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定保 《阅读》2010,(4):21-21
“溜须”是一个俗语,通常与“拍马”连用,是迎合、奉承、献媚的意思。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北宋年间,真宗赵恒在位。大臣丁谓靠献媚邀宠,官运亨通,一直升到了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但仍然位列宰相寇准之下。  相似文献   

2.
君主专制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政治制度,皇帝在国家发展和政权稳固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对皇帝的教育也成为中国古代帝王学的重要内容。入宋之后,士大夫们在与皇帝“同治天下”的观念引领下,对天子的为政之道和为君之德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这种要求突出影响了宋代的皇帝教育。北宋重要的史家和士大夫范祖禹在其所著《帝学》中,对宋代诸帝接受教育的形式、内涵及皇帝教育的意义都有所论述,是宋代士大夫关于皇帝教育的最为详细丰富的著作,展现出宋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见解。  相似文献   

3.
试论苏轼咏叹人生作品的美学风格王兰苏轼是北宋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诗文创作中存在着大量的参悟人生的篇章。在这类作品中,作者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生命意识的复杂体验,深刻地反映了走向消沉的士大夫阶层对生命意义的失望和无可奈何,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祈望从这种失望和...  相似文献   

4.
东汉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政治的形成阶段。在皇权政治的运转中,东汉士大夫未能固守“士志于道”、“道尊于势”的先儒宗旨,表现出忠于皇权、追求功利、附趋世俗、社会责任意识淡漠和治世实际才能不足等诸多缺失。东汉后期的政治衰败,士大夫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专制皇权的强化,儒学政治化的禁锢,选官制度的弊端和宗族、经济的羁绊,是造成东汉士大夫缺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范仲淹是北宗著名政治家,他不仅关心政治,而且重视体育,提倡养生,强调用军事体育训练士兵.他认为,养生必须“戒躁”,练习行气吐纳,调合六气,注重饮食疗养,注重医道,而不应去做辟谷、服食的傻事.他还指出,常针刺“气海”,能使人强壮.范仲淹要求严格将士的选拔,提出设武举,试武事,实际上是对军队将士提出了进行军事体育活动的要求,客观上促进了军体训练的开展.此外,范还首倡“教民习射”,大大加强了北宋戍边实力.  相似文献   

6.
唐卫萍 《美育学刊》2013,(1):97-107
"墨竹"创作的传统由来已久,直到北宋时经过文同之手,"墨竹"才作为一种经典绘画样式确立下来,成为后世画家模仿的典范。文同在对画竹技法进行探索的同时,将"君子"人格注入到墨竹的创作之中,"画"出了士大夫眼中理想的竹子。"墨竹"由此成为士大夫绘画创作的经典题材。文同墨竹创作逐渐成熟并扩大影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墨竹"绘画样式在北宋画坛经典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华北平原作为北宋政治中心和保障北部边界安全的屏藩,一直是北宋统治者倚重的地区。北宋初统治者通过调整其经济政策,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这一方面给华北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定活力,另一方面国防型经济格局的变化,也对华北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中学者自张载开始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术团体,团体内部成员之间除学术间的往来外,还有政治、姻亲等方面的复杂关系.范育与李复同属关中学者,由两人的姻亲关系阐明范育在李复求学和从政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此说明北宋后期关学的传承并非张载一人,并揭示北宋后期关中地区文人群体内部的复杂关系以及这一时期关学思想的传播脉络.  相似文献   

9.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这句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的宣言,宣告了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士宦的命运。尽管如此,在中国文化史的长廊里,永远在起主要作用的莫过于士大夫文人了。他们始终在文化的舞台上扮演着主要角色。虽然这个角色,不时有着对个人命运痛苦的呐喊,但历史赋予他们神圣的使命,就使他们在文化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从盛、中唐时期诗人王维的创作道路上,我们就能明显地看出他前后期思想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直接左右着他文学创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柳永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后改名为永,是北宋第一位专心作词的专业词人,在词史上地位很高。柳永的一生颇受争议,他有着强烈的政治理想,但因行为不羁,自恃清高,结果为统治者所恶,只在晚年才做些小官,在“游宦”中度过半生。他强烈的入仕愿望与失意的现实,使之产生了落差,之后他便深入到市井平民和青楼楚馆之所,接触到下层民众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北宋时期的宋夏战事时断时续,持续了百余年,给北宋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而北宋优待士人的文官政治使文人对政治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本着“诗言志”的传统,他们用诗歌真实而全面地记载宋夏战事的丰富内容,诗中表现了义愤填膺的激愤之情,体现了传统的“大汉族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有钱的人财产布满天下,穷苦的人冻饿死在路边。”这是北宋社会的真实写照。北宋统治阶级用儒家的路线统治人民,大地主霸占了全国十分之七的土地,弄得社会衰退,政治日益陷入困境。这时,地主阶级内部出了一个进行改革的人,名叫王安石。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江西临川人。他在少年时代跟随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对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感到儒家那些陈腐的理论对社会有害无益,不能利用。他对商鞅和桑弘羊等法家人物非常崇拜,认为只有按照他们的政治  相似文献   

