
勤先生办酒席,早早地把请帖送给了懒先生,并提醒他千万别迟到。懒先生收到请帖,乐了,酒席上有许多好吃好喝的东西,懒先生满口答应。那天,勤先生家里来了许多客人,连慢吞吞先生和迟到小姐都来了,可就是不见懒先生。  相似文献   

3.
互动     
《高中生》2012,(18):39
猜数Q先生跟 S 先生、P 先生一起做游戏。Q 先生用两张小纸片,在上面各写一个数。这两个数都是正整数,两个数的差是 1。Q 先生将一张纸片贴在 S 先生的额头上,将另一张纸片贴在 P先生的额头上。于是,S 先生和 P 先生只能看见对方额头上的数。Q 先生不断地问:"你们谁能猜到自己头上的数?"文筑宋颖莉  相似文献   

4.
《藤野先生》一文写的是不是藤野先生,有人认为作者所写的不是藤野先生或者不完全是藤野先生。然《藤野先生》一文写的是藤野先生,这一观点是无可争辩的。  相似文献   

5.
懒先生赴宴     
勤先生要办一桌酒席,早早地把请帖送给了懒先生,并请他千万别迟到。懒先生收到请,乐了,因为酒席里肯定有许多好吃好喝的东西呀,懒先生满口答应。那一天.勤先生家里来了许多客人。大家都到齐了,连慢吞吞先生、迟到小姐都来了,但就是不见懒先生。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伊始,恩师黄济先生驾鹤西去。1月12日为先生送行的那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向先生做最后的告别。先生的遗容安详、平和,恍惚中觉得先生并没有离去,只是在熟睡之中。前来为先生送行的应有上千人之多,其中有许多熟人,但更多的是素昧平生的人,因先生之高德则慕仰之,因先生之明行则而行之。此诚如古人所说的"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先生恰如一座无言的丰  相似文献   

7.
饶宗颐先生早在"弱冠"以前就与詹安泰先生有了交往,因为才气过人,深受詹安泰先生赞赏,而在不足20岁的年龄被詹安泰先生推荐进入韩师,第一次踏上讲堂。随后又被詹安泰先生推荐赴中山大学任教,但由于途中饶先生身体不适未能到任而留在香港。饶宗颐先生与詹安泰先生虽终无缘同处一校共事,但音讯常通,酬唱不辍,堪称莫逆之交。惜解放后,囿于时局,两人最后失去联系。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饶宗颐先生与詹安泰先生的这种深厚情谊,又由詹伯慧接续下来,并在饶宗颐先生的竭力玉成下,使詹安泰先生手写的诗词遗墨得以影印刊行。  相似文献   

8.
近日参加一个年轻作家的作品研讨会,有幸再一次聆听了著名儿童文学诗人金波先生的教诲。其实,见金波先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正如先生自己所说“自己是儿童文学的水泡大的”,先生对于儿童心理世界的观察总是那么老到、细致,于我们这些后生,每一次和先生见面都会受益匪浅。先生  相似文献   

9.
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不过历史上各个时期,对先生这个称呼是有不同对象的。《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  相似文献   

10.
<正>黄济先生乘鹤西去的那个晚上,我直到凌晨近四点才睡。虽然对先生的离去已有心理准备,但是先生的音容笑貌不断浮现于眼前,我只好遍查旧电脑、移动硬盘寻找我手头留存的先生的照片,我写过的关于先生的小文,以及我责编过的和先生有关的文章。才发现,我认识先生已经到了第15个年头,我是如此的幸运。再次提笔回忆黄济先生,心中满溢感动!感动一:谦和2000年,我跨专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师从劳凯声教授攻读硕士学位。刚入学,我  相似文献   

11.
怀张堃先生     
先生走了已经有几个年头了。我不曾见过先生。不曾目睹过先生静默诚挚的面容,聆听过先生敦厚朴实的教诲,感受过先生清扬高蹈的风采。时光的交错使我最终无缘见先生一面。然而,我是见过先生的,我深信。在那散发着  相似文献   

12.
张忠诚 《江苏教育》2007,(20):54-56
一第一次见到高林生先生是20多年前,在我家14寸的黑白电视中。那时候,电视台经常播出先生和韩兰成合说的相声。师范毕业后做了老师又见到了先生,先生此时已是鼓楼区文教局分管业务的副局长了。先生经常到学校听课,指导业务,见面的次数自然多起来。虽是经常见面,但彼此并不熟悉,只是在听先生评课、  相似文献   

