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将音乐作为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来教授是音乐人类学家提出来的,现在已作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音乐作为文化的观念对于我们教师为什么重要呢?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长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的,音乐也是生长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的,我们理解一种音乐自然需要了解这种音乐是如何生长在其文化之中的,就像植物生长在何种环境、土壤、季节、气候之中的一样。这样理解音乐就是理解一种文化,这是一个重要的理念。文化的概念很大,而且对小学生并不是要讲很多文化的概念,重要的是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需要有这种总体的考虑。在这里我想讲讲这种总体的考虑是什么。大致来讲,需要有三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2.
1提高教师人格魅力。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每当人们提起音乐,便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美;谈到音乐教师,很自然就会联想到美的使者。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一个美好的音乐教师形象,不仅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增加向师性,还会潜移默化地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影响和熏陶。  相似文献   

3.
蒋迎 《儿童音乐》2013,(1):57-59
正低年级音乐课堂中,常常发现学生在唱歌的时候节拍不吻合、节奏不准确等现象,这直接制约着音乐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如何有效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摆在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节奏的概念比较抽象,孩子越小就越感性,教师很难用理性的分析来训练,学生也不易接受。《新课标》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在教学中,如果用音色美妙的各具特色的打击乐来辅助教学,学生通过自己  相似文献   

4.
细节是什么?是生活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是日积月累的一种积淀,是一种精心雕琢的实践。那课堂的细节又是什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富有教学价值的环节和情节,尤其是音乐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任何一句话、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亦或是一个小的教学环节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情感的体验的获得。但在新教师的课堂上总是会去忽略这些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过:“固然一个蹩脚的指挥家会令人失望,但一个糟糕的音乐教师会整整三十年将三十批的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统统扼杀掉”。这充分说明教师在音乐课中的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传统的音乐课满堂都是教师自己唱,学生唱,老师弹琴学生唱等模式化的影响,使人产生一种误解,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音乐教师就是唱歌的。这样课堂纪律死板,该蹦的不蹦,该跳的不跳,从各方面限制了学生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创造音乐的发展。新课标理念指导我们怎样上好音乐课,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心得。一、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1、在音乐课中教师应该有意营造一种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将学生导入一个优美的意境。这样学生会产生一种被理解、被尊重的体验,从而亲近你,相信你,在音乐课中也会如鱼得水,充分发挥自  相似文献   

7.
程方 《儿童音乐》2012,(7):52-53
音乐课堂中的问题千千万、万万千,除了教师自身的音乐专业素养不强、专业水平不够所造成的问题之外,归根结底,其他的问题基本是由于对音乐学科的本质属性、核心价值不甚了了造成的,如音乐教学总是"寻找音乐之外的非音乐信息","音乐课变成辅德、益智、健体的工具",教师"肢解音乐、讲解概念",进行"单纯枯燥的技能训练"等。这是一个音乐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一个爱好音乐的人,他的人生必定会多彩斑斓。而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自然会是一个高素质的民族。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也告诉我们,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培养的不是专业的音乐人才,而是更多合格的音乐的听众。因此,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关注音乐课喜欢音乐课,让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是我们音乐教师应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赛 《黑河教育》2011,(8):54-54
选择音乐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偶然,不管当初人行的原因如何,毕竟从事音乐教学十多年了,对它的感情还是很深的。2007年秋,因为工作的需要,我改行教了一年半的历史。担任历史教师的这一年半中,我有得有失。也正是因为教了历史,才让我更清晰地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社会人士对于音乐教师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0.
稿源采珠     
初中生的心理处于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有的学生把音乐课堂作为情绪发泄的一个场所,因而在音乐课堂上往往会表现出极度的兴奋,态度、语言极尽夸张之能,令音乐教师无所适从,茫然失措;也有的学生把音乐课堂当成放松心情的一个场所,因而在音乐课堂上往往精神颓废、昏昏欲睡,对许多的内容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对许多需要实践参与的活动表现出,漠然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果有人问你:你是教什么的?你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教音乐的。不过也有例外,不久前笔者在京城听课时,问上课教师教几年级的音乐,那位教师的回答令我感叹不已:“我不是教音乐的。”我正想着不是音乐教师也把音乐课上得这么好,他接着说:“我是教学生学音乐的!”  相似文献   

12.
法国视唱练耳教学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门基础课,是音乐专业学生今后发展的基础,也可以说,对培养素质全面、上成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及优秀音乐家来说是基础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相对音乐比较发达的欧洲,我国的音乐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一直以来,我们大部分院校对于视唱练耳教学,由于教师或自己找谱例,或自己创作谱例,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这也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音乐有启迪智慧、促进智力发展的特殊功能。研究表明:常听音乐能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思维。每当人们欣赏音乐的时候,大脑总要产生不同的生活联想:或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或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或某种带有幻想性的思维活动;或带有哲理性的反映。所以,欣赏音乐是人们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之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全面完成音乐教学任务,就不能不重视音乐欣赏这一关键环节。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既要教会学生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基本技巧,还要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崔丹丹 《考试周刊》2014,(58):170-171
音乐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一名成功的音乐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对音乐的热情,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日常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引导,让中学生对音乐课程产生兴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十分强调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样在新版的音乐课程标准中也突出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等能力,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多种能力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但目前很多音乐教师重专项能力轻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教师专业综合能力较差的结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这样的现状,本文主要围绕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综合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在本科阶段,我的主要专业是音乐教育,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习生活的体验,使我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笔者将通过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综合能力的理解,结合当今中小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如今我们音乐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新课程改革在这方面做得更为周到:每课的每首歌曲或每首欣赏乐曲除了配有录音磁带外,还都配有多媒体光盘。所到之处随手一放,形象又生动,方便又省事,确实深受我们音乐教师的欢迎。此外。我们的音乐教师也很聪明能干,也掌握了一些现代教学手段的制作方法,会自制出各种漂亮的课件来。可是这样一来,音乐教师的唱、奏等重要基本功却显得不重要了,音乐教师的基本功已呈退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大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比较,来探索教育体制、学校管理模式,以及思想文化差异对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前,许多农村小学并没有配备专职音乐教师,而是由其他教师兼任音乐教师,因此往往会出现音乐知识上的欠缺与偏差,甚至导致学生对于教师自身专业技能出现质疑。同时,农村小学普遍对音乐教学不够重视,这也会导致音乐教师难以实施有效教学。鉴于此,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应当从分析学情出发,实施情境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所谓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一起创造出能够激  相似文献   

19.
经常会听人说:这个人一看就是音乐老师———打扮得那么时髦。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时髦和音乐教师是有必然联系的。而我个人认为,音乐教师的时髦应该体现在对美的更深层次的诠释中:气质典雅、大方,服饰简洁、清新,妆  相似文献   

20.
出丑     
一提起音乐教师,尤其是小学音乐教师,您一定会马上展开联想:一头秀发、手指修长、容颜俏丽、气质高雅……而本人的出现会打破您所有想像——性别:男,身高:1.75米,体重:70公斤,职业:小学音乐专职教师。说句实在话,声乐、器乐、乐理统统难不倒我,惟有教儿童跳舞有点令我犯愁。小学音乐课本里的很多歌表演、律动等儿童舞蹈动作要我这个1.75米大个头的男教师来做,无论怎样都觉得有点别扭,为此还出了一次“丑”。那是在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音乐课大比武中,我这个惟一的男选手为了不输给那些“巾帼”,同时也为了追求课堂的完美,还是在教案中设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