13.
北宋倡导文治,号为宽容,但也屡屡发生一些以文字言论构造狱案的事件。北宋一代发生的文字狱是号为文治的政治中的不和谐音符。以政治斗争为主线,以台谏为工具,是北宋大部分文字狱的主要构成要素。文字狱是北宋政治斗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春秋书法是指孔子著<春秋>时所采用的方法和原则.这一书法到北宋时期随着儒学的复兴,得以发扬光大.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史学家,也是北宋儒学复兴的功臣,他以春秋书法为著史的基本精神,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军事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他的《岳阳楼记》,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 立意新,是文学作品成功的根本所在。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在“前人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作为文学家,他的散文创作在其文学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王阳明散文中道义与担当的传达体现了王阳明士大夫的本色.在其散文理论中,王阳明担当起破心中贼的社会重任,主张诗文创作应当注重内心的道德义理的修养.王阳明散文的思想内容,充分表现出了一位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对道德义理的伸张和对社会重任的担当.  相似文献   

17.
北宋是中国近世社会的开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科举制,完善、成熟的科举制意味着平民士人进入政治舞台。不同于魏晋门阀士族,科举出身的士人没有门第可依,必须寻求出身相同、理想相同的同道作为政治基础,这是一种自觉的士人共同体的建构,也形成北宋政治突出的一个现象:结盟与朋党。士人跻身仕途的途径是科举,科举考察的是文化,因而北宋士人大多博学多识,以“文”著称。他们建构政治共同体的主要途径也是“文”,具体表现为集会、酬唱、书信等形式。“文”包含审美,这意味着他们在建构政治共同体的同时也在建构审美共同体。审美共同体在范围上要大于政治共同体,在政治上他们因为不同的政见而分裂为不同的派别,但在审美上表现出共同的趣味。身处唐宋变革的转折点,北宋士人以他们卓越的文化素养和强大的审美能力,建构了内容广泛、影响深远的审美范式。  相似文献   

18.
苏轼有着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人们或言其幸,或言其不幸。就其生活的宋世而言,苏轼可谓躬逢其盛:他不仅是"科举社会"的成功者,而且是求仁得仁的党锢清流。苏轼的不幸,只不过是贬谪文化背景下士大夫遭际的一个样本:士大夫之被贬谪,不是自苏轼始,也不是至苏轼终;就士大夫受处罚的程度而言,苏轼既非空前,更非绝后。论及苏轼遭际,必须将其置于具体语境下,方能真切著明。立足于政治文化视野,进行"长时段"地考察,苏轼是幸运的。至于其跌落谷底的人生磨难,只不过是贬谪文化背景下士大夫遭际的常态而已,不宜诉诸道德主义情绪将其放大。  相似文献   

19.
论唐玄宗与道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玄宗在位时,推行了大力扶植道教的政策。这一政策表现在:极力提高道教有关人物的政治地位;尊崇道教经典;优待道士、女冠;广交道士,对其深加礼遇;广兴道观庙宇,屡度道士,遍封灵山仙迹;迷恋于“长生术”等各种道术。玄宗神化老子,扶植道教,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并认为道教具有“惩恶劝善”、“训导氓黎”等妙用。这些都是他扶植道教的主要原因。在他和他的道教政策影响下,道教势力空前发展,官僚士大夫乃至妃嫔公主等崇尚道教之风盛极一时,神仙怪异之风十分猖獗。  相似文献   

20.
士,作为我国古代知识分子,一直是阶级统治的承担者,是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的连接者。士的产生与结束贯穿了整个封建时代,士大夫精神在指导着士子维护封建统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甚至是在当代,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对国家公务员依然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