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缪桂珍 《云南教育》2005,(16):31-32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象和丰富的物产。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教学这篇课文,笔者尝试信息技术与阅读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教材简析:《海底世界》是苏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第2、3、4、5自然段针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它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从“光”和“声”两方面描述了海底的景象,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了海底的物产,从而让人们认识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教学目的1了解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热爱...  相似文献   

4.
《海底世界》是人教社新编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教学的重点是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教学这篇课文时 ,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 ,切实把段的训练落到实处。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首先激发学生兴趣 ,揭示教学目标。齐读课题后问 :海底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接着让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侧重写海底景色奇异 ,哪几个自然段侧重写海底物产丰富?板书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这样 ,学生对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教材分析]《海底世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它是一篇浅显的科普知识性课文,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海底的植物、海底的矿物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秘海底世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窃窃私语"造句。3.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能分别找出两段的中心句,并能学会围绕中心  相似文献   

6.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讲读课文。作者生动地介绍了海底的光、声音、动物、植物、地貌、矿物等方面的知识,描绘出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教学时,应抓纲理线,使学生读懂课文,既掌握有关海底的知识,又弄清作者是怎样介绍这些知识的。  相似文献   

7.
杨如海 《成才之路》2012,(17):29-29
正趣味教学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有趣的材料,通过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科学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本身对语文感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高效地学习语文。它符合小学生认识世界,学习语言的规律,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下面我将探讨趣味教学的几种方法。一、运用诗化的语言解读课文每一篇课文都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让学生自己用诗化的语言来解读全文,比死记硬背课文的中心思想要牢固许多,同时还  相似文献   

8.
《海底世界》是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常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简练而生动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景象图。根据新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教学这篇课文应突出以下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领略海底世界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二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掌握相应的语文基础知识,品尝课文的语言美。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激趣揭题,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教师出示地球仪,先让学生感知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得多…  相似文献   

9.
《海底世界》(五年制六册第6课)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对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可以从“传授自然常识”和“披露表达方法”两方面考虑。传授哪些常识?①海底没有风浪;②海底除了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发出的像星星闪烁的光点外,不见光亮;③海底有水中听音器才能听到的动物的“窃窃私语”;④海底动物约有三万种,动物的活动方式各种各样;⑤海底地形奇险,植物大小不一,色彩多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标志,我们的教育也正向着国际化、网络化、模拟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而网络以其巨大的信息量、方便快捷的途径、即时互动的方式、虚拟的环境,为课堂教学创造了一个智能化的研究空间,我设计的语文讲读课《海底世界》就证明了网络化课堂教学的优势。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社教材第六单元的一篇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给人以亲切热情的感觉。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相似文献   

11.
《春夏秋冬》是一篇识字课文。教学这篇课文,要根据第一学段教学目标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借助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让学生发现每组词的结构特点、了解词语的意思、感受语言的韵味。这样,让学生喜欢汉字,受到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2.
《海底世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的一篇课文,也是北师大版第五册第10组课文。近10年以来,我对该文进行了多次教学尝试。随着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我对该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教一篇课文,怎样确定重点目标,怎样围绕重点目标设计教学主线?这是当下许多青年教师觉得有些迷茫的问题。本文想就此谈一些看法。这样设计课文教学重点,行吗?我们先来看一些当下比较流行的课文教学重点的设计:(1)《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重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2)《海底世界》教学重点:了解海底  相似文献   

14.
卢开连 《广西教育》2013,(14):34-35
一、课文分析和教学设想《基因畅想》是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课文,是一篇科幻作品,它以半记实半畅想的形式,介绍了人体器官移植发展的历史和基因技术应用的美好前景。文章开头采用倒叙手法,中间过渡自然,结尾收束有力,词汇丰富多样,语言生动有趣。因此,这是一篇既能使学生了解基因技术的科学知识,又能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品读和语言积累的课文。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理念,达到"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中每一篇课文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学中一篇篇课文教完了,目的又是为什么呢?例子的作用是什么?语文不也正是通过一篇篇课文例子的教学,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并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吗?简单地说就通过例子的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发展。语文的课例作用也在于举一反三,举三反一,良性循环。那么,如何以课文为例子,找准突破口,引导学生学用语文呢?  相似文献   

16.
一 认识契诃夫,认识凡卡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个人.他就是契诃夫。契诃夫活了44岁,创作了700多篇小说,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说过“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他的小说故事情节总是那么简单,可又是那么令人震撼;语言也是那么简单,但给人的感觉还是震撼。《凡卡》这篇课文就节选自他的同名短篇小说,我们读过也预习过这篇课文,想一想:凡卡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课文,第一自然段侧重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如何教出新意,让学生学得主动,读得有味呢?请看下面的一个教学片断实录。 师指板书(澎湃:却宁静 黑暗:却闪光)过渡:海面波涛澎湃,海底却依然宁静;海底一片黑暗却又有一些星光闪烁,真是奇妙无穷啊!那么除此之外,  相似文献   

18.
第七册第二单元教材编排顺序为讲读课文《海底世界》、《观潮》,阅读课文兼习作例文《爬山虎的脚》.独立阅读课文《一颗苹果树的来历》和《基础训练2》.本单元以观察能力的培养为训练重点,要注意把训练重点落实到具体教学中《海底世界》一文训练学生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观潮》一课的训练重点是教给学生对动态事物要按其本身发展变化的顺序来观察,《爬山虎的脚》和《一棵苹果树的来历》则强调重复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基础训练2》第六题是检查学生观察事物能力的作文训练.一、教材简析讲读课文《海底世界》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为孩子们描绘了美丽神奇的海底世界.揭示了海底之谜,是一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典型教材.  相似文献   

19.
《纸奶奶的生日》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组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用拟人的手法向我们介绍了六种纸的特点和用途课文以人物对话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让我们体会到人类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全文语言生动有趣,是一篇极富情趣的科学童话。  相似文献   

20.
《第一场雪》这篇文章 ,是作家峻青于 1962年写的一篇有关“雪”的散文。其文语言优美、意境清新、诗意浓郁、情景交融。教学这篇课文时 ,如何紧扣语言文字的训练 ,渗透美育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笔者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作法。一、初读全文、感知“整体美”。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教师在开篇释题后 ,应及时设疑导读 ,通过读懂课文 ,让学生形成对“第一场雪”的整体印象 ,让学生感知“第一场雪”中的整体美———下雪前 ,天气骤然变冷 ;下雪中 ,雪花纷纷扬扬 ;下雪后 ,世界变得粉妆玉砌。学生通过初读全文 ,知道这是一篇结构完美的文章。有了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