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在提出电子文件异质备份的CTM策略基础上,分析电子文件长期保存面临的挑战,指明电子文件异质备份的意义、任务和目标,并从管理、技术、安全三个层面提出电子文件异质备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电子文件异质备份是以防范风险、安全管理为目的,将电子文件转换成其他介质形式的多份信息进行保存,是新形势下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只要电子文件的致命弱点还没有完全被克服,我们就不得不在保存电子文件的同时也对它进行异质备份,把它转化为不易被篡改但又易于识读的其他载体文件。由此可见,电子文件异质备份已列入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日程,亟待得以更好地实施。  相似文献   

3.
档案信息的长期安全保存和快捷有效利用问题一直是档案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在2009年10月召开的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国家档案馆应对电子文件进行异质备份,他指出:"为了确保国家档案安全,各级国家档案馆对重要的电子文件要实行异质备份,确保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确保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4.
马志杰 《湖北档案》2011,(11):21-24
电子文件异质备份是一门涉及学科及技术门类众多的技术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经常性实践活动,需要综合利用管理、法律制度、技术、人才、经济、安全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的论证、规划、实施和评估,才能保证电子文件异质备份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5.
根据与贵州省档案馆签署的《馆藏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异质备份协议》协定,近日,云南省档案馆首批馆藏电子档案备份数据移交贵州省档案馆实现了重要档案电子数据的异地备份保存。此次云南省档案馆共备份电子文件级目录759453条,全文数据7933663画幅数据量为9248G,存储于12块移动硬盘。  相似文献   

6.
《兰台世界》2014,(S6):46-48
<正>目前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理论研究更加深入透彻、角度日趋多元化,风险管理、电子文件元数据及背景信息等理论将电子文件这一新鲜事物呈现给我们,加深了我们对电子文件的认识,同时电子文件管理实践工作也如火如荼进行",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异地异质备份"成为电子文件实践工作的亮点。但不能忽视的是,仅仅十余年的发展,电  相似文献   

7.
由于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遍应用,电子文件已经和正在大量产生,逐步成为现代文件的主导形式,成为人类新的"记忆体"。为此,档案工作者必须解决电子文件的安全保管问题,从长远角度看,采取异质、异地备份保存是保证电子文件安全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8.
4月9日,山东省电子文件(档案)容灾备份中心举行揭牌仪式,山东省副省长王随莲出席,并和省委副秘书长、省档案局馆长杜文彬共同为中心揭牌。山东省电子文件(档案)容灾备份中心,是按照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档案安全保密体系建设要求和国家档案局关于档案异地异质备份工作部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在省档案馆原有战备库的基础上建成的。总建筑  相似文献   

9.
(档案)的脱机备份、异质备份和异地备份工作中,光盘以其存储适量、不可更改、寿命较长、价格低廉、便于查找、数据可监测和寿命可监测等突出特点已经在档案行业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方面得到普遍认同。随着ISO/IEC10995《信息技术、信息交换和存储用数字记录媒介光学媒介档案寿命的评估实验方法》和《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DA/T38-2008等标准、规范的公布实施,档案级光盘产品的上市以及光盘备份技术的成熟与完善,光盘已经成为电子文件(档案)的长期安全保存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0.
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可实施战略——脱机备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文件长期安全保存问题是国家信息建设中普遍关注的战略问题之一。实施电子文件脱机备份是电子文件长期安全保存的一种实际有效的可实施战略。本文从电子文件脱机备份的备份类型、备份级别、备份方法、备份方式、备份介质、备份类型、备份检测、备份管理和备份利用八个方面探讨建立电子文件备份机制和电子文件备份离线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一些档案馆正在开展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的登记备份工作,以系统工程方法建设档案登记备份的安全体系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层次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应用信息系统工程技术开展档案登记备份工作能做到持续集成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许臻  颜祥林 《山西档案》2021,(1):173-180
为了揭示我国电子档案研究的主题分布,从电子档案管理流程视角切入,以电子档案相关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对电子档案管理的信息技术环境、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电子档案的管理与处置和电子档案的利用等四个研究主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研究较多关注文件和档案管理系统功能设计、新型电子文件的归档可行性、单套制归档、存储、备份和关联利用的问题,但其基础设施、编目、著录、鉴定与销毁等研究问题受关注较少,同时,知识图谱等新兴技术在电子档案中的应用以及资源的社会化开发、交互推送服务等新型开发利用模式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3.
将工程电子文件有序有据处理是工程电子文件阅读设备提供有效阅读的基础.论文通过现场调查,充分考虑野外施工现场的工程电子文件的来源、格式与内容,针对工程电子文件多源异构的特点,了解国内外主流技术,结合恶劣施工环境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实现一种新的工程电子文件获取模式和处理技术,获取模式包括批量导入按需读取、临时协作按需共享和实时更新按需收集3种模式,处理技术包括识别技术、兼容技术、转换技术,从而有效加强工程电子文件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设置在各级国家综合档案的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功能可不局限于容灾备份,发挥其电子文档法律信证认证功能应成其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心及中心运行的集中备份方式可作为档案部门实现文档一体化、资源集聚监管的有效载体和实现方式。本文以法律经济学为视角,分析说明由档案部门承担备份中心的合理与正当,实现电子文件证据效力认定的法理基础,证明了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制度对社会交易行为的正向激励作用,评价了其制度功效。  相似文献   

15.
A relational-situational method for analysis of natural language texts is outlin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the Russian language and the theory of heterogeneous semantic networks. It is shown that the relational-situational method can be used for precise search of documents in local and globalnets and electronic libraries  相似文献   

16.
当前档案行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电子档案大量产生,随之而来的电子档案长期存储的方式亦多种多样,但各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根据我们的研究,从安全性、易用性、经济性等各方面综合评价,蓝光存储具有长期存储的特殊优势,在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和电子档案的异质异地备份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电子档案长期存储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国有企业业务与档案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韶关钢铁集团调研实例,从系统集成四大要素——资源、流程、系统、标准维度展开分析,指出当前国有企业业务与档案管理系统集成中存在的问题即电子文件无法归档或无法完全归档;电子文件“四性”难以保障;业务系统频繁变动,存在技术异构;缺乏完善的集成标准。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采取分期实施策略,逐步实现系统间的集成;对归档文件进行“四性”检验;开发通用接口和制定集成标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电子办公是否可以持续发展到取代传统办公,关键在于其生成的电子公文是否与纸质红头文件具有同等的行政效力.我国电子公文只在有限范围内具有行政效力,而实质上只是纸质公文的电子数据.本文通过电子公文生效要件与缺失原因分析,从制定<电子公文处理规范>以完善电子公文所需的配套行政规范、规范电子公文处理系统的软件需求两大方面提出保障电子公文行政效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省属高校重要电子档案异地备份难以普及实施的现实,指出高校现存电子档案异地备份模式的弊端,创造性提出省属高校与省级公共档案馆合作的新模式,并对校馆合作模式的优选方案、利弊关系以及保障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为业内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