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一物两体”的矛盾观、“动非自外”的内因论、“变著化渐”的形式说三个方面对张载的辩证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张载关于“两”、“一”范畴的理论和“动非自外”的内因说对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张载同其他的哲学家一样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应科学地界定张载在中国古代辩证思想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从“一物两体”的矛盾观、“动非自外”的内因论、“变化渐”的形式说三个方面对张载的辩证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张载关于“两”、“一”范畴的理论和“动非自外”的内因说对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张载同其他的哲学家一样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应科学地界定张载在中国古代辩证思想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感物”说又称“物感”说。感物观念最早见于《易经》,感物说真正进入诗学理论始于《乐记》,而发展成熟为中国古典关学范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人合一是它的哲学基础。感物说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理论之一,开启了“言志”和“缘情”的诗学传统,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敏感又博感的诗人,莫不多情,更且“自作多情”。正因“自作多情”,才会“误会”、“幻觉”万物皆有情,不但领诗人的情,更且以情报情,有所回应。一般诗人能赋万物以人性,已属不易,但真正“自作多情”的诗人,才能更进一步,使万物受而知报,领而知还。李白的“举杯向天笑,天回日西照”之所以伟大,正因诗人将自身提高到“与自然莫逆,作造物知己”的博爱与自信。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认为“世界万物皆由进行而成”,他的进化发展观中的“陈旧布新”、“开放主义”、“振兴实业”等一些主张,对当代中国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结合实现“中国梦”的崭新实践,习近平进一步阐明了“如何看待与评价青年”、“如何培养与发展青年”、“如何开展青年工作”等有关青年工作的基本问题,形成了他的青年观:高度肯定青年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发展了青年的时代价值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指引,丰富了青年的全面发展观;加强与改进共青团工作,完善了青年的工作观。习近平青年观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关注青年,全面认识青年,肯定青年作用;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关心青年,引导青年成长,促进青年发展;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关爱青年,坚持青年为本,服务青年实际。  相似文献   

7.
阐述程颢与程门弟子的“万物一体”,自程颢提出“万物一体”后,这种思想便为其弟子所继承,并不断发扬光大,程颢及程门弟子以“万物一体”为仁体;论述朱熹对“万物一体”的理解,他认为“万物一体”并不是仁,而是仁之后的结果,是仁爱之后所达到的境界和状态,在施以仁爱实现“万物一体”的过程中,离不开公与恕;认为朱熹使“万物一体”从抽象的形上玄思走向实践性的仁民爱物,充分体现了儒家的实践理性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张载“太虚即气”哲学思想的提出弥补了古典元气说形而上学不发达的缺陷,确立了他在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动非自外”的内因观;“一物两体”的矛盾观等内含朴素辩证法光辉思想的提出更是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从“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本体论出发 ,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以及矛盾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在张载“一物两体”思想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思想 ;在继承张载“动非自外”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继承张载的思想,将“将万物与我为一”训为仁之体;并且发展了二程“爱人是仁之端”的思想,提出“称物施爱”是仁之事;他还借用《中庸》的词语将“忠恕”训为仁之方,“宽裕温柔”训为仁之质,“齐庄中正”训为仁之守,“发强刚毅”训为仁之用.他认为慎守力行这些原则,仁道可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