13.
蒋牧良深受鲁迅先生的影响,对鲁迅先生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不但在文学创作上奉鲁迅为导师,而且像鲁迅先生一样做人,做事。他将鲁迅先生奉为终生的楷模,承继他的精神和遗志。他是鲁迅先生的虔诚守护者和追随者。  相似文献   

14.
先生著述颇丰,然而话却不多。先生视书为生命,却又时常将珍藏多年的书刊赠予我们这些晚辈、学生。记得在1991年的夏天,我刚收到被录取为先生博士研究生的入学通知书,便得知先生染病住院。当我赶到医院病房时,已有许多领导、师生在探望先生。大家都关切地询问先生的病情,叮咛先生安心养病,并问先生在生活上还需要些什么,然而先生  相似文献   

15.
清群先生写诗写词、舞文弄墨,很多不了解清群先生的都说清群先生应该是位文人,其实以我观之,清群先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哲人,清群先生自己都说:我的歌词来源于我对宇宙的理解,我的歌词来源于我对人生的认识。编辑部准备编发清群先生的歌词专辑,一百多首  相似文献   

16.
金秋时节,南国天气,清爽宜人。由澳门、中国语文新课程研究会主办,澳门濠江中学、香港教育学院、澳门中国语文学会协办的首届"两岸四地同文异教"活动,在美丽的澳门濠江中学举行。来自大陆各地及港澳台的语文教育界代表共两百余人参加了活动。其中有澳门中华教育会会长李沛霖先生、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钟梁先生、珠海市中语会会长容理诚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锐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澳门校友会会长林朗先生、香港中国语文课程与教学学会会长梁振威先生、香港教育学院中文学系何文胜先生、南台湾科技大学教授何三本先生、深圳南山区教研室副主任唐建新先生、东莞市中语会会长马新民先生等教  相似文献   

17.
0先生的故事     
潘舒佳 《新读写》2010,(11):40-41
0先生其实是林先生。 至于为什么叫0先生,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总之0先生喜欢别人叫他0先生,虽然他只有11岁。  相似文献   

18.
互动     
《高中生》2015,(3):31
A先生、B先生和C先生知道桌子的抽屉里有16张扑克牌,它们分别是红桃4、A、Q,黑桃2、3、4、7、8、J,梅花4、5、6、Q、K,方块5、A。现在,刘伟从这16张牌中挑出一张牌来,并把这张牌的点数告诉B先生,把这张牌的花色告诉C先生。这时,刘伟问B先生和C先生能不能从已知的点数或者花色中推测出这张牌是什么。于是,A先生听到如下对话。  相似文献   

19.
《新作文》2003,(27)
先生愚哉!先生愚哉!仆非先生世交故友,亦未有半面之缘,然每念及先生,思先生之举实为不智。仆未偿不扼腕叹息,情遂不可抑,乃有此书,幸先生一览之,则仆幸甚至哉! 向者闻先生之事:天雨坏墙,毁先生之家,子曰:“不修,则必有失矣。”邻翁亦如是言耳,先生竟放任不修,以有失焉。而先生何以竟智子而疑翁邪?先生之不智甚矣!天雨坏墙,非为异事,先生大可修之而后安,而先生竟不修,致有所失焉。斯已为不智。既有失,而先生不悔弃邻翁之先言,而竟智子疑邻,为天下百世之人耻笑不亦宜乎? 先生之子,与先生情近,先生之邻,与先生情远,情近而亲,情远而疏,亲而智之,疏而疑之,先生其不明事理乎?先生其不辨是非乎?先生虽物富而思穷乎?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唐长孺先生玄学研究的学术概念,认为在三、四十年代学术界对魏晋思想指称未一的情况下,唐长孺先生自觉区分了清议、清谈、玄学等概念,为学界作了重要的筑基工作。本文推测唐长孺先生对玄学的定义来自汤用彤先生,其治学路线则继承了陈寅恪先生,注重思想与实际政治之关系。本文对唐长孺先生玄学论著中所谓政治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涉及人生哲学、政治哲学、政治学三个层面,而以政治哲学为核心。这是唐长孺先生玄学研究的特色,也是与陈寅恪先生观点差异之所在。这种差异来自陈、唐二位先生史观的不同。陈先生从社会史观出发,关注士大夫之出处进退、本人态度及辩护自身立场;唐长孺先生从唯物史观出发,强调玄学的阶级属性,将玄学看作统治阶级门阀士